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坂景子 石峰惜影 石靖近况 食人者的呢喃 史上最牛鸡叫进行曲 矢内里华 噬肉甲虫 首推奥林匹克鼓号曲 首席烈爱小点心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红驼之乡”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像红驼一样坚忍不拔的牧民,以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科技意识,挽救濒临消失的红驼,振兴驼产业、驼文化,在驼铃声声中奏响了绿色协调发展新乐章。 红驼是世界珍稀畜种,属食草家畜,是荒漠草原上适应能力最强的物种,不吃不喝能坚持60天。驼毛以紫红色为主,是国家二级保护畜种。 中国红驼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阴山以北的乌拉特荒漠和半荒漠的草原上。十几年前,因为生存环境恶化和市场开发不足,红驼在乌拉特后旗辖区只剩700余峰。当地牧民十分心痛,于是萌生了创办协会保护红驼的想法。 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协会理事长宝音德力格尔是土生土长的牧民,他告诉记者,200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红驼协会成立,12年的保护性繁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家现有红驼150峰左右,“几近灭绝的红驼增加到现在的4万多峰”。 有人担心红驼数量的增长会伤及草原,宝音认为,草原和红驼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和谐共生关系。宝音还告诉记者一个“生态秘籍”:限制或者是禁止草原畜牧业并不是保护草原的办法,反而有可能破坏草原的生态。实验证明,什么都不饲养的草原并不比饲养了动物的草原长势更好。骆驼是软蹄动物,不会轻易踩死植被,在觅食过程中还会踩踏鼠洞,减少鼠害;而且骆驼吃草不会连根拔起,地表的草经骆驼啃食后,根系会加速生长,促进地表植被恢复;其粪便也能肥土。 据了解,每200亩草场供养一峰骆驼是草原恢复与骆驼繁育的合理界限。牧民恪守着这一标准,绝不为了经济利益而超越草原的蓄养能力。 |
- 上一篇:骑行对中老年人的益处
- 下一篇:洪辰携《界》亮相酷狗星乐坊 帅气少女骑"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