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旅游 >

碧树银台承朝日 宁夏努力实现环保与经济双赢纪实

时间:2014-12-15 15:30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开栏语 实现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的奋斗目标,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必须牢固树立“优美环境是宁夏最大优势”的重要理念。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结构调整艰难推进的复杂局面,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初
zhangxiaoyuluoti 千年女王传奇再现 暗香如眸 河南柘城袁伟 不属于明四家 陶缘公寓 natalie0127是谁 夏目友人帐4op 荒岛祖坟 龙楼神冥 和平街一中怎么样 孟夏是农历几月 心理访谈妈妈我恨你 www37iiicom

开栏语

实现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的奋斗目标,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必须牢固树立“优美环境是宁夏最大优势”的重要理念。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结构调整艰难推进的复杂局面,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初衷不改,决心不变,全区上下深入实施“三项环保行动计划”,全力兑现“美丽诺言”,美丽宁夏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全区呈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转型升级明显加快、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为充分展示宁夏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成效,凝聚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共同打造宁夏优美环境靓丽名片,本报与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今起共同推出“美丽宁夏建设一年巡礼”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从空中鸟瞰塞上宁夏,山川婀娜,胜似江南。东大门过去“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咒语被破解,如今铺满了厚厚的“草褥子”;西大门腾格里沙漠人进沙退,22万亩速生杨给沙海穿上了“绿靴子”;南大门天蓝山青水秀,生态移民迁出区戴上了“林帽子”;北大门挥别“砂走煤飞一身黑”的历史,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环境优美,适宜人居,成为宁夏的靓丽名片。近日,从贺兰山东麓到六盘山脚下,记者一路踏访发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已开始反哺工业和农业,成为宁夏的一大优势。

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前列

毛乌素沙漠盘踞宁夏东大门盐池县,是宁夏“三面环沙”中的一“沙”,对全区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花马池镇笈笈沟村叶兴福当过30多年羊把式,回忆十几年前的生活状态,他摇着头说:“风沙太大,几乎年年没收成,家家只能靠挖甘草维持生活,但最后遭报应了,风沙更大了,有一次沙尘暴把我的几十只羊和房子都埋了。”

沙害让百姓吃尽了苦头。后来经过十多年的封山(草)禁牧,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笈笈沟村的草“带子”绕过山梁看不到边,各色植被将沙魃彻底“锁”住。

腾格里沙漠曾大有吞没中卫市沙坡头区之势。记者近日驱车沿市区一路向北,在15公里外看见偌大的湿地和一片22万亩的速生杨树林。在林带行驶了将近1小时,才看到被“林墙”死死扼住喉咙的腾格里沙海。

毋庸置疑,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将被逼进死胡同。

近年来,宁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整体改善幅度居全国前列。这凝聚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推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决心和智慧。

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强调,要把环境保护作为造福子孙后代、建设美丽宁夏的大事来抓,对老百姓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为今后发展留下空间,加快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塑造美丽心灵,着力打造绿色家园、宜居家园、精神家园。李建华书记亲自督办银川周边药企恶臭扰民的问题,成为佳话。

为了推动“美丽宁夏”建设,自治区主席刘慧放弃节假日休息,轻车简从暗访宁东基地环境污染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刘慧主席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损害老百姓利益为代价去追求经济发展,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不拿环境换增长。”

自治区人大每年都认真组织开展一次“中华环保世纪行——宁夏行动”活动。自治区政协主席齐同生等领导和委员们的许多提案建议,聚焦生态环境建设。

如今,“美丽宁夏”正焕发勃勃生机。

在陆地,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境封山禁牧,遵循自然规律,使植被得以恢复;实施生态移民战略,给生态脆弱区腾地,使生态移民迁出区重焕生机;建设沿黄城市带绿色景观、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中部干旱带防风固沙和六盘山区水源涵养林“四大绿色长廊”,每年完成造林面积150万亩以上;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每年治理荒漠化面积50多万亩,初步扭转了“沙逼人退”的态势。

在河流,通过对排污企业的有力监管和整治,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逐年改善,连续7年保持三类以上良好水质。今年以来,二类优水质更是达到了66.7%。

在天空,通过提高大气排放标准,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五市天蓝云白的优良天气明显增多。其中,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大中城市中居较高水平,排名数次进入全国前十,空气质量连续7年在西北省会城市中位居首位,成为西北首个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省会城市。石嘴山市摘掉了全国十大空气严重污染城市的帽子,获得全国森林城市的称号。

去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2012年上升了11.5%。

清洁生产推动工业园区发展

近年来,全区直接投入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过百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淘汰关停工艺差、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企业1900余家;1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走在全国前列;新增城市污水处理厂22座,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6.3%……

大投入,大手笔,直接推动了全区各行各业“清洁生产”。

在这场“战役”中,行政效能发挥到了极致。

宁东曾受工业废弃物困扰,发展渐渐受到影响。2012年,《关于采取综合措施治理宁东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建议》被列为自治区重点督办提案。同年4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考察组用“形势严峻、问题很多”八个字概括宁东工业废物现状。考察组提出:既要盯住安全生产,又要盯住环境污染。此后,自治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这一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意见》。当年,宁东管委会规划建设了7个工业固体废物渣场。去年年初,宁东1号渣场建成启用。目前,国电中国石化宁夏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向一号渣场排渣,二号渣场正在建设,三号、四号渣场已完成招投标工作,综合利用产业园初具规模,形成固废综合利用500万吨的生产能力。

近日,记者在宁东基地采访时,环保部门人员介绍说,在这个以煤炭为原始资源的新型工业基地,50多个大烟囱经过脱硫脱硝技术处理,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远低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新国家最低标准;所有电厂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有12家固废综合利用企业进驻宁东新建的国家级环保产业园,他们将合力把63%左右的固体废物变成砌块等节能建筑材料,其他固体废物将被安全填埋。

宁东工业园区终于清洁起来了。今年9月,参加“院士环保宁夏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在宁东参观考察时,情不自禁用手机拍了一张宁东的蓝天,并发布在微信朋友圈,配图说明写道:“这才应该是工业园区的天。”

在石嘴山、吴忠、中卫,记者同样看到了各工业园区正在“干干净净”抓生产的情景。

大美宁夏催生新的增长点

生态恢复了,环境优美了,全区各地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承办各类旅游赛事的潜能悉数激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