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旅游 >

昆明:驶入快车道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时间:2018-12-12 12:24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1984年的盘龙江。杨长福摄 如今的盘龙江。 资料图片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 改革开放40年来,昆明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城市发展道路,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渐完善,城市品
疯狂猜歌7字歌名 疯狂猜歌答案5个字 疯狂猜歌答案7个字 疯狂猜歌答案六个字 疯狂猜歌答案七个字 疯狂猜歌答案五个字 疯狂猜歌二个字歌名 疯狂猜歌歌名六个字 疯狂猜歌歌名五个字

  1984年的盘龙江。杨长福摄

  如今的盘龙江。 资料图片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

  改革开放40年来,昆明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城市发展道路,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渐完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2017年,昆明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20.5平方公里,是1978年22平方公里的近20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959公里,是1978年1895公里的约10倍……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昆明正向着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推进城乡融合 优化城市布局

  改革开放40年来,昆明市行政辖区、区划等先后经历几次重大改革和调整。

  1983年10月,宜良县、嵩明县、路南县(1998年更名为石林县)和禄劝县划归昆明,全市辖区扩大为四区八县。

  1992年,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昆明市借鉴沿海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先后成立了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三个开发(度假)园区,开辟新的产业发展空间。

  1995年,安宁撤县建市。

  1999年,东川、寻甸划归昆明管辖。

  2004年,昆明启动了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区行政区划调整。此举打破了“城是城、乡是乡”的城乡二元结构,昆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地区生产总值及教育、城区布局等均发生重大变化。

  2009年,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成立。

  2011年,呈贡撤县设区。

  2015年,国务院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3年来,昆明市与滇中新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目标,坚持发展共谋、规划共绘、基础共联、产业共兴、市场共筑、生态共护,促进市区优势互补、要素联动、一体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发展力、解放生产力、激发创造力,滇中新区发展取得新成效。

  2017年,晋宁撤县设区,昆明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城市的优化布局,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40年来,昆明有序推进老城区产业“腾笼换鸟”、功能疏解转移,提速呈贡新区开发建设,出台配套政策扶持晋宁加快融入主城发展,推进主城六区一体化。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扶持斗南、嘉丽泽、九乡等独具优势的特色小镇发展壮大。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05%,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突出规划引领 提升城市品质

  1980年,昆明组织编制《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首次明确了昆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198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该规划,标志着昆明城市规划建设走向规范、科学、有序的轨道。

  为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1996年编制了《昆明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规划在保护城市环境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确定了昆明主城为“依山傍水、单核心、轴线型组团型”城市,有效地引导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1999年,举世瞩目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行,开启了昆明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昆明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一度走在西部地区前列。昆明开始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和功能结构上将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城市规划上,昆明明确要求牢固树立“规划引导发展、环境服务发展、管理规范发展、文化引领发展、治理共赢发展”的理念,结合昆明城市“滨水、历史、文化”的特色资源要素,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同时编制了《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6年9月,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规划的批复,对昆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昆明还充分利用被国家列为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双试点城市契机,认真开展《昆明2025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多规合一”,积极构建功能完备、高效联通、生态宜居的“两核一极两区六廊”城市格局。

  在对城市整体规划进行调整优化的同时,昆明注重显特色、展风貌、增魅力,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近年来,昆明建立“城市双修”工作长效机制,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改善老城区品质形象,提速草海、巫家坝、东风广场、东白沙河、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推进主城“三旧”改造连片开发,打造功能完善、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加强城市空间管控和特色风貌塑造,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文化品位和时代风貌。推动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两坡一街”整治提升示范工程完工通行,洗马河水系恢复及带状景观公园建成开放,昆明传统“小三山一水”的城市景观格局初步显现。加强对文明街、南强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等文物古迹的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品质和内涵。

  补齐发展短板 完善服务功能

  对一座城市而言,交通体系犹如城市发展的“血脉”,也是城市建设的“骨架”。40年来,昆明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助力城市腾飞。

  1981年,昆明打通了一环路。

  1989年,昆明碧鸡关至安宁县城16.2公里一级公路改造建成通车,结束了云南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同时也拉开了昆明修建高等级公路的序幕。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扎实推进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截至2017年底,全市公路里程达179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66公里,是1989年的47.3倍,实现了绕城内环线系统闭合成圈。同时,辐射全国、沟通东南亚的铁路网基本形成,沪昆、云桂、昆玉等高铁开通,昆明进入高铁时代。地铁运营里程达88.7公里,“十”字交叉的轨道运行网络初步形成。

  40年来,昆明航空网络也不断织密。2012年6月,昆明机场由巫家坝整体搬迁至长水运营。2017年,长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473万人次,居全国第六位。

  40年来,昆明积极构建安全可靠的水保障网。截至2017年底,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100%,主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