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动态图 番号 天天基金净值表 皇弟的失宠新娘 重生之崛起在1996 苗秀丽 硫化喷妥撒纳剂 80000歌曲 男女做一次爱过程图 iftmoodle ooxx图 |
这是一个带皮套的黑色笔记本,厚重,棱角磨损,仔细看侧缝能发现些泥点。它是黄希为今年暑假骑行专门准备的。 1999年生的黄希是武昌理工学院2016级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8月3日,来自孝感孝昌县的他独自从老家出发,历时19天骑行一千多公里到上海,沿途在长江中下游向5000多人宣传环保,获得16个市县环保部门的点赞。 9月27日,黄希带着他的笔记本又出发了。在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举办的全省社会环境教育骨干培训班上,黄希代表武昌理工学院环保协会参加。他在前一晚将骑行经历制成PPT,“直接把我的骑行环保宣传丢在里面,会让大家眼前一亮”。 这个因目睹家乡环境污染而走上环保道路的大学生,感动了沿途很多人。无独有偶,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58名大学生,也在去年夏天开展“我为家乡测河流”环保公益实践活动,以实地调研来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选择为家乡做环保,环保的社会力量正在集结壮大。这显示了一种可能性:环保人人可为。 19天骑行一千多公里 黄希记录在笔记本上的问卷调查。 帐篷、防暑急救药、简单的食物、修车工具……“装备”备好,8月3日一早,黄希一人从孝感老家出发了。 无论骑行还是独行,对黄希来说都不是第一次。大一那年,他独自从武汉步行26个小时回家;今年2月,他骑行到湖北十堰、河南等地,用的是高三时买的绿色山地车。 8月的旅程是他骑行最长的一次——从湖北孝感出发,沿着长江流域一路向东骑到上海,沿途做问卷调查。问卷名为“孝感—上海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他和学院其他5名同学的暑期社会实践课题。按照计划,4名同学在孝感,1名在崇明,他则从孝感出发到崇明与同学碰头。 新学期开学后见到他,侧脸依稀可见暴晒后的痕迹。 单人单车,如何让陌生人听你讲环保?面对记者的疑问,黄希笑了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先要拉近跟人的距离。”他说,看见有人在树荫下乘凉,他便停车,面对一大群人,他先喊一声“师傅”打开场面,谁先接茬他就走到谁身边,介绍自己的身份、骑行计划、环保调查,“我是一名来自湖北的大学生,在做生态环保宣传……”接着用话题吸引他们,比如问对方觉得当地公厕怎么样,从而聊到环保方面。 一口气介绍完这套“勾搭”技巧后,黄希说:“不能一开口就是环保。”因为,沿途经过的乡村大多只见村民、小饭馆老板、打工者,要找到他们各自感兴趣的话题才可能深入交流。 暑期前正值收割季,农作物秸秆焚烧是黄希关注的重点。“其实很多人不敢焚烧秸秆是因为怕罚款,但很少有村民知道秸秆焚烧带给环境的危害有多大。”黄希说,他在安徽农村宣传秸秆禁烧时,别人会问“我烧了几千年都没事,为啥现在突然不让我烧了?” 向路人讲解禁止焚烧秸秆的原因、垃圾分类的益处、保护水生动植物的重要性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基础知识,成了他宣传环保的主要内容。 对黄希来说,这既是一次调研之旅,也是他半个多月的“流浪”生活。 在路上,黄希往往是天刚亮就起床,在公共厕所洗漱,再规划一天的路线。路上但凡见到人群在广场、树荫下纳凉,他便凑过去宣传环保知识,顺便填写问卷。为了表示礼貌,他常常半蹲着或者半跪着和人们讲,一趟行程下来,膝盖上竟也磨出了茧子。 为减少纸张浪费,黄希并没有将问卷打印成纸质版,只带了两份纸质问卷上路,由他挨个提问,再一一将调查对象的答案记在笔记本上,留下对方签名以确保问卷真实有效,“毕竟直接让人填问卷显得生疏,而且有些人不识字,需要先讲解”。 一般白天做调研、宣传环保,晚上8点到11点才是赶路的黄金时间,骑累了就在广场、公园或派出所旁露营休息。有几日恰逢东南沿海刮台风,他便进网吧躲一躲。 16个环保部门点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感谢黄希同学支持环保的志愿行动,愿大家共同践行”——这是8月20日在最后一站崇明,崇明区环保局工作人员范玉婷在黄希本子上写下的一段勉励之语。 沿途16个市县环保部门的点赞,尽在黄希的黑色笔记本里。本子里还记录了问卷调查结果、访谈对象留言以及他的个人感想。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努力,更需要社会上爱心人士主动参与其中。”武汉市黄陂区环委会陈斌告诉记者,8月3日,当黄希出现在他们办公室时,他大吃一惊。有十年环保工作经历的他,近年来遇见不少环保爱好者,每到一地就来拜访当地环保部门,但这是他第一次遇到大学生。 起初,黄希并不懂如何跟人交流。“甚至连见人叫什么都不知道。”黄希的系主任黄周满笑着说,她非常关注黄希的这次骑行活动,认为既是学术调研也是对学生毅力的锻炼。最初黄希曾来找她询问:到环保局叫别人叔叔,行不行?她不禁觉得好笑,告诉黄希,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务,则建议称呼“老师”。 在那个厚厚的笔记本上,还能见到各式各样的留言,有卡车司机写的“加油”,有武汉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环境专业学长的鼓励,还有陌生人写的“不畏风雨,不惧骄阳,热心环保,一路顺风”。 黄希的脸皮正是在一次次开口中渐渐磨厚的。出发后的第4天,他从湖北进入安徽,在安庆坐轮渡渡江时,等人满了船开了,他吆喝一嗓子把大部分船友聚拢到一块儿,开头第一句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听我一句环保言”。 “一路上宣传环保,遇到的叔叔阿姨都会叫我去续水。”黄希说,到了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会给他泡茶,交流环保知识后还送给他一些宣传材料。在向一家商店老板做问卷调查后,对方送给他一瓶绿茶;还有拉面馆的老板,曾免费加了一杯豆浆。在池州市牛头山镇,他巧遇正在做环境整改的工人,他们在十几公里长的管道下安装传送带。黄希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向一群戴着安全帽的大叔讲起了环保。 一路的骑行,也让黄希见到了最美丽的风景:大河大桥,在落日的映衬下,异常壮观。“每条河都那么美丽。”黄希说。 是环保还是作秀 黄希骑行一事被媒体报道后,家人关注。 9月的江城,阳光炽烈。9月4日,负责学院迎新工作的黄希在阳光下登记个人信息,大颗汗珠从他脸上流下,“跟骑行比起来这算啥?那时在太阳底下一点遮蔽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