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 事与愿违造句 势 成语 是非打一成语 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 手的成语 手闲 瘦骨嶙峋 |
如果您是有故事的人,我们这里有报纸有微信还有客户端,欢迎致电80889513联系报名,参加我们的“最美旅游人”评选。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弹指一挥间,40年春风化雨沧桑巨变。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在青岛吹响;1984年,青岛成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从此之后,青岛迎来了巨大的转折点。岁月流转,青岛从“小青岛”跃然变成了现在“大青岛”的格局,人们的旅游观念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从一件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变成现在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本报特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最美旅游人栏目,讲述改革开放40周年来旅游的巨大变迁。 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青岛的旅游景点也基本上就是沿海的栈桥、水族馆(包括鲁迅公园)、八大关,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三点一线”。当时,不仅作为青岛品牌之一的国际啤酒节没有开起来,连进出崂山的路况都不太好。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休假制度公布后,岛城陆续开了不少旅行社,并推出“青岛—烟台”、“青岛—崂山”等周边景区“周末游”线路,市民出游的热情也很高。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黄金周”正式步入了岛城市民的生活。在最初的几个“黄金周”里,旅游几乎就成为了“黄金周”的代名词。 1984年,青岛成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依托开放政策,青岛迎来巨大的历史发展转折。 2018年6月,上合峰会在青岛成功举办,旅游作为最先受益的行业,为应对井喷式、爆发式增长的客流,让国内外游客感受大国外交的风采,认识不一样的青岛,峰会结束后,迅速推出“百年老城活力勃发”“滨海休闲不夜浮山湾”“山海风情舌尖青岛”“穿隧道跨大桥魅力西海岸”四条精品旅游路线,并组织建立了精品旅游专家智库,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青岛旅游高品质发展“把脉”“开方”。青岛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断丰富,游客点赞“更有看头的青岛更有味道”。 如今,青岛旅游从“景点模式”走向“全域模式”,目的地产品不断多样化,各种新业态全面开花,全域旅游精彩不断。 从家门口转转到说走就走 据悉,目前,青岛共有123家A级景区,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4家。星级饭店105家,其中5星级饭店10家,星级饭店客房数总计16730间,市场主体力量强大,接待海内外游客能力全省第一。同时,建成青岛火车站等5处旅游集散中心,开通8条接驳旅游线路;累计新建改造旅游厕所831座,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行动任务目标,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
半岛记者 刘红 乘上合之风,青岛再扬帆 得益于上合峰会效应的强势带动,青岛这座拥有世界最美海湾的中西合璧、城海山相融相依的城市,正以“改革再出发”的姿态,以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的城市品格,向国际一流滨海度假旅游胜地的目标奋力前进。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岛城吹响,这座青青之岛迎来了勃勃生机。到了1981年,青岛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青岛被确定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根本没有旅游的概念,市民节假日最时髦的过节方式,就是“办婚礼、烫头发、滑旱冰、下舞厅”,要出去玩玩基本上都得等到出差或回老家探亲。直到1994年有了“大、小礼拜”,部分市民才开始尝试着到周边走走。 青岛打造国际海洋名城,培育八大关、啤酒博物馆、栈桥等城市靓丽名片,规划建设 “万国建筑博览区”,提高青岛啤酒节、国际电影节、国际马拉松等节会赛事的国际化水平,着力打造音乐之岛、影视之都、啤酒之城。重点提升青岛八大关、邮轮母港城、东方影都、华红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藏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项目,规划建设万国建筑博览区。 半岛都市报联合青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最美旅游人栏目,通过报道在改革洪流中的人和事,讲述改革开放40周年来旅游的巨大变迁。 打造国际一流滨海度假胜地 山东省发布精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出炉,青岛将打造“国际邮轮城”,将青岛建成集国际客运中心、金融商务、商业贸易、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际邮轮城”,加挂大连、上海、厦门、台湾、香港母港航线以及其他东亚邮轮航线,2022年,年进出港邮轮200艘次,进出港游客超过50万人次。 现在踏出国门出境旅游也成为常态,东南亚游、日本游、韩国游、西欧游、美国游等等,人们的旅游选择越来越多样化,能够欣赏到越来越多的异域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