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67 出包王女第四季 换手 香花女人 iq过大河 人心不古 就算是爸爸也想做 |
人工智能朗读:
文化,因创新更自信。深圳,放飞新时代的文化梦想。伴随“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成功开幕,深圳歌剧院等一批“新十大文化设施”和“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启动、深圳足球队成功重回中超等文化大事,深圳人将享受更多家门口的文化福利。 “文化建设与创新”是深圳改革发展的一大高频词,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省委、市委提出了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新的文化目标。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锐意创新,从文化、体育、旅游各方面全力为提升市民美好生活享受而努力。一座因为文化而更加从容自信、光彩照人的城市正在精彩绽放。 文化设施建设 更增人文气息 2015年12月,《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出台后,致力于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谋长远,成为深圳宣传文化工作的“总抓手”。如今,“文化创新2020” 153项重点项目全部启动,其中108个重点项目已基本完成,落地率70%。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正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此前提出要“建设一批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正式发布实施,大手笔规划深圳文化设施的全新版图。“新十大文化设施”包括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创意设计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深圳科学技术馆、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 同时,深圳十个特色较为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街区将经过提升改造,成为代表深圳文化形象的“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包括大鹏所城、南头古城、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甘坑客家小镇、大浪时尚创意小镇、大万世居、蛇口海上世界、华侨城创意文化街区、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街区。 “双十大”还远远不是本轮文体设施建设的全部内容,据统计,目前已引入项目库的共有112项,还包括一批正在规划中的市级和区级重大文体设施。 自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曾经有过两次文体设施建设高潮: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了深圳博物馆(老馆)、深圳图书馆(老馆)、深圳大剧院、深圳体育馆等八大文体设施;第二次是2000年初以来陆续建设了深圳音乐厅、深圳图书馆新馆、深圳博物馆新馆等一批文体设施。这些深圳文化地标中的“老字号”以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顶级文体活动,承载着许多深圳人的记忆与“乡愁”,也让深圳有着可亲可爱的温度。 时光流逝,“建设一批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构建城市文化新地标”是深圳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市民发自内心的由衷期待。越来越多的人文设施、每年几万场的文化活动,为城市带来更多温暖与色彩。 文化设施建设只是一个缩影, 2018年深圳文化事业更加强劲,推动了“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建设,龙岗书城建成开业,全市已拥有五大书城,公共图书馆(室)650个295家自助图书馆遍布大街小巷,“全民阅读APP”“掌上书城APP”推动数字阅读渐入佳境;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打造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平台,建立文化馆联盟,71个文化馆(站)、657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0家博物馆等形成覆盖全市的便利文化服务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城市散发出浓郁人文气息。 文化实力爆发 市民共享福利 2018年,深圳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市民提供了各种艺术大餐,共同感受城市的文化魅力。 ——文化品牌更强。2017年5月,深圳首发城市文化菜单,成为国内城市里第一份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单。“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设计周、国际科技影视周、国际摄影大展等品牌活动绚丽多姿。如果说每个文化品牌是一颗闪烁着光芒的珍珠,那么,“城市文化菜单”就犹如把散落的珍珠串起,变成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让深圳更添国际气质。而2018年的文化菜单中品牌活动达31项,更让市民尽享“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丰富文化生活。2019年的“深圳城市文化菜单”里34项品牌文化活动,也为市民送上新年文化礼物。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策划组织文博会艺术节、交响乐团《人文颂》国内6城巡演等大型活动,均取得圆满成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完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2018年深圳全面建立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机制,出台区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标准,以文化馆联盟为平台举办多项全市性巡演、巡展活动,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格局基本形成。同时举办了新春艺术关爱系列活动24项,全年举办周末系列文化活动、传统艺术进社区、公益文化进社区等公益文化活动400余场。成功举办第十四届来深青工文体节,吸引6万名青工参与。 ——对外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国际级的演出和展览。包括举办三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组织艺术团队分赴11个国家和地区27个城市参加当地“2018欢乐春节”活动;与德国黑森州联合创作舞蹈杂技《CROSS·跨界》,联合法国艺术节创作《月影舞霓裳》大获成功。举办“鹏城春荟法兰西·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冬令营”、2018深圳莫扎特音乐周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获得广泛好评。 2019年,为庆祝中国与坦桑尼亚建交55周年,深圳艺术团开启了非洲巡演也大获成功。 除了“走出去”,还“引进来”,2019年的“2019鹏城春荟法兰西·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在深圳举办,以展览为主要形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成就和中法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2019年3月24日至4月14日在深圳举办的2019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更表现亮眼,22天时间里,41个国家和地区的809位世界知名音乐家齐聚深圳,为广大深圳市民带来了23场高水准的精彩演出及7场配套艺术延伸活动,共同奏响春天里的美妙乐韵。 ——文化产业更强,坚持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新路,探索出“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模式,现代设计和时尚创意元素让文创产品美轮美奂。今年即将开幕的第十五届文博会更为国际范,吸引了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家海外机构参展,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万余名海外展商前来参会、参展和采购;全市文化创意产业2017年实现增加值2243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0%。 2018年是“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的攻坚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621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