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户外旅游 >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4)

时间:2019-02-22 11:53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辽中珍珠湖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以珍珠湖国际假日公园为核心引领,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度假产业。结合杨士岗温泉,以庄园综合体和养老社区项目为代表,大力发展医疗康复、养老养生产业。围绕蒲河廊道,科学运营管理政府
玩命猜图答案 玩命猜图答案带图 玩命猜图所有答案 完璧归赵的璧是什么意思 万人空巷是什么意思 望江亭打一成语 忘打一成语 巍然屹立的意思

  辽中珍珠湖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以珍珠湖国际假日公园为核心引领,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度假产业。结合杨士岗温泉,以庄园综合体和养老社区项目为代表,大力发展医疗康复、养老养生产业。围绕蒲河廊道,科学运营管理政府回租土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带动沿线观光、休闲、体验等多功能的现代农业发展。整体打造成为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

  全民参与旅游服务软环境管理提升。在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沈阳市旅游局负责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编制的监督授权,促进推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构建与旅游服务软环境的优化提升。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旅游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完善体制、协调关系、规范行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21条融合化发展生态四季旅游产品

  创意开发丰富的工业旅游商品。对接旅游购物消费需求,瞄准“成功的主题乐园收入中购物占比达30%”的发展目标,鼓励引导华晨宝马、可口可乐、沈飞航空园等龙头制造企业,创意开发工业专利型旅游商品。

  升级乡村旅游产品。构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格局。建设新型休闲农业产业联盟,发展生态观光、田园采摘、温泉体验、民俗创意等休闲农业项目,形成环城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重点针对北方市场,做强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突出满蒙风情、锡伯创意、湿地花海、关东果乡4大特色,发展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疗养四季休闲,结合全省农业旅游“百千万”工程,以特色主题乡村为依托,做足做强休闲农业产业经济,包括休闲农业餐饮、住宿、加工、康乐休闲、游乐活动、农事体验、配套服务、手工制作、演艺等,全面激活休闲农业产业链条,集中打造10个农业旅游示范园区。近期重点以新民三农博览园、沈北稻梦空间、紫烟薰衣草庄园、怡丰度假村为项目抓手,提升打造4大乡村主题精品景区。以苏家屯区紫晨山庄、于洪区大德农博乐园、辽中县庄园综合体为项目抓手,结合设施农业建设一批中高端乡村庄园,挖掘庄园产业经济。

  第42条深化改革

  “三圈”:环城游憩圈承接中心城市功能外溢;近程旅游圈以城乡休闲为特色;远程旅游圈以度假体验为重点。

  进一步简政放权,政企分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革,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民营资本全面开放,促进混合所有制旅游经济发展。建立完善公开、平等、规范的旅游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旅行商、跨国旅游集团投资沈阳旅游业。

  全面融合战略:全面提升旅游业的统筹功能,推进旅游业与工业、商贸业、农业等产业融合,实现产业链延伸,产业互动;与中心城市建设融合,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性吸引,实现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共享;与东北文化的快乐内核融合,构建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的旅游标签;与城市生态建设融合,结合生态公园、生态廊道建设,提升城市旅游品质品位。

  全面升级改造沈阳植物园,打造四季开放的北国花博城。采用高纬度园林科技,引进多种景观植物,打造花卉四季景观,形成“春有花满世园、夏有乐动世园、秋有多彩世园、冬有炫动世园”的特色景观。策划四季节事活动,丰富游客旅游体验,集中做强婚庆旅游,做大“四季鲜花婚礼”,打造“四季婚纱摄影基地”。延伸花卉产业链,多元化、创新化生产花卉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丰富园林主题休闲业态,打造花卉主题休闲娱乐功能区。改造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基础服务设施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开发以民国文化、宗教文化为支撑的多元文化旅游,实现东北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恢复提升中山路欧陆风情街营造民国历史文化氛围、建设民国传奇主题公园(南有冯小刚公社、北有沈阳民国传奇主题公园)、策划民国传奇节庆活动等措施,充分保护利用沈阳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创新发展沈阳民国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中国北方民国风情旅游第一高地。整合沈阳宗教文化资源,通过建设大佛寺·禅文化旅游区、举办“福运沈阳”拜谒活动、设计宗教文化旅游路线、开发宗教文化创意商品、将寺庙纳入城市休闲片区等措施,开发沈阳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结合佛教文化、怪文化及生态风景资源,打造沈阳怪坡风景区文化旅游度假区,形成集度假、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品。

  积极发展研学旅游,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规范中小学生集体出国旅行。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研学旅游接待体系。重点针对研学市场,开发沈阳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提高工业旅游的娱乐性和体验性。

  城市产业基础。城市综合竞争力强,2014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8位。服务业发展潜力大,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提高到45.5%,旅游业对其贡献度较高。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东北最大的铁路、公路、航空交通枢纽。

  第37条加快推进沈阳市智慧旅游系统建设

  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培训体系。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鼓励旅游专业毕业生、专业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稳步推进“送教下乡”计划,每年有计划的免费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引导乡村旅游全面迈入品质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轨道。

  在城市旅游休闲片区内,丰富休闲业态,放大核心引领。建设袖珍公园、旅游厕所等公共休闲服务设施,增加休闲商铺,策划娱乐体验活动,构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绿道等休闲游览连廊,串联片区内景区景点、商业街、休闲空间、购物场所等城市休闲资源。在城市旅游休闲片区之间,构建交通互通、营销互依、管理互动、智慧互联等联动方式,打通沈阳北站、沈阳站、沈阳南站、桃仙国际机场、绕城高速出入口、沈阳旅游服务中心等交通门户,形成与城市旅游休闲片区间的通道,通过城市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引导游客在片区之间的流动。

  “三轴”:哈大高铁轴、丹阜高速轴、京沈沈吉高速轴,沿轴线布局旅游项目和集散设施,促进区域旅游良性互动。推动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

  (三)旅游业与教育修学融合。

  第14条发展战略

  提升以“九一八”为新名片的抗战历史旅游,体现沈阳国际情怀。重点建设世界二战和平公园,提升“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串联沈阳盟军二战战俘营旧址、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等抗战历史旅游景区,纳入全国历史事件旅游精品线路,扩大沈阳抗战历史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包括城市轻轨:融入旅游观光功能,打造城市慢行观光旅游产品。直达景区的“旅游直通车”:构建机场、码头、高铁站、旅游集散中心到旅游景区“无缝对接”的旅游交通网络。旅游观光巴士:改进已有观光巴士,体现福运沈阳主题特色。汽车租赁:大力推广“飞机+租车”和“高铁+租车”无缝对接的旅游方式。通用航空旅游:以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为试点,探索开展通用航空旅游。自驾车旅游:重点策划“从盛京到北京”体验清前历史文化的“康乾御道”自驾车旅游线路。

  第八章市场营销

  第25条龙头项目

  第九章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第40条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以“夜游浑河、4大夜市、夜间大戏”为引领,以大型节庆活动为支撑,以浑河水系为轴线,激活、串联、带动沿岸开发晚宴、演艺吧、酒吧、茶吧等夜间旅游娱乐产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