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秦翔带的三年级学生秦桂敏在全国小学生铅笔字比赛中获三等奖,她是秦翔教的第一位获全国奖项的农村娃。“桂敏家很困难,但学习很用功,是个好苗子。获奖后,原来不善言语的她变得开朗,还自愿当起书法课代表。但初中毕业后,家长就让她辍学打工,可惜了!” 这件事击痛了秦翔的心,他一直想接触更多乡村学生,为他们做点儿什么。2017年,共青团临泉县委教育扶贫项目“梦想学院”招募支教志愿者,秦翔当时在3所民办学校代课,但他还是报了名,选择去位置偏远的吕寨镇、滑集镇支教。 “其实,学硬笔书法并不枯燥,能品味汉字之美,也让学生变得自信、专注、有毅力。”一直以来,秦翔也探索将书法教学和诗文作品鉴赏结合。陆游的《示儿》、岳飞的《满江红》、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都是课上必写内容。 这些年来,秦翔带的多名学生在省级以上硬笔书写比赛中获奖,学生或家长经常向秦老师报喜。疫情期间,一位秦翔14年前教过的学生,加了秦翔微信。“我才知道,您这个公益课堂又办了十几年啊,感谢您给我们打的基本功,现在觉得真有用!” 天不亮就起床整理教案,晚上顶着夜幕回家,24年的辛劳,让秦翔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他坦言,在流行电脑打字的时代,自己坚持硬笔书法教学,算是情怀,更是责任。 在秦翔老家的房间里,没有书柜,但一直摆放着几个木箱和纸箱,里面存放着他手写的20多本教案,部分学生的作业,以及他的书法作品和教学论文奖状。2007年,洪水来袭,泡坏了一部分教案,但他没舍得扔。他对乡村教育的执着与热爱,都凝聚在其中了。(王海涵) |
- 上一篇:北京长城骑行游景点介绍
- 下一篇:乡村老师骑行24载只为让乡村孩子写出“最美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