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骑行天下 >

秭归滑坡地质灾害成功避险中的群英素描

时间:2014-09-09 10:26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湖北新闻网,湖北新闻,湖北要闻,湖北图片,图片新闻,专题新闻,荆楚各地,新农村,社会法制,武汉城市圈,长江,三峡,长江三峡,三国,武当山,湖北旅游,神农架,鄂东,鄂东新
花与蛇1在线观看 泷泽萝拉2快播 满清十大酷刑国语百度影音 千渡电影网 新潘金莲龚玥菲电影百度影音 西游记张卫健版优酷 知青百度影音 国语面包大王 飘零影院网址 天堂马帮 百度影音 古宅心慌慌演员表 永恒影院首页 死神来了1中文版 中南海宝镖2高清

  大灾面前显真情。沙镇溪镇中学校长付金权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眶几度湿润。他说,学校曾多次演习,真正滑坡时,全校500余名师生疏散用了3分钟,与平时只需1分多钟相比,并不惊喜。让他感动的是,疏散过程中全体教职工没有一个先跑,都是学生转移出去后才离开,班子成员和门卫最后离开。

  群众疏散结束,山体动荡,原本站在安全区域的李何伟突然想起,负责组织电站疏散的王功建还未出来,他拔腿就往电站跑,边跑边喊王功建的名字,刚跑到电站附近,背后山体轰响如雷,公路边金属护栏快速摇晃,伴随噼啪刺耳响声。正在这时,王功建骑着摩托车冲出了电站。“李书记,快跑,山塌来了!”警戒线外,群众们纷纷大声呼喊,山体动摇,白扑扑的灰尘滚滚而下,李何伟看不见公路那头的谭云,担心谭云来不及避险,他快速拨通谭云电话,狂喊“快跑”。山体塌来,身旁小伙子吴进一把拽住还在喊打电话的李何伟,往警戒线飞奔,才跑出十多米外,利丰源水电站5层楼的宿舍就消失了。

  香山路滑坡体紧挨着利丰源水电站,滑坡体范围内有7户村民共48人。灾情发生时,48人全部安全转移。记者在香山路上采访受灾群众时,不少灾民对记者说他们“人人都是监测员”。

  9月4日,记者走进滑坡点看到,两台挖机停在滑坡路段,现场镇救灾办副主任宋文峰对记者说,9月1日滑坡后,村里组织干群当天上午开始在滑坡处抢修便道,到晚上主体工程完工,准备次日通行,但9月2日凌晨3时55分,这里再次滑坡,便道被冲下二三十米远。滑坡点附近救灾帐篷处,67岁的梅大寿两眼熬得通红,仍然坚守在监测岗位,其他救灾人员从灾情发生后24小时坚守现场没有回家。

  梅凤鸣:一声哨响,全院齐动

  李何伟:群众先跑,党员干部殿后

  梅大寿:一天两遍,14年来不曾间断

  9月2日下午1时19分,三星店村利丰源水电站上方发生滑坡之前,电站值班工作人员肖英一直在密切注视电站后方山体的变化。“上午9点多,我就发现电站涵管出现渗水、裂口,管子里轰隆隆作响,感觉不好。”虽然距滑坡已两天,但提到4日下午的情景,肖英仍心有余悸。她说,当日中午时分,远处山体上坡田有几处往下滑了,山上的电杆都在摇晃,她赶忙向电站负责人报告并建议立即转移,电站负责人也赶紧将险情通知村干部,还让她严密监测山体变化。“我当时两眼盯着大山,心里好紧张。”肖英说,村党支部书记李何伟跟县、镇多名干部都到了现场查看,快速作出转移决定。

  在徐家山、牛口、黄家山等受灾严重的村,200多名乡、村干部和党员开展预警监测和拉网式巡查,紧急转移安置62人。目前该乡党员干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正在科学有序指挥救灾、组织核灾和开展生产自救。

  受灾群众:我们都是监测员

  该站23名职工及家属在电站负责人和村干部们的疏导下,快速跑到了安全地带。就在大家跑出来不久,电站背后的山体滑下来,电站机房和5层高的宿舍楼只剩一片废墟。

  梅大寿说,他从2000年开始从事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主要负责两个滑坡体的监测,天晴时他每隔四五天上山巡视1次,下雨天一天要巡视2次,遇到连续暴雨,每天巡视的次数还要增加,主要将山体裂缝、下陷等地质变化记录下来,每月24日向国土部门汇报,这14年来从来不曾间断。

