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保卫战 000411 林蔚殷 扑通扑通 黑执事第三季 euphoria 斗罗大陆第一季 |
沿江绿带、郊野公园最受市民追捧 而对于生活在郊区或周末想去郊游的市民来说,也是好消息连连。嘉定安亭、松江新浜、青浦练塘、奉贤南桥、松江泖港、金山吕巷等处多块林地,已陆续转型为开放式休闲林地。目前,上海已经在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果林中建设了23个开放试点,总面积达到730公顷,为市民增添了一批生态休闲和游憩新场所。而全市数千公顷环城绿环、682公里城市绿道等,都成为市民踏青赏景、休闲锻炼的优选空间。 目前,本市部分公园经改造后已重新开放,品质面貌和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新建的步伐也在加快,目前,世博文化公园等一批重点公园绿地进入建设阶段,今年底全市城市公园数量将达350座。 近段日子,家住杨浦区国定路的张阿姨有点忙,近的要去同济大学赏樱花,到共青森林公园看“森林百花展”,在大学路网红一条街上赏景休闲拍照;远的还要到黄浦滨江赏景,去上海植物园看国际花展……虽足不出沪,但张阿姨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玩得不亦乐乎。“春天就是要踏青看花,呼吸新鲜空气。”张阿姨说,“现在,上海可逛可看的地方越来越多,到处都很美。” 春天的申城格外热闹,“出门俱是看花人”——除了各大公园绿地精心准备的数十场主题春花展览轮流“坐庄”,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空间里,绿化营造的“乡野气息”也日益浓烈,花潮绿意层见叠出。 最近,路过虹梅南路元江路口高架的市民发现,桥下的立体绿化即使在低光照条件下也长势不错,道路景观效果大幅提升。原来,辰山植物园和上海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园艺研究机构经过数年合作研发,筛选出30种耐阴、耐寒、耐高温、耐干旱、抗污染的植物,不仅能在高架底部等特殊环境生长,还拥有漂亮的花色。目前,这些新品种绿植已在全市高架下空间推广使用,点滴积累,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视率。 街心花园成新兴城市公共空间 花样繁多花事不断 在满城春色让人们饱足眼福的背后,是申城近几年在城市更新中持续植绿增绿,为市民增添绿色福祉的坚守。“十三五”时期,上海已新建3888公顷绿地,其中包括2175公顷公园绿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3%,全市城市公园数量达到300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3平方米,均创历史新高。 而到今年9月底,杨浦滨江将在杨浦大桥以西2.8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的基础上,再开放大桥以东到定海桥的2.7公里滨江岸线。在这里,市民不仅可以领略到数栋挂牌历史保护建筑的风采,还能欣赏崇明水仙、早樱、红花石蒜、无尽夏等多种花卉绿植。新开放的滨江段绿化,将延续已开通段的“有限介入、低冲击改造、保野趣、保原真、保自然”等设计原则,在大面积地被绿化基础上,采用花卉种播的模式,营造一片草甸、花海的田园景观。 保有生态野趣呈现原真自然 作为周边居民休闲、锻炼、交流互动的新兴城市公共空间,街心花园让社区更温馨美丽,让商业街区更富活力,已然成为社区居民名副其实的“后花园”。目前,上海已建成百余个街心公园。到“十三五”末,本市将建成200个街心公园。 近几年,上海通过改造、新建原有绿化空间,选育更高性能绿化新品种,并通过在环境综合整治中腾地等方式,造绿添绿,扩大绿化面积。“十三五”期间,全市计划改造40座公园,优化公园总体布局、更新公园基础设施、完善公园服务功能、改善植物景观面貌,并进一步延长公园开放时间,放大公园的景观、生态和社会效益,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这块公共绿地东至景泰路、南至真南路、西至敦煌路、北至桃惠路及永登路,整体为狭长形态,东西向平均宽度有300米、南北向约长1600米,共由六个地块组成,跨越古浪路、常和路、武威路、永登路等市政道路,总用地面积约49.76万平方米,其中还有4.1万平方米的水体。 这些绿色资源散布在街角巷尾、河畔滨江、社区内外、交通枢纽等市民生活的角角落落,共同演绎满城缤纷。今年,上海还将新建1200公顷绿地,全市城市公园数量将达350座;计划新造7.5万亩地林,其中重点生态廊道5.5万亩以上。在绿化面积不断增加的同时,上海还特意培育一系列特色绿植景致,营造彩化效果,提高观赏性和可亲性,让市民看得见、走得进。 黄浦区绿化管理所规划建设科负责人朱晓君介绍,黄浦滨江核心段绿带的七个主题花园,每季都有主打花卉和植物,其中春天以樱花和郁金香为主;大小花园布局特色和重点不同,因地制宜种植了市民游客喜爱的月季花、杜鹃、玉兰、山茶花、黄金菊等观赏花卉,这些花卉都是多年生宿根植物,越长越好看,是片“会呼吸的绿地”。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静 选稿:吴春伟
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目前已达8.3平方米 创历史新高 身边的绿色空间越来越多,出门走几步,转角就能见绿。这几年,本市结合美丽家园、美丽街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增建大量街心花园。 除了新建、改建绿地,在“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很多违法建筑拆除后原地“覆绿”,改造成绿色空间,配上景观小品、健身器材、艺术装置等,供周边居民休憩、锻炼、休闲,城市空间品质大幅提升。杨柳青绿地是杨柳青路、梅岭北路沿桃浦河的一块狭长地块,总面积约3760平方米。这是普陀区曹杨街道2017年推进“五违四必”整治后改建而成的一方绿色空间。园内一条250米长的绿道贯穿南北,方便居民行走游玩;绿地内种植的柳树、梅花、桃花等植物,今春已呈现花红柳绿的美好景象;晚间,这里还有景观灯光,别有风味。此外,园里还搭配了娜塔栎、榉树等秋色叶树种,与杨柳青路的香樟行道树相互掩映,错落有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春天,申城首批开放的七座郊野公园也将与城市公园优势互补,呈现功能各异的生态游憩空间,成为市民游客郊游踏青、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金山廊下郊野公园以“农”为主题特色,让市民领域乡村春光;长兴岛郊野公园在让人感受生态杉林、有机桔园和农田等生态资源的同时,也能参加园内丰富的游乐、体验活动;青西郊野公园拥有完整的江南水网,湿地、农田、湖泊、林地、水上森林等景色让人流连忘返;闵行浦江郊野公园保留了黄浦江生态涵养林和农田基底,43万平方米的奇迹花园春季艺术花展展示了全球上百个品种约200万株奇花异卉,为游客带来春的享受;嘉北郊野公园的“南田北林”休闲风光及以文化遗址特色和农耕生态自然景观为主的广富林郊野公园,都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春日时光。按照规划,申城还将陆续新建14座郊野公园,21座郊野公园占地面积共约400平方公里,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转角见绿出门进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