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骑行天下 >

老照片背后的佛山抗战记忆

时间:2014-09-09 10:26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左图:三水县各机关参与民国三十三年大南山战役留影。右图:日伪政府强制推行的“良民证”。/受访者供图文/佛山日报记者李在磊近几日,全社会掀起抗日战争胜利纪
覆雨翻云残欲曲 hjdyw 墙映夕阳挂铜镜 龙楼神冥 虐杀原形2野外实验小组 小楼传奇txt新浪 霸学网 笔仙ⅱ 156765视频偷 绝地出击 叶宇飞 有本地foganglao 潮阳网络海豚湾 少年啊宾第二部 芜湖运泰网上订票 绿妈文同好交流 抺布女也有春天 aotm奥特曼动画片 神雕游侠传 一品堂说文解字

从“良民证”看日军暴行

麦国培收藏的照片中,有一张珍贵的大南山战役亲历者照片。照片是50余人大合影,下方写着“三水县各机关参与民国三十三年大南山战役留影”。当时,佛山军民的抵抗更加顽强,在三水境内先后与日军进行了20多次交锋。

三水县志办助理研究员植伟森说,日军在三水境内遭遇激烈的抵抗,甚至不惜拆毁交通动脉广三铁路。

网友“@牧星邮影―肖宏”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他在考证中国的邮政史时发现,上世纪30年代末广三铁路每日利用邮运车次往返各两班,当时未有专用“邮运容间”(专门的邮运车厢),只借用守车卡6立方米的容间。但佛山文史专家麦国培考证,广三铁路早在1906年前便已经有了专门的邮运车厢,为什么几十年后反而消失了呢?

[责任编辑:yfs001]

《三水县志》记载,1938年10月25日,日军大批橡皮艇在西南武庙口码头登陆,旋即展开烧杀抢掠,被烧商铺800多间,5000多人无家可归,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不熄。1941年11月,日军包围三江圩,将搜获的男女村民18人押至三江村,用机枪射杀。

广三铁路曾为抗日被拆毁

原来,1938年秋,日军进犯三水。为抵抗日军的进攻,当局于1938年下半年拆除了广三铁路三水至佛山段路轨。麦国培辗转收藏到了1938年日本本土出版的画报,从画报上的广三铁路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拆除的路轨。照片画面显示,日军开着卡车蹒跚而行,旁边的铁路路基上的铁轨已被拆除,只剩下凌乱的水泥块。而另一张照片上日军拿着镐头、铁钎整修损毁的铁路。

右图:日伪政府强制推行的“良民证”。

文/佛山日报记者李在磊

近几日,全社会掀起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那场艰苦卓绝的民族抵抗运动在佛山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昨日,佛山一位文史专家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抗日战争时期老照片,包括为抵抗日军进攻拆毁的广三铁路照片、大南山战役亲历者合影等珍贵史料,再现了抗战岁月的历史细节。

植伟森说,因为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抵抗运动,解放后三水曾经有7个乡被列入“革命老区”。

麦国培收藏的旧照片,与史料记载内容相互印证,提供了日本侵略暴行的铁证。其中,有一张“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日伪政府新墟警备队强制推行的“良民证”。证件信息显示,一位叫杜润兰的16岁少女,老家位于南海县,但寄居在毗邻的三水西城村。麦国培说,证件编号为“41229”,说明至少4万人以上被强行要求配发“良民证”,证上还印着“保证人”一栏,说明实行的是比较严酷的“连坐”统治。在侵略者的统治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行受到很大限制。

/受访者供图

《三水县志》记载了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调兵遣将”。民国33年(1944年)夏,粤北大战正酣,日军10余万人经三水取道四会、高要进攻广西,漫山遍野,席卷河西五乡。县特务大队挺进敌后活动,县自卫大队收缩至大南山,凭险退守,不料日军数万,翻山而进,县大队只得分散隐蔽于山壑深处。两昼夜后突围转入敌后。

同时,他还提供了日军巡逻的照片,一列列纵队背着刺刀骑着马往前走,后边墙上还写着日伪宣传语。其中一张照片上散落的头盔、手榴弹触目惊心。

在这场战略转移中,中队长邓益平等被日军俘虏。麦国培说:“战斗形势非常紧急,参加大南山突围的人员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能坚持到抗战胜利并留下珍贵的合影,非常难得。”

左图:三水县各机关参与民国三十三年大南山战役留影。

惊心动魄的大南山突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