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灵岩巨人 小刚很擅长球类运动 小混混玩转网游 小金库打码平台 小野谷実穂 小雨伞踢出恢复模式 小钟前女友 小咪投票网 |
从市民休闲的免费公园,到家里家外的绿化建设,桂林城市的定位决定了城市本身对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的要求必然高于一般城市。“十二五”期间,桂林一直践行“还地于绿、还绿于景、还景于民”的原则,创建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 据统计,五年来,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9%。“美丽桂林”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累计投入500多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000项;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59个、自治区级生态村151个,数量居全区之首。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为了保护桂林的母亲河,桂林市在“十二五”期间投资5亿元,推进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加快完成漓江(城市段)的23个排水口截污整治,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由93.1%提高到95%以上。除此以外,桂林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适度开展旅游开发,推动漓江沿线群众增收,让群众自觉成为漓江的保护者。 此外,桂林市还重点启动了以两江四湖二期建设为重点的南溪河、小东江、桃花江等漓江小流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实施截污工程,改善河流的水质和流域景观等工作,营建了相当规模的滨水生态绿地。 2013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集中力量开展停车场、集贸市场、垃圾转运站、公厕和重要交通节点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其中,改造集贸市场18个,目前已完成12个。 同时环境卫生整治也全方位展开。市委、市政府首先对市中心城区的40多条主要街道进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后又逐步向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延伸。同时,对中心城区70条主次干道要求每天洒水、每月轮流冲洗一次,农贸市场每周冲洗一次。两年来,由市和城区两级政府投入4861万元采购150台环卫专用车辆,机械化清扫率由20%提高到60%,采购三轮运输车950辆,提高了清运效率,投入227万元统一更新配置了4400个果皮箱,为市容环境的面貌改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紧接着,市委、市政府又加强了渣土整治,坚决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城市综合卫生环境明显提升,也让老百姓从心里为桂林市叫好。 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十二五”期间,桂林发展始终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重点,突出以人为本,尤其是在教育、城乡医疗保障、养老金、低保、廉租房等方面注重保障改善民生,让更多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这五年,桂林教育事业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变化发展。 早在2013年秋季学期,一条“头条新闻”被区内外媒体纷纷转载。从这个学期起,资源县正式将高中纳入免费教育范围。此举意味着,该县在广西率先实现了12年免费教育。 该县统计数据显示,正式实施12年免费教育后,当年资源县初三学生入学率为91.84%,比上一年整整提高了10个百分点,高于广西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从2014年春季、秋季学期起,临桂、阳朔和灵川又相继实现12年免费教育。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始终是市委、市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支出项目。2011年以来,“十大教育工程”均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教育惠民工程均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中。2014年召开了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出台了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桂林教育的实施意见和方案等重大政策文件,为桂林教育改革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启动了51所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任务。到2015年,全市财政性教育支出61.34亿元,比2010年增长21.74亿元,增长率达55%。 当然,这仅是五年来桂林市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3.9%、97.07%、90.89%,职教攻坚实现新突破,桂林航专、旅专升本。 看病就医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往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的尴尬不再有。如今,有了新农合、大病保险等惠民政策,城乡居民看病更有保障了。 有房住是很多困难群众的一个梦。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得知,2008年到2010年,桂林开工建设了中隐路、平山北路、桂磨路、万福路等31个廉租住房小区,建成和在建廉租住房30万平方米6413套。而到2015年,全市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已达到8.5万余套。实物建房和租赁补贴两项相加,保障性住房总量已超10万套(户)。目前,市区现有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户1万余户,近3万群众受益。由此可以看出,这项工作已远远超额完成了当年“五年规划”的目标,已经让更多的人受益,圆了安居梦。 五年的锐意进取,五年的风雨兼程,让桂林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桂林人做好了准备,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奋力攻坚,为下一个五年的辉煌而努力奋斗。(记者 庄盈)
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