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浊合流 情同手足的意思 情投意合的意思 穷途潦倒 求美 全军覆没的意思 拳套幻化 犬吠的意思 染蓝涅皂 |
开放性城市建设助力开放强市战略。充分利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加快推动我市对外交流交往,促进常德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多次参与市委、市政府重大涉外活动,指导市直有关部门以及区县(市)外事接待活动。加大领事保护宣传力度,开展“外事知识和领事保护服务”进公安等宣传活动,及时处理常德市民在境外求助事件。加强因公出国境流程化服务,前移审核关口,规范出国境审批。加大APEC商务旅行卡的宣传、申报、管理工作,为15家企业42人次办理了APEC商务旅行卡,服务更多常德企业对外拓展业务。 以旅行社信誉等级评估、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年度复核为基础,建立旅游行业“红黑榜”制度和诚信奖惩机制,以诚信建设促进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全面深入开展利剑1、利剑2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旅游质量暗访和旅游联合执法的常态化检查,严厉打击发布虚假广告、超范围经营、低价恶性竞争等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旅游经营秩序。主动联合交通部门对旅行社租用不合格旅游车辆进行专项整治,规范旅行社的用车行为。 2016年5月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政府效能。
建设开放性城市 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 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采取各种便民利民举措,我市旅游市场活力不断激化,旅行社、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加,全市旅行社(含分社、网点)、等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点)较2016年分别增长21%、17.3%、13.5%。2017年,市旅游外侨局被评为全市商事制度改革先进单位。 2018年被确定为全市旅游营销年,我市先后在长株潭、广州、成都、杭州等重点旅游目的地城市开展常德旅游产品专场营销活动,与重点旅行社签署合作协议。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达20多场次,率先在全省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带动景区人气、旅游综合效益稳步上升。 推行“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行政执法模式,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对53项行政事项进行分类,确定行政许可、行政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项目清单,并上网公布。编印旅游外侨行政审批事项一次性告知单和政务服务指南,确定6项只跑一次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项证明材料。全面推行“多证合一”。在承诺办理期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流程,尽量缩短办事时限,方便群众、企业办事。 根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体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对照检查,深入查摆本部门、本单位和工作人员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并抓好整改落实。自2017年以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29条,针对服务意识有待增强、利民举措有待夯实、行政效能有待提高、市场秩序有待优化等方面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为强化履职尽责,优化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全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市旅游外侨局在媒体发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公开承诺,承诺做到服务态度好、行政效率高、执法文明公正。为了让监督落到实处,还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并做到严肃追责问责,对影响或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投诉和举报,做到有诉必查,有责必究,形成谁都不敢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高压态势,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情况。 知名旅游目的地靠全域旅游支撑。对照国家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市旅游外侨局拟定了《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将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指导全市全域旅游发展。推进县域全域旅游基地建设,指导桃源县、澧县、临澧等区县申报第三批全域旅游示范县,重点推进“1+3”全域旅游品牌创建。支持市本级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桃花源国家5A级景区、城头山国家5A景区的创建工作,并向上级部门作好汇报、衔接。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组织实施“百企联百村”旅游行业扶贫工作,发挥和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采取对口帮扶的方式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已累计有73家旅游企业参与联系74个贫困村。与乡村旅游相融合,指导澧县、桃源、津市等区县举办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放管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本报记者 吴琼敏 通讯员 李晴 宋国栋 为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市旅游外侨局在官网、官微开辟专栏,印发专题简报,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报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动态。在规范行政行为方面,组织旅游执法人员参加各种行政执法交流活动,举办旅游质监执法培训班,编印《旅游法律法规汇编》,严格按照《湖南省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规范权力运行,年初报告执法检查计划,检查前办理备案登记。同时,加强执法检查行为监督,及时向企业了解执法工作开展情况,严防执法人员向企业索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 —— 我市旅游外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综述之一 2017年以来,全市旅游外事侨务工作按照“开放强市、产业立市”部署,坚持以培育文旅康养千亿产业为主线,以实施旅游营销年为总抓手,以加快对外交流合作为目标,实现产业发展、旅游营销、对外开放等工作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拥有等级景区27家、旅行社48家、旅游星级饭店3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9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省级五星级乡村旅游点59家、省级旅游购物示范点9家。2017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396.7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2.19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63.22亿元。2018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209.4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1.37亿元。旅游产业占全市GDP比重为5.04%,对三产业的贡献率达到10.53%,正逐步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近两年,市旅游外侨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宣传教育、为民服务、监督问责,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旅游外侨经济发展环境,为促进全市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建设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开放性城市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证。 两年来,共开展旅游市场检查行动28次,检查旅游企业83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35份,对13家旅行社作出责令整改、3家旅行社给予罚款的行政处罚,另有2家旅行社的违法经营行为正在调查处理之中。加强旅游新业态监管。针对一些社会团体参与旅游业务扰乱旅游市场的情况,该局联合工商、民政、网信等部门召开约谈会,对常德车友会等社会团体宣传了政策法律、开展警示性谈话、发布旅游消费风险提示。目前,已有部分社会团体主动申办了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下步将继续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涉旅社会团体管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根据收集掌握和反馈的具体实际情况,将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等一些矛盾纠纷多、“行霸”行为易发的地方,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点,严查各类涉旅舆情及违法行为。坚持做到有什么违法违规现象突出就重点查处,什么地方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就集中力量打击,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通过加大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强化旅游新业态的监管,维护了我市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今年是“产业立市三年行动方案”实施第一年,全市文旅康养专项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制订专项小组工作制度,建立“17+10”的重点项目库,对华侨城卡乐星球、太阳山森林特色小镇等17大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定期调度推进。 营销先行助力开放强市战略 为全面推进旅游外侨系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市旅游外侨局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会、党组扩大会、局务会及时传达学习全市加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会议精神。特别是市人大召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评议工作动员会后,市旅游外侨局党组迅速动员,研究制定《迎接市人大常委会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开展评议的实施方案》《市旅游外侨局暖企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工作重点、方式方法和工作步骤。2018年4月23日,召开全市旅游外侨行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评议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上下联动,向全市旅游外侨系统印发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布置工作任务,压实基层旅游外侨部门的工作责任,同步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工作格局。 自查整改建立旅游诚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