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骑行天下 >

难忘的“小事”

时间:2016-05-08 15:35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原标题:难忘的“小事”湖北日报讯记者江卉彭小萍特约记者宋建春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本报4月26日刊发省委决定和长篇通讯《共产党人一杆旗——追记省老领导沈因
何小萌萌萌果照 chyna北京一夜 洛碧琪 evdo-1767 文摘酷 荀果 兔子帮动画全集爱奇艺 金香奇的哥哥金俊基 近理抄 刑讯林道静 欲乱我的皇兄 挑嘴的秃鹫 湖南工程学院是几本

  上百平方公里的厂区,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当年的老工人,大多见过沈经理。”81岁的武钢原副经理胡锡三和沈因洛相识55年,“沈经理离休后,每年春节团拜,武钢都要请他回来,他每次总是要站到门口迎接,亲切地叫声‘老伙计’,临走时他又一一握手送别。”

  追忆“沈经理”,几乎每一个老武钢人,都能向记者讲述几个故事。“开会的故事”、“闹钟的故事”、“恭喜发财的故事”……时光流逝数十年,仍历历在目。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江卉 彭小萍 特约记者 宋建春

  柳学斯接到电话后,赶紧问鼓风机站值班人员,答复是“没丢东西”。

  “沈经理带来了军队的作风,无论干什么事,时间观念极强。”他回忆,1961年,沈因洛来武钢不久,第一次主持召开处长会。通知8点钟开会,沈因洛7点55分到会场。

  89岁的离休干部王国连,曾是武钢办公室文员。尽管听力不好,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打开记忆的闸门。

  42年前亲历的一件小事,让武钢兴达公司原党委书记柳学斯铭记至今。

  这些“小事”,“老伙计”们为何如数家珍?“因为它体现一位优秀领导的人格魅力。”77岁的柳学斯说,它影响深远,武钢人永远也忘不了。

  8点整,他准时宣布会议开始,可二三十个处室,仅来了10多名处长。沈因洛对工作人员说:“你就坐在门口,不让迟到者进来。”当时,管理松松垮垮,开会迟到是家常便饭。沈因洛军人性格,容不得这样的作风。

  在武钢官微“幸福武钢”留言板上,“黄建”说:在当年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流里也曾有老领导身影。“舒凯”说:早上开调度会之前,他必定提前半小时以上巡一遍全厂各机组,下晚班、上早班的人都碰到他也不奇怪。“沈经理不仅作风扎实,而且思想解放、与时俱进。”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沈因洛在武钢职代会上,发出响亮号召:“春天来到了,大家要好好干,恭喜发财!”

  “他的办公室,谁都可以进。

  1974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正在动力部保卫科值班的柳学斯接到沈因洛的电话:“昨天晚上,鼓风机站有没有丢什么东西?”

  鼓风机站是动力部下属单位,负责给高炉送风,一旦鼓风机站出问题,高炉停风,后果不堪设想。前一晚,沈因洛来到这个要害单位查岗,发现这里管理松散,人员进出也不登记。他没有批评任何人,随手把值班室的一个小闹钟带走了。

  原标题:难忘的“小事”

  在武钢,沈因洛最早提出给有贡献的职工发奖金——“将贡献与经济收入直接挂钩,在当年,那是需要勇气与担当的。”老武钢人点评。

  从41岁到61岁,沈因洛在武钢担任主要领导,十里钢城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一声颇为胆大的“恭喜发财”,在当时,如同一声惊雷,让现场职工既震惊又暖心,激发出大伙大干快上的豪情。此后,武钢发展蒸蒸日上,职工的荷包也渐渐鼓起来了。

  第一拨人开会结束后,等在外面的处长被沈因洛“请”了进去,没有批评、没有责问,会议又按原流程重新开了一次。迟到的处长们面面相觑,一言不发,大家都感到这比批评更加难堪。此后,机关开大会,再也没人迟到了。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本报4月26日刊发省委决定和长篇通讯《共产党人一杆旗——追记省老领导沈因洛》,引发人们对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无限追思。连日来,沈因洛的老同事、老部下、忘年交们,或致信致电本报,或发来回忆文章,或专程到编辑部讲述,追忆沈老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他们说,“我们要一直讲下去,讲给更多的人听。”今起,本报为您梳理、呈现。

  当天上午,动力部保卫科、鼓风机站等单位负责人被沈因洛叫到办公室,他把小闹钟拿出来,说“丢了东西,毫无察觉,说明什么问题?!你们回去以后要举一反三,定出制度,严格起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