淘宝皇冠店 红酒品牌排名 广东gdp 特色小吃加盟排行榜 独立学院排名 英特尔处理器排名 最火的小说 游戏角色名 |
作为国内最早倡导骑行文化的品牌,喜德盛每年在全国各地举办大型自行车赛及骑行活动,助力开启健康骑行时代。2005年举办第一届骑行活动,2008年主办迎大运自行车挑战赛、迎奥运公路自行车赛,2009年发起环海南岛骑行之旅,历时七天,全程768公里。 “生活,只要有一颗自由的心和一辆车就够了。” 1987年从大学毕业后,谭伟龙只身前往深圳,入职深圳中华自行车公司从事产品研发和技术工作,从此再未离开自行车行业。喜德盛于1995成立,目前已经成为行业领导者,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自行车高新技术企业,国内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厂家之一 在国际上,自行车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运动和生活方式,国内近几年自行车运动发展也很快,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高档车的需求量和销售量增长非常快,不少城市都成立了自行车俱乐部、车队等,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骑行这种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行车新文化正在国内慢慢普及开来。 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李向荣专访:“推广骑行文化,打造‘自行车强国’” “骑着单车,独自一人,让所有的喜怒哀乐在风里被稀释,直到沉淀出恬静。” 25年来,喜德盛坚持只做主业,不涉及其他类型的投资,经过长期积淀,如今已成为深圳自行车制造代表性企业、中国最大的民营自行车企业。与日常百元的通勤款自行车不同,喜德盛主打的主打产品是运动自行车,定价都在千元以上,部分高档自行车售价在十几万元,已成为运动自行车领域的主流品牌。 Q:在推广自行车运动、打造骑行文化方面,公司做了哪些努力? 此后,喜德盛还陆续举办了环珠三角绿道骑行活动、丝绸之路“喜德盛杯”自行车拉力赛、“喜德盛杯”自行车登山赛等。以赛事为出发点,倡导轻松骑行的理念,扩大骑行运动的社会影响力,呼吁大众参与其中,释放压力,品味生活。 作为深圳自行车产业的代表性品牌,喜德盛在全方位铺开赛事、提高自行车运动普及率、影响力的基础上,从园区升级、产品更新两方面着力,撬动自行车产业发展。 喜德盛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碳纤维工厂,在碳纤维研发、应用方面抢占产业高地,形成了许多成熟的技术。例如,在水性漆方面,通过无数次的实验,逐步解决了涂装过程中的不良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力地支持了高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推动了碳纤维自行车的普及。 谭伟龙是行业“老人”,也是弘扬骑行文化的“旗手”。2009年3月,谭伟龙受邀参加台北国际自行车展,并组团骑行游览日月潭、阿里山,这是他第一次接触骑行,谭伟龙用“震惊”来形容这段历程,他说:“台湾的骑行氛围很浓,路上经常可以见到不同的车队,已经成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风尚。”从台湾回来后,谭伟龙开始了自己的骑行生涯,将推广骑行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 A:喜德盛以“弘扬骑行文化、倡导健康生活”为宗旨,长期举办各类大型自行车赛事与骑行活动,大力推动国内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以文化的力量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健康低碳的骑行运动之中,开启中国健康骑行新时代。努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办国际首个企业自建UCI国际标准山地车赛道;二是联合自行车行业的世界知名企业举办数十场大型自行车赛事;三是成立并赞助“深圳喜德盛洲际车队”。 喜德盛产业园全景图。 (撰文 贺轶群) 中国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最早引进自行车,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自行车数量极少,寥寥可数,只是富人的娱乐消遣工具;1940年,上海自行车厂成立,中国自行车制造业从此揭开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诞生了凤凰、飞鸽、金狮等国产品牌,自行车进入量产时代,但依然供不应求,60、70年代,自行车位列“三大件”之一,是一个家庭富裕的象征。 A:喜德盛自行车有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材料方面,生产中多运用轻量化、高强度的新材料,如ULC超轻碳纤维、X6超轻铝合金、镁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丰富了产品外观可塑性,提高产品高强度、高撞击能力,实现了性价比、美观和安全性能的统一。另外,在喜德盛产业园内,已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从原材料加工到设计、生产、检测,一应俱全。 弘扬骑行文化,需要政府引导,企业响应,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育新的消费理念,营造文化氛围,带动自行车体育消费,实现企业、产业的转型。 周子迁,深圳大学毕业生,2011年曾骑着自行车,传递大运会开幕式“火炬”接力的第一棒。在此之前,他曾独自骑车穿越中国,行程近3万公里,宣传“绿色大运”理念。周子迁日常也以自行车代步,“很多朋友看过我的自行车攻略后,他们现在也骑车上下班了。”他说。 在过2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自行车文化正逐步从代步向时尚骑行转变,自行车运动逐渐升温。从“环青海湖”到“环广西”,从2.HC级洲际赛到世界巡回赛,中国自行车运动完整的赛事体系逐步建立。