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旅游 >

复兴新闻网 宣传中国 见证复兴 (国家重点新媒体传播平台)

时间:2016-09-10 13:54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2016年7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开放的中国·迈向世界的陕西”外交部陕西全球推介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致辞。
普法栏目剧青石惊梦 普宁渔霸咸鱼制造厂 浦罗苹果社区 七个小矮人猎艳记 漆黑 音译歌词 漆黑谐音歌词 祁锦泓 骑兵湾 启雅点读机教材下载

历史,俨然已经成为了陕西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扇窗户。

“一带一路”倡议让陕西与世界牵手

思绪从张骞的“凿空”之旅回到当下,2016年7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开放的中国·迈向世界的陕西”外交部陕西全球推介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向来自134个国家和5个国际组织的219位外交官以及参会企业及商会代表致辞时说:“如果大家想了解中国是从哪里来,那么大家就到陕西去看一看……如果大家要了解中国今后向哪里去,我建议大家也要到陕西去,去亲眼目睹古丝绸之路起点。”一席话,让陕西的历史与现代突破重重时空界限被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埃及首都开罗,毕业于开罗大学中文系的导游穆斯塔法·哈特尔听闻记者来自西安,顿时兴奋异常,“我虽然没去过西安,但是上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过兵马俑,和我们的金字塔一样,同为‘世界八大奇迹’,正是兵马俑让我知道了陕西,知道了中国,让我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这次书画展集中展出了中国书法和国画与国际上的阿拉伯书法、蒙古书法、朝鲜书法、日本书法和欧洲油画的交融相汇。”在2015年6月举行的“丝路新语”国际书法美术作品展上,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说,“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沿着古丝绸之路和新时代开辟的丝绸之路,开展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各国间文化的共同繁荣。”

正因如此,为了让人们更好品味和欣赏,陕西正逐步打造出融遗址保护、民俗风情、休闲美食于一体的全新旅游体验。通过实现全域化旅游、交通网络的构建、配套设施建设等为国际旅游中心的构建提供坚实基础。最近5年,到陕西观光的中外游客达14.14亿人次,相当于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通过走进陕西,开始了解中国。

\

在人文交流互动日趋活跃的同时,为充分发挥与沿线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的优势,积极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丝路精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和电影节、丝绸万里行、2015年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风采大赛等活动相继举办。2015年,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24个国内省区市的政府机构、旅游企业参会。文学、美术、音乐、书法各个领域不断涌现出极具艺术感染力和时代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文学陕西”、“长安画派”、“陕西戏剧”、“三秦书法”等一批极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这些都为陕西构建国际旅游中心增添了文化积淀。

马山现就读于西北大学地质系,是一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留学生。谈及“一带一路”倡议,他显得异常兴奋,“我很喜欢中国文化,现在在西安的中亚留学生很多,很好地促进了陕西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辐射,越来越多像马山一样懂汉语的中亚留学生来到西安,为陕西和中亚国家搭建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陕西打造“一带一路”上的国际旅游中心

历史文化作为陕西的一张名片,早已传遍五湖四海。而在今天,陕西不能仅仅依靠历史。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程圩对此表示,“建设国际旅游中心作为陕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之一,为陕西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需要丰富的内容来充实,而这就包括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游客的体验,只有将这些做实,做精彩,国际旅游中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发掘历史人文资源,系统打造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大遗址保护、自然山水、丝绸文化、文艺陕军等文化品牌。在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中打造出旅游精品景区与线路,结合文化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游和城郊休闲游,让中外游客在休闲娱乐中留下了对陕西的美好记忆。

交流互鉴 为国际旅游中心注入文化之“魂”

\

2015年2月,陕西“欢乐春节海外行”活动就将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秦俑相和歌》以及唐乐舞《踏歌》等节目搬到了瑞士和意大利,令当地观众对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民俗歌舞《剪叉叉》将关中农村的民间艺术“剪纸”用舞蹈的形式演绎出来,形象传神地再现了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唢呐独奏与民俗舞蹈《上花轿》,更是用美妙的乐曲与喜庆的舞姿,为欧洲的观众描画出了祥和的关中风情。

“月亮月亮渐渐高,骑白马带腰刀……”这是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一个村子流传甚广的秦腔。这个位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的地方被称为“陕西村”。在这里,人们说着质朴的陕西方言,吃着熟悉的陕西饭菜,让陕西文化在中亚开花结果。

陕西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与现代文化同样精彩,这些文化成为了世界认识陕西的眼睛,为陕西构建国际旅游中心注入了文化之“魂”。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华阴老腔、凤翔剪纸泥塑等数百种各级非物质遗产沿着漫漫丝路,传到了异域他乡,吸引了无数游客和留学生对陕西的向往和冲动。

公元前126年,当张骞历时13年终返长安之际,没有人能够料到,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潘多拉魔盒就此被打开。中国了解了世界,世界知道了中国。其后的2100年间,后人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满誉全球的“丝绸之路”。在中亚、西亚、印度、高加索、黑海沿岸,乃至欧洲、非洲,中国的历史文化一直传承至今。正所谓“闻道寻源使,从此天路回。”

 

回望陕西的历史古迹,兵马俑巍然屹立,如忠诚的卫士般守卫着皇陵;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子在法门寺中闪耀着熠熠佛光;西安城墙诉说着古都昔日的繁盛。周、秦、汉、唐13朝5万多处珍贵遗址和超过100万件的馆藏文物讲述着这里曾经的故事。看今朝自然风光,壶口瀑布夏天波涛翻滚、冬日冰满长河,磅礴气势蔚为壮观;西岳华山奇峰峻岭、鬼斧神工;陕南秦巴山地湖光山色,别有一番灵秀之息。“一带一路”倡议把这古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文化与秀美山川一路向西带给了世界。

“这里精美的展品令我惊叹。”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来西安参加活动的阿富汗沙姆沙德电视台制作人对陈列着的各朝代文物、地图、模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不住地发出赞叹。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也是中华文明的根脉。“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根脉的历史文化走得更远。近年来,陕西先后开通直飞赫尔辛基、莫斯科、巴黎、罗马、暹粒等国际城市的航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对于陕西人来说早已不是奢望。旅游业收入超3000亿元大关,泰国、韩国、柬埔寨等国家先后在西安设立了总领事馆,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强了和陕西的交流与合作。不久之后,西安至迪拜、新德里、伊斯坦布尔、布拉格等多条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航线也将开通,陕西与世界的连通更加便捷。

为旅游注入文化之“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