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旅游 >

来汉旅游人数 全国副省级城市排第一

时间:2019-12-23 11:40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从“路过”到“抵达” 一年超2亿人次打卡来汉旅游人数 全国副省级城市排第一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日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分析,武汉市近五年游客接待量排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再次展示出武汉市
东方航空股票 love scenario 今日股市大盘 叶文洁 荐股之王 徐小明的新浪博客 中国最美的女人

中国医药报

往期回顾

返回目录


从“路过”到“抵达” 一年超2亿人次打卡 来汉旅游人数
全国副省级城市排第一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日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分析,武汉市近五年游客接待量排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再次展示出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的蓬勃态势。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胡静22日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成绩实至名归。近5年来,武汉已发展成为最受关注的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

    武汉一年游客接待量超2亿人次  

    《报告》显示,15个副省级城市中,武汉、成都两地旅游接待人次去年均突破2亿人次。

    《报告》发布了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在综合竞争力构成的三大分项中,武汉市现实竞争力与发展环境竞争力排名处于第一方阵,但潜在竞争力表现有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近5年来,武汉市旅游接待人次数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的首位,再次展示出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的蓬勃态势。

    据悉,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自2012年以来,每年定期编制、出版年度研究报告,今年已是第8个年头。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武汉游客接待更是连续突破2亿人次,显示出武汉旅游接待能力旺盛的活力。

    从“路过”到“抵达” 武汉聚拢海量人气

    胡静透露,从2013年起,研究院启动武汉旅游客源市场调查,通过随机调研发现,很多外地人来武汉就是“纯旅游”,而不仅仅是开会或者去其他地方时经过武汉顺路玩一下。

    近几年来,武汉全面推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打造单一的旅游产品向满足游客多元需求转变。老景点江滩通过灯光秀等形式开发新玩法,新景点如东湖绿道、《知音号》等迅速在国内外打响知名度,成为网红景点,聚拢海量人气。游客来武汉不仅仅是观光旅游,更多是体验这里的生活、人文气息,武汉大学的樱花、华师的桂花、华农的桃花,长江二桥下的芦苇……作为新花城,花点时间游武汉,享誉全国;众多年轻游客来汉必去汉街、黎黄陂路、昙华林、光谷拍照游玩;就连胜利街的小巷子、刁子角的武汉特色小吃,都对游客充满了深深的吸引力。

    高铁效应不减 海内外游客青睐武汉

    来自旅行社的多位负责人表示,今年国内外游客来汉游玩的热度比往年更高。湖北省中国旅行社相关负责人朱鸿俊认为,近年来,武汉产生了具有口碑效应的大型文旅IP产品,譬如东湖绿道、长江灯光秀等;武汉市策划的“到武汉 过周末”等宣传推广活动,针对高铁5小时经济圈内和自驾游4小时经济圈内的主要客源城市精心推出的全新文化旅游产品,向海内外游客全方位展示了武汉旅游形象;高铁效应依然不减,促使沿线如湖南、河南等300—500公里的游客大量涌入。

    长江日报记者匡志达 黄丽娟

返回目录        下一篇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日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分析,武汉市近五年游客接待量排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再次展示出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的蓬勃态势。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胡静22日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成绩实至名归。近5年来,武汉已发展成为最受关注的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

    武汉一年游客接待量超2亿人次  

    《报告》显示,15个副省级城市中,武汉、成都两地旅游接待人次去年均突破2亿人次。

    《报告》发布了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在综合竞争力构成的三大分项中,武汉市现实竞争力与发展环境竞争力排名处于第一方阵,但潜在竞争力表现有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近5年来,武汉市旅游接待人次数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的首位,再次展示出武汉市旅游业发展的蓬勃态势。

    据悉,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自2012年以来,每年定期编制、出版年度研究报告,今年已是第8个年头。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武汉游客接待更是连续突破2亿人次,显示出武汉旅游接待能力旺盛的活力。

    从“路过”到“抵达” 武汉聚拢海量人气

    胡静透露,从2013年起,研究院启动武汉旅游客源市场调查,通过随机调研发现,很多外地人来武汉就是“纯旅游”,而不仅仅是开会或者去其他地方时经过武汉顺路玩一下。

    近几年来,武汉全面推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打造单一的旅游产品向满足游客多元需求转变。老景点江滩通过灯光秀等形式开发新玩法,新景点如东湖绿道、《知音号》等迅速在国内外打响知名度,成为网红景点,聚拢海量人气。游客来武汉不仅仅是观光旅游,更多是体验这里的生活、人文气息,武汉大学的樱花、华师的桂花、华农的桃花,长江二桥下的芦苇……作为新花城,花点时间游武汉,享誉全国;众多年轻游客来汉必去汉街、黎黄陂路、昙华林、光谷拍照游玩;就连胜利街的小巷子、刁子角的武汉特色小吃,都对游客充满了深深的吸引力。

    高铁效应不减 海内外游客青睐武汉

    来自旅行社的多位负责人表示,今年国内外游客来汉游玩的热度比往年更高。湖北省中国旅行社相关负责人朱鸿俊认为,近年来,武汉产生了具有口碑效应的大型文旅IP产品,譬如东湖绿道、长江灯光秀等;武汉市策划的“到武汉 过周末”等宣传推广活动,针对高铁5小时经济圈内和自驾游4小时经济圈内的主要客源城市精心推出的全新文化旅游产品,向海内外游客全方位展示了武汉旅游形象;高铁效应依然不减,促使沿线如湖南、河南等300—500公里的游客大量涌入。

    长江日报记者匡志达 黄丽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