喜德盛趁势而上,成立了“深圳喜德盛洲际车队”,队代表深圳参加国内外高级别职业自行车赛事,并在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夺得亚洲最佳的领骑衫,获得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段冠军。喜德盛还与中国国家山地自行车队签约,成为中国国家队指定的自行车品牌。 毋庸置疑,作为全民健身的“新蓝海”,自行车运动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参与门槛低、亲近大自然的自行车运动,如今已成为不少中国民众健身、休闲的首选,自行车由交通工具化身健身器材,参与骑行的人越来越多。 喜德盛自建赛道全景图。 “弘扬骑行文化不仅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使命。”谭伟龙说。谭伟龙是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见证了深圳自行车产业三十余年的发展。 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的《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规模要力争达到1500亿元,各级各类自行车赛事活动达到5000场。在社会需求和政策推动“双轮驱动”下,深圳自行车产业的潜力也将得到释放,迎来发展新机遇。 Q:当前国内的自行车市场,具有怎样的整体特征? Q:在产品研发方面,喜德盛未来有哪些具体的规划? 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未来,喜德盛将不断丰富和发展现有的自行车多样化开发与制造技术,同时吸收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和表面工程等先进适用和高科技的科研成果,使自行车产品保持高档化、产品结构更科学合理、质量更优异,使核心技术保持国内的领先水平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电助力自行车具有“人力+电力”的混合动力模式,同时也可以依靠单纯人力驱动。电助力自行车拥有自行车的轻巧和便捷性,又能够有效弥补自行车上坡、逆风、载物时的负担感,堪称科技和骑行的集合体。其中,核心技术是传感器,可以精准感应骑行者是否需要助力、需要多少助力,最能体现自行车的智能化水平。另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机的尺寸会越来越小,电池的能量密度会进一步加大,电助力系统可能会成为自行车的标配。 1997年,深圳曾取消自行车道,成为国内首个没有自行车专用道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勃兴与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这一政策终于成为尘封的档案。2011年,深圳新建135公里自行车道。2019年,深圳交通部门规划高速自行车专用道,连通原特区内以及龙华、龙岗、宝安等地。 随着全民健身群体的扩大,自行车用户低龄化成为近年来的显著趋势,喜德盛从产品设计出发,延伸产品链条,推出滑步车、玩具自行车等,覆盖少年儿童、婴幼儿群体。“这不仅是开拓市场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行车情怀’,促进他们养成骑行的习惯,将来成为骑行文化的主力军。”李向荣说。 在深圳,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已超过100万,已成为继马拉松之后,又一个引发“热潮”的户外运动,“全民骑行”的时代正在到来。 骑行文化与自行车产品互推互助,已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构筑深圳自行车产业、全民骑行的未来! 喜德盛与中国国家山地自行车队签约。 赛事引领,深圳“骑”向全国前列 骑行文化为支点,撬动体育产业“除了强身健体,带动全民健身,自行车还要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点。”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席沈金康说。 其次,自行车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中国一直被称为是“自行车大国”,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时代正在远去,参与骑行运动的爱好者越来越多,花几千甚至上万元,购买一台不错的运动自行车,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 赛道落成后,喜德盛常年举办了各种大型赛事,目前已累计举办35场。吸引了全世界各地顶尖的车队、车手等数以万计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来到深圳。深圳的自行车爱好者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参与专业赛事的梦想,吸引了越来越多普通民众观看比赛,体验骑行乐趣,如今,这里已成为深圳的“骑行文化科普大本营”。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自行车运动起步较早。在深圳的公园、社区、大街两侧的绿道上,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戴着自行车头盔、穿着自行车运动套装、蹬着五颜六色自行车的“自行车骑士”,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形式。 Q:喜德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有怎样的核心竞争力? Q:哪些因素促成了喜德盛选择立足深圳发展? 2010年,喜德盛迎来赛事举办历程中的第一个高潮。这一年,公司与中国自行车协会联合举办的“低碳行动、骑行中国2010年北京——深圳自行车骑行活动”开启,骑行活动从北京朝阳公园出发,途经9个省直辖市,最终到达喜德盛公司,历时47天,全程4500多公里。 喜德盛自行车生产车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