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骑行天下 >

哈密娃的“孝爱礼强”

时间:2014-09-06 14:10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本报记者宋玮戴王芳王晓9月1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日,当晚20时,央视一套播出了《开学第一课》大型公益节目。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
对此承诺 肝胆昆仑粤语 龙泽罗拉百度影音 复仇杜琪峰 美梦成真泰剧 坛蜜百度影音 小时代1百度影音 卿本佳人叶玉卿版 面包王金卓求国语 中南海宝镖1高清 阿根廷舞林大会 汉密尔顿家族 危险关系张柏芝 喜洋洋兔年顶呱呱 suibianzhao 玛挲迪

■本报记者宋玮戴王芳王晓 9月1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日,当晚20时,央视一套播出了《开学第一课》大型公益节目。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首次将“父母”的角色引入孩子们的开学课堂,旨在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开学第一课》分为“孝”、“爱”、“礼”三个篇章,以“强”作为尾声。“童话大王”郑渊洁、青年歌手容祖儿、黑豹乐队原主唱秦勇,与全国中小学生共同分享了他们的家风故事。 节目播出后在学生、家长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报记者也兵分三路在市区几所学校进行了随机调查和采访,看看咱哈密娃的“孝爱礼强”和家长以及学校怎么教育孩子学会“孝爱礼强”。 调查结果 哈密娃“孝爱礼强”还不错! 本报记者在哈密市四、五中、七中对2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里有城里的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中学生,有小学生;有男孩,有女孩。问题涉及你是否经常帮父母做家务?是否经常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否帮助过有困难的陌生人?是否给老弱病残让过座等方面。 从调查结果来看,95%左右的学生偶尔会为父母做家务活,比如说,扫地、拖地、洗衣服、帮忙做饭等。城里的孩子做家务的次数相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要少得多。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在公交车上都会主动给他人让座。有60%左右的学生曾经帮助过有困难的陌生人,比如帮人指路、捐款、捡还丢失物品等。 在文明礼貌方面,有70%左右的学生见到老师或家长会主动问好,也有一部分学生会羞涩地假装没看见。 在是否会经常去看望长辈方面,有89%的学生表示会经常去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记者发现,在这一方面城里的孩子占得比例较高,而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诸多原因这方面的事做得相对较少。而让记者感动的是,五中初一(4)班有两名学生每天都为父母端洗脚水,还有一名学生是每隔一天为爸爸端洗脚水,她是和妈妈轮流做这件事的。同样,在该六(2)班中也有两名学生每天为父母端洗脚水。 五中六(2)班的吴艺萱说:“我觉得孝就是让父母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孝是常陪父母,不让他们生气。”五中六(2)班的程邵楠说。 而七中的罗小静这样理解“孝”:“孝是不对父母发脾气,替父母干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凡事长辈优先。” 四中初二学生余昕悦说,我认为“强”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要积极的完成,多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努力地去克服,不断的强大自己,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四中初三学生寇雯霁说,大珍珠的故事告诉我,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最无私的爱。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像大头儿子一样,去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说声“我爱你们!”爱是付出,有爱就会幸福。 各方看法 校方:德育教育常态化 哈密市七中副校长王锦丽告诉记者,该校83%的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家庭贫困、生活拮据,为了生活,很多父母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孩子回家后大多都是自己做饭、洗衣服,自己照顾自己。为此,学校特别注重家长学校的建设,成立了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认真实施“家长教育素质工程”,有效地把家庭学校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学校“因校制宜”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为引领同校园文化建设相渗透,以优美的校园环境感染学生,以优秀的校园文化养育学生。 哈密市五中德育处主任韩志勇说,学校从2008年起就制定了《哈密市五中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礼仪规范分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公共场合礼仪、旅游礼仪等多个篇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除此之外,学校每学期开学都要求学生签订《十个文明习惯养成书》,由少到多、逐步积累地让学生做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韩志勇说。 哈密市四中副校长李翠玲对记者说:“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在敬老、孝老这方面。百善孝为先,如果连孝都做不到,那么其他的道德品质可想而知。” 家长:应该做好言传身教 采访中,有些家长也观看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对“孝爱礼强”也有自己的看法。 五小六年级学生冯蕾的妈妈马女士说,节目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儿子带着他的父亲,骑着他自己改造的摩托车周游各地,那位儿子说:“趁着父亲还能走,身体还有劲,就带着父亲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因为晚了,就做不了了,就会终生遗憾。孝可以是在放学后,亲切地叫一声‘爸爸,妈妈’,‘孝可以是在吃饭的时候给父母亲夹菜吃。’”马女士说,这些话让我特别感动。我们当父母的,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自己都做得不够好,怎么要求孩子将来孝顺我们呢?平时由于工作忙,也会理所当然地享受父母的照顾,总觉得有心而无“力”,为自己找借口。今天和孩子一起受教育,今后也一起努力! 六中初二年级学生盘程浩的父亲盘先生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为从他们一出生开始,父母不仅是父母,还是生活的导师。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教育决定了孩子一生,我们要有耐心、有方法的去做好一件事情——教育。 五中二年级学生陈韵函的母亲王女士说,节目从四个方面很生动地给我们家长和孩子上了一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言传身教影响我们的孩子。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涂上什么颜色他就是什么颜色。现在的孩子大都很会享受家人给予的爱,但是否能给予别人爱,我们还需要时间和努力来教育。 四中初二学生彭明辉的母亲李女士说,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个人觉的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礼仪需要更好的普及。生活中点滴都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礼仪。节目中容祖儿说吃饭的时候要等长辈入席才可以动筷子。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在家经常是我们都还没有上桌,他就已经开始动筷子了,是我们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生怕孩子饿坏了,饿了就先吃吧。看过节目之后,我深深地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需要改正。 哈密市四中党总支书记张翠玲说,其实让孩子从小学会“孝爱礼强”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家长的事。希望通过这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让孩子和父母们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将“父母教会我”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 (下转a5版)

[责任编辑:yfs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