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霍瓦 女主武氏 小柯老婆 美国口语之父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通讯员 王曾蓁 秦思语 近日,全省多地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躲在空调房里用手机下单,坐等美食送上门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但对与时间赛跑的外卖小哥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头顶烈日、脚踩热浪的时间更长了。 三四瓶水下肚不用上厕所 头盔、口罩、围脖、冰袖、水壶、速干汗巾、防晒手套……8月10日上午10时,在中南二路的瑞幸咖啡店门口,穿着“达达快送”蓝马甲的外卖小哥戴子良“全副武装”。 向店员出示接单信息后,戴子良将5份打包好的冰咖啡装入外卖保温箱。临走前,他向店员借了杯冰水,自己咕咚喝去一大半,剩下的淋在汗巾上,顺手擦了擦黝黑的面颊。 “我早上七点半就开始送单了,中南商圈的写字楼咖啡点单量很大。”戴子良说,天气越热外卖生意越好,每天上午7:30至10:30、下午2:00至3:00是送单高峰。最近几天,每天仅咖啡订单就超40单。 手机派单系统开始倒计时,戴子良顾不得休息,迅速点开手机地图规划路线,接着蹬起电动自行车出发。中南路上没什么树荫,直面“阳光浴”的外卖小哥更愿意保持骑行“兜风”状态,因为一停下来就发汗。 进了写字楼虽凉风习习,但戴子良顾不得享受空调福利,只要顾客楼层不高,他都是一路小跑爬楼梯,以节省电梯等待避免误单。“2升的大瓶矿泉水,我一天能喝三四瓶,但很少上厕所,因为都出汗消耗了。”他说。 戴子良今年35岁,从麻城来武汉做外卖员已有5年,外卖市场的变化他一直看在眼里——最近几年,武汉外卖从过去送餐为主,到现在送药、送花、送果蔬、送冷饮“百花齐放”,外卖小哥与市民生活绑得更紧了。 为外卖小哥搭建专属“驿站” “每年最难熬的就是夏天和冬天,特别是天最热的时候,想休息时只能找片树荫或在电动自行车上趴一会儿,好在现在免费纳凉点越来越多了。”美团外卖汉街片区骑手周振志说。 为让骑手有更多纳凉点,获得更充分休息,目前美团外卖已在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及相关街道支持下,为骑手们在全省范围内设立“纳凉驿站”,驿站位于骑手方便前往的党群服务中心、居委会、职工之家、新就业群体驿站等场所,为骑手提供免费饮水、歇脚休息、消暑纳凉、图书阅读、手机充电、免费无线网等服务。 周振志说,今年夏季高温持续时间比往年更长,公司给骑手均发放了冰袖、防晒衣和面罩等防暑降温物资,“纳凉驿站”也会经常准备西瓜、绿豆汤、冰饮等消暑食品,以及清凉油、藿香正气液、退热贴等夏季常用药品。 另外,美团外卖7月以来在武汉、深圳、杭州等7个城市启动“骑手健康体检车”项目,为骑手免费提供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风湿免疫等“随到随检”的体检服务,每辆体检车也设有防暑驿站供骑手休息。 饿了么平台则联合蒙牛、脉动、可口可乐等上百家品牌,为骑手提供冰饮、雪糕等降暑食品;联合爱心商户设立休息驿站,为骑手提供免费饮品、优惠餐食、手机充电等服务。 基础通信运营商也进场支援——湖北铁塔公司与湖北省总工会于2020年启动打造的“铁塔能源·骑手之家”已在武汉建成57个,除了为外卖、快递等骑手提供纳凉、休息等服务外,还借力通信基站的电源资源,建设电动自行车换电网络,为骑手提供修车、换电特色服务。 在“铁塔能源·骑手之家”中南路店,空调、沙发、电视、直饮水、微波炉、防疫物资、防暑降温用品等一应俱全,橙白相间的智能换电柜更是受到骑手青睐。 智能换电柜与共享充电宝机器原理类似,骑手扫码后,需先将没电的电池放入指定柜门并插线充电,再关闭柜门;随后,装有满电电池的柜门才会打开。一般骑手2分钟内即可完成电池卸换,一块电池可续航约40公里。 “外卖小哥每天要换3到4次电池,骑行上百公里。”中南路店店长刘振轩介绍,按照普通充电方式,电动自行车充满电需要7至8个小时,换电柜节省了大量充电等待时间,解决了外卖小哥的“里程焦虑”。 为服务好湖北近10万名外卖小哥等骑手人群,湖北铁塔公司已与美团、饿了么、邮政、顺丰等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在全省建成近4000个电动自行车换电站,每天换电次数超过15万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