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旅游 >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上海旅游高品质发展加快建成世界著(4)

时间:2020-05-14 11:47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放大上海对外开放的辐射效应、枢纽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提升旅游协作水平。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科学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加快长江游船的标准化、品质化、国际化发展。发挥上海交通枢纽功能
中国最漂亮的女人 三木集团 韩语谐音 城南旧事好词好句 冰酒 sin七大罪 阿德马城寨 if you

  放大上海对外开放的辐射效应、枢纽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提升旅游协作水平。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科学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加快长江游船的标准化、品质化、国际化发展。发挥上海交通枢纽功能,以上海至成都、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昆明等为重点,联合建设高铁旅游服务中心和自驾车、房车营地,共同培育高铁、自驾、房车等经典线路。充分利用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带动长江经济带腹地旅游产业融合、产品联合、客源互送。利用长江沿线各地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自然山水和民俗风情,联合打造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风情小镇、特色景区、旅游度假休闲区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市旅游局牵头,市交通委、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等配合)

  (三)建设“一带一路”旅游重要枢纽城市

  加大旅游对外开放力度,促进旅游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推动沿线国家和城市互相开放旅游资源、共建旅游设施、共享旅游信息等。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合作,搭建多元化、跨领域的旅游合作机制和平台,吸引国际旅游组织及地区总部落户上海。充分发挥上海空港、海港、陆港资源优势,把上海建设成为服务国内、辐射国际的“一带一路”重要旅游节点城市。充分依托“节、赛、会”,打造跨区域旅游新产品、新线路,联合举办大型旅游推广活动,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客源互送,增进人文交流。(市发展改革委、市旅游局牵头,市政府外办、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口岸办等配合)

  (四)提升城市旅游推广营销的全球影响力

  围绕“精彩上海,品质之旅”,建立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构成的旅游形象标识系统。构建覆盖全媒体、宽渠道的旅游推广营销网络,充分利用中外主流媒体、网络媒体、新兴媒体、影视作品等载体,积极依托国际展会、节事、论坛等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展示上海旅游形象。借助国际行业组织、驻外办事机构、海外推广机构、境外友好城市和国际旅游企业集团,策划举办上海旅游系列主题推广活动,加强国际旅游合作与交流。制定实施全球市场营销计划,面向境外旅行商和当地公众开展精准营销,进一步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探索城市形象推广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模式,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形象营销。(市旅游局牵头,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府外办等配合)

  (五)提升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传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旅游景区产品供给,延伸景区产业链。促进旅游住宿业面向国际、树立品牌,更好地满足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依托新技术、新平台,加大旅行社业务开放力度,提高旅行社的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建立更加开放的“旅游+”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鼓励旅游产品、技术、服务、模式创新,促进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增强旅游发展新动力。打造若干个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旅游经济平台,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旅游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旅游企业,激发旅游市场活力。(市旅游局牵头,市国资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等配合)

  六、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作用,推动相关工作机制常态化、长效化,指导和协调全域旅游发展、重大政策制定、旅游规划编制、重点项目推进、旅游环境优化、区域旅游联动等重点工作,形成各部门合力推动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各区加强促进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加大力度统筹本区域内的旅游发展事宜,共同推动本市旅游高品质发展落地落细。(市旅游局牵头,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政府等配合)

  (二)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度

  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上海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对城市旅游形象推广、旅游产品创意创新、入境旅游市场促进等扶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保障,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加强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提升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水平,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进旅游金融支付便利化。创新承保方式,支持保险公司开发适合旅游业新需求的保险产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对旅游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牵头,市旅游局、市税务局等配合)

  (三)完善旅游用地保障

  编制和调整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水域功能区划时,充分考虑和兼顾旅游业发展需要,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项目用地。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利用旧厂房、仓库提供符合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旅游休闲服务的,可执行继续按照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联营等方式,开办旅游企业。探索农用地旅游业复合利用,对乡村旅游项目及服务设施符合相关规划的,可实行“点状”供地。(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牵头,市农委、市旅游局等配合)

  (四)促进民宿健康发展

  按照“规划引领、有序发展,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要求,促进本市乡村民宿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市、区两级乡村民宿推进机制,指导各区科学规划布局,制定相关实施细则,落实扶持引导措施。明确乡村民宿设立条件,优化乡村民宿证照管理,推行备案制、告知承诺制等“放管服”举措。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明确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化等盘活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民宿)配套设施建设等用地保障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服务质量评定,扩大宣传推广,使乡村民宿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强化对都市旅游民宿的监管,规范互联网民宿平台运营,建立民宿标准化体系,积极培育民宿行业协会,引导都市旅游民宿向品质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市旅游局、市农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卫生计生委、市绿化市容局、市环保局、市民政局、市城管执法局和相关区政府等配合)

  (五)提升入境旅游便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