蛯原樱 七乐彩fenxi 一休彩票1xcp 仓科加奈动态图 小坂めぐる 小坂惠 给贾古的礼物 大哥导航 桐原绘里香作品 赶牛阿旗 |
一、2017年工作开展情况 弥勒市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云南省建设面向东南亚桥头堡,红河州实施“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三大战略,积极融入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以早日将弥勒建成国际化现代全域旅游城市为目标,做好景观打造、业态培植、文旅融合三篇文章,全市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休闲度假品牌初步形成。 (一)旅游各项主要指标持续增长 一是旅游经济稳步增长。2017年接待游客822.07万人次(国内游客821.33万人次,海外游客7362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5%和11%),同比增长35%,实现收入54.22亿元,同比增长44%。三项经济指标分别完成年初任务的100%。旅行社及服务业1--12月份完成经营收入2078.1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00万元的138.54%。二是旅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今年州级下达我委旅游业固定资产任务为36亿元,居全州任务第一,截止目前,完成投资37.5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4.39%。三是旅游行业招商引资稳中向好。2017年州级下达我委任务数2800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任务数30346万元,完成任务的108.38%。其中,其中:弥勒半岛印象酒店式公寓项目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0096万元;弥勒雅阁酒店项目省外实际到位资金5000万元;云阳皇冠假日酒店项目省外实际到位资金5000万元;红河水乡旅游建设项目(I期)湿地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0250万元。 (二)全域旅游建设稳步推进 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落实省政府调研组对弥勒提出的“结合特色小镇建设,突出特色,补齐全域旅游要素,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市”的指示要求,紧紧围绕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参与全民化、旅游效益最大化的创建目标,着力推进全域化布局、全景化建设、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融合、全产品开发、全服务提升、全方位营销、全社会参与、全管理覆盖、全环境优化,努力把弥勒建设成产业强、产品精、业态新、品牌响、服务优、带动大的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现代化旅游城市。于9月29日召开弥勒市全域旅游工作推进会,对全市旅游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举全市之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力争2019年通过国家级评定。 1.领导重视、高位推动,为全域旅游创建提供保障。高规格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弥勒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协调机构,市级领导“一对一”挂钩联系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高位推动,为全域旅游创建提供保障。 2.科学规划、目标明确,为全域旅游创建指明方向。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划中,编制《弥勒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弥勒市创建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经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听取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意见建议后认真修改,于6月完成编制,6月30日召开规划评审会,一致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组评审,已以市人民政府文件下发实施。 3.力促项目、狠抓建设,为全域旅游示范提供支撑。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按照“城市建成景区、项目建成景点、景点建成精品”的思路,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着力加快红河水乡城市旅游综合体、红河“东风韵”庄园旅游文化项目、太平湖森林公园等一批带动性强、品牌效应大的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弥勒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综合服务功能,重点打造已纳入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红河水乡、东风韵2个全国一流特色小镇,太平湖森林小镇、可邑小镇2个全省一流特色小镇建设,为全域旅游的创建提供支撑。 4.夯实基础、完善配套,为全域旅游提供有效供给。一是公共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厕”七要素,完善旅游交通、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厕所、公共停车场、旅游标识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着力补齐短板。完成东风韵、可邑小镇、锦屏后海、湖泉温泉水世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弥勒市游客接待中心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17年计划建设旅游厕所5座,现已建成湖泉温泉水世界旅游厕所、锦屏山两座旅游厕所,其余3座将于年底完成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增设可邑小镇、锦屏后海、东风韵停车场;编制《弥勒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旅游专用外部交标识实施方案》,一期完成37块旅游标识设置,其中:G80高速9块、G326国道3块、S203省道2块、市区14块、郊区9块。通过旅游标识的建设,切实增强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其次,根据《红河州主要高速路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设置和布局规划》,我市涉及湖泉生态园、红河水乡、红河东风韵庄园、可邑小镇等11个景区和城区主要路口,共42块标识牌;目前我委正在编制《弥勒旅游行人导视方案》,争取2018年实施。全力开展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今年7月以来,弥勒市结合全域旅游创建,把旅游智慧化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开展了“微游弥勒”旅游宣传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在全省“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工作提出后,整合“微游弥勒”工作,盯紧目标任务有序筹划率先实践,与省、州同心同向,合力做好“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工作。成立了弥勒市推进落实“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长总抓、副市长分项抓、25个成员单位具体抓的三级组织机构,明确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责12项,建立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率先实践,搭建旅游宣传服务平台,按照“服务游客、服务旅游企业、服务社会”的原则,体现“宣传、告知、导游、投诉、交易”五项功能,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厕”七个旅游要素,实现宾馆酒店、餐饮、旅行社、景区景点、特产商品等旅游企业信息一机掌握;加快信息资源整合,目前,在“微游弥勒”旅游宣传服务平台上,已录入景区景点10个、酒店20家、餐饮店30家、旅行社10家、旅游线路10条、特产4类、弥勒介绍36篇、公共停车场7个、公交线路15条、电影院2家、加油站8个、超市3个、导游信息13个,开通景区门票、酒店、旅游线路三个版块的交易功能,旅游投诉设置投诉留言、在线投诉、投诉电话查询3个渠道,天气预报版块接入天气网,确保“一部手机游云南”红河设计弥勒版块率先出实践、出成效。 5.创新机制、强化监管,为全域旅游创建提供良好环境。一是抓机制建设。按照全域旅游创建要求,落实“1+3+N+1”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建立健全了集中统一的综合监管指挥平台,成立了:弥勒市旅游警察大队、弥勒市旅游市场监管大队、弥勒旅游巡回法庭三支执法队伍,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强化综合调度指挥中心职责,完善运行机制,配备足够力量,形成信息汇集、及时研判、综合调度、联合执法、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二是抓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史上最严22条”,我市制定并印发了《弥勒市关于贯彻落实省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措施工作方案的通知》,围绕加强旅游购物管理、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旅游交通秩序、导游管理,加强景区景点、住宿业监管等9个方面,提出29条工作措施,采取专项检查、联合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检查,摸清、了解旅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严厉整治旅游企业违法违规行为。2017年共开展旅游市场及安全检查256次、出动检查人员1167人次、检查旅游企业683家次,清理旅行社不当宣传3次,调解纠纷24起,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5557.7元,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做出行政处罚金额23000元。满意率达到百分百,无行政复议案件。三是抓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从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涉旅企业中,经过层层筛选,选聘50名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作为体验对象;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不同经营规模、不同服务质量的25家酒店和2家旅行社作为被体验对象。监督员分别于5月、6月、7月持监督员证和委派书到指定旅游企业进行体验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共有49名社会监督员履职入住25家酒店匿名体验,发现存在设施设备、服务质量和环境卫生等方面问题153个,提出意见和建议87条;37名社会监督员分两批参加2家旅行社的“弥勒一日游”体验活动,发现问题48个,提出意见和建议63条。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圆满完成活动各项内容,取得较好成效,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提高了游客满意度,促进弥勒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为弥勒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