  肖英:一看到黄水,我就知道山要塌了

  其实,余先满也是受灾户,他的家就在地质灾害监测点上,为了帮村民救灾,自己家里塌了都不知道。8月30日晚上,暴雨如注,因担心山体滑坡,余先满整夜没合眼。9月1日凌晨3点,他实在坐不住了,一个人摸着黑黢黢的山路跑到村委会,召集村干部紧急开会,部署抢险救灾工作。第二天上午,在该村四组一个叫宋家梁子的地方,山体开始垮塌,他当即带领村干部帮助附近3户村民转移。10多处滑坡倒房3户,31户村民受灾。其中一处塌方体威胁着山上山下11户人家和一座高压线塔的安全,为了防止高压线塔倒塌,他组织村民撤离后,在高压线塔下苦守3天,直到电力部门采取防护措施才离开。

  学生安全转移到镇中心小学后,紧接着就是如何妥善安置学生。集镇周边道路坍塌,学生当晚无法回家。正当付金权和各级领导紧急谋划时,老师们一个个站了出来,纷纷提出可带几个学生到自己家中暂住;走读生们也都站了出来,表示可带上一两个同学到自家暂住;还有老师亲自护送走读学生回家;一名老师的爱人在镇上经营一家旅馆,两人一合计,将剩下的48个学生全部“揽”了下来,领到了旅馆免费住宿;还有4名老师主动留下来照顾暂住在旅社的学生……“大难来临,没有一个人后退,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抱成一团,共渡难关!”付金权再次哽咽了。

  “我8点过1分就给村党支部书记李何伟打电话了,让他赶快来看!”张邦虎说,该地段是地质灾害重灾区,滑坡体范围内的每家每户门口都张贴着“坍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往哪里撤,居民们心里一清二楚。

  沙镇溪是地质灾害重灾区,虽然群测群防是该镇重点工作之一,平时演习演练都很多,但每逢连日暴雨,镇村干部都会24小时严阵以待,密切关注滑坡体变化。2日早晨,李何伟一连接到地质灾害监测员王克旺和多名群众电话反映:香山路边路肩上鼓包、堡坎上石头突出、落石,家中有裂纹、滑坡体上裂口增大等,他带着村组干部奔走各险情现场。

  当日中午,他接到利丰源水电站负责人肖前军电话后,迅速与镇长谭云、副书记向青松、副镇长姜磊、组织委员刘卓、土管所长史永红、县国土资源局总工余祖湛等一起赶往现场察看。经专家确定山体即将滑坡,需紧急转移群众后,李何伟与谭云兵分两路,分头组织疏散利丰源水电站人员、周边农户及沙镇溪中学等群众紧急转移,并在电站上方、滑坡体两侧的公路两头拉起警戒线,拦截过往车辆及行人。

  4日下午,暴雨过后晴热难耐。在泄滩乡黄家山村宋家梁子滑坡现场,记者见到村党支部书记余先满,他正一脸疲惫地盯着高压线塔旁的山体。“山体还是松动的,随时有塌方可能。这座塔不能倒,否则附近3个村的村民都要停电,塔下的村民有危险。”余先满说,为了确保高压线铁塔安全,他在铁塔旁整整守了三天三夜,每天晚上,他都要到高压线旁观察山体,3个小时一次,并做好记录。

  值班人员梅凤鸣举着挂在脖子上的哨子说:“一个门一个门挨着吹,老人们疏散后,还要再清点一遍,确保老人全部撤离,工作人员才离开。”

今日热点:

  持续降雨,造成秭归县25处滑坡,山体总量达260万立方米,紧急转移群众2451名,无一人伤亡,创造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奇迹。9月4日,记者走进灾区,无时不感动于成功避险中的凡人壮举,他们中有中共党员、有村组干部、有监测员、有技术总工,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百姓。

  9月4日,记者在灾区看到,沙镇溪镇中学楼顶、香山路挡土墙上方、大岭电站滑坡体顶端等多个地点,已安装了新的地质灾害监测仪器,一拨又一拨地质工作人员围绕着滑坡地带,正在用各种仪器给大山“体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