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旅游 >

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解读湖北旅游

时间:2017-07-04 12:00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美国未来学者阿尔夫·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曾预言,在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后,体验经济将成为最新的发展浪潮。 “体验经济”这一概念,在旅游产业表现尤为突出。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湖北宜昌与神农架景区,深切感受到这些地方正在奋力
同城haobc 守护甜心之旋律的开启 szx58.com 教育 淘宝隐藏内部优惠券koumen.net szx58.com 资讯 澳门好博vip kanhaiwai

    宜昌让人流连忘返,神农架景区更令人沉醉不归。

 

    宜昌市旅游局人士介绍,这是一次成功的体验式营销。每到一处,观众不仅参与了活动,更接触到了宜昌全面的旅游信息。不少参赛队员在感受宜昌五彩缤纷的景色后,又成为了宜昌旅游的宣传员。

    面对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游客,我们准备好了吗?

    从“产业化探索”到“原生态保护”

    近年来,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美”中仍有不足。一些久负盛名的景点,仍处在粗放式发展阶段,软硬件配套不到位,盈利模式单一。湖北省近年旅游发展的经验可资借鉴。

    欧阳金雨

    为改变这一状况,宜昌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景城融合,大打“爱上宜昌”旅游品牌。

    在创新营销模式上,神农架景区也倾注了诸多心血。

    从“传统营销”到“体验式营销”

    丰富旅游商品,在“量”上取胜。在旅游的6要素中,“吃、住、行、游、购、娱”都是典型的附加消费。要想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唯有多开发旅游产品,延伸、拓展产业链,让游客自愿体验、主动花钱。

    把握旅游转型升级机遇

    2011年底,湖北首部4D旅游片《神农架上》在景区展馆上映。这部影片以神农架珍稀的太阳鸟活动为主线,充分展示了景区远古地理演进、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等内容。形象逼真的4D技术让公众身临其境、惊叹不已,神农架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更是趁机牢牢“刻”在了游客心里。可以想见,如此独特的体验之旅,发挥的市场效应不可估量。

    采访才知道,作为华中地区唯一保存较完好的亚高山泥炭藓沼泽类湿地,大九湖的开发利用曾走过一段弯路。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绝非仅仅是为了图新鲜、赶时尚、开开眼,更加注重过程的参与性、亲历性。这意味着,休闲、度假体验式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部分。

    美国未来学者阿尔夫·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曾预言,在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后,体验经济将成为最新的发展浪潮。

    旅游经济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注意力经济,营销的作用不容忽视。提到旅游营销,不得不说到宜昌的广场舞大赛。

    “体验经济”这一概念,在旅游产业表现尤为突出。

    英国诗人山谬尔·约翰逊曾有诗云:“如果一个人厌倦了伦敦,他就厌倦了生活”,极言伦敦的生活体验之全之美。记者亲历的这趟宜昌、神农架之行,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有动人的情感体验。如此多元化的体验空间,怎能不让人沉醉其中、回味绵长?

    2006年,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以退田还湖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生态恢复工程相继实施,湿地原生态风貌得以重现,黑鹳、金雕、灰鹤等珍稀候鸟频频造访。

    粗放式的开发和垦荒,造成大九湖湿地旱化,各类珍稀植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提升景点品质,在“原生态”上悦客。游客对净化旅游自然环境,特别是加强原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呼声越来越高。景区如在原生态上挖掘出本地的特色,展示自身的原始美貌,并提供优质服务,才能让更多人放心出门“潇洒走一回”。

    -短评

    更为难得的是,宜昌将城市的宾馆、酒店、广场公园、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都打造成为旅游吸引物。漫步宜昌城,“景在城中造,人在景中走”。随着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的形成,全国各地来宜昌的游客明显增加。游客在宜昌过夜停留时间达到了2.2天,同比增加了一倍。

    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

    据了解,此项赛事在8省52个城市陆续举办了207场海选赛和复赛,共吸引了2000多支广场舞队伍参加,参赛人员超过4万人。不少选手因为无法作为参赛队来到宜昌比赛,只好自己购买宜昌景区门票,以游客身份过来游玩。统计数据显示,整个赛事现场观看人数超过了100万人次。

    去年年底,宜昌长阳清江画廊晋级国家5A级景区,今年又有秭归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兴山高岚朝天吼漂流景区、当阳玉泉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截至目前,宜昌5A级景区达到3家,4A级景区达到12家,这在全国都不多见。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一代文豪郭沫若笔下的宜昌市,因其“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地理位置,被称为“川鄂咽喉”,享有“三峡明珠”的美誉。

    上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曾先后在大九湖湿地修建人工河渠,开垦人工草场,建梅花鹿场和细毛羊场。

    三峡大坝、秭归屈原祠、三峡人家……记者在久负盛名的宜昌市一路下来,注意到这里的每一个景区,每一条街道,每一处广场,所到之处,处处见景,游人如织,令人兴趣盎然。

    夜幕降临,长年身处闹市的记者在如此天然、静谧的地方行走,仿佛感觉到湖泊中似有游鱼出听、宿鸟惊飞,夹岸群峰都在窃窃私语,一身的匆忙、浮躁就此洗净。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湖北宜昌与神农架景区,深切感受到这些地方正在奋力追赶旅游大众化时代浪潮。

    令人赞叹不已的大九湖的原生态美景,一直就如此完好吗?

    旅游消费已步入大众化时代,体验式旅行大行其道。这意味着旅游业面临转型。

    如今的大九湖,如凤凰涅槃,已成为湖北的一张新名片。2009年,在“全国最美六大湿地公园”评选活动中,大九湖捧回桂冠。大九湖旅游门票收入从过去的10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122万元。

    8月28日,由宜昌市旅游局主办的“爱上宜昌·舞动三峡”全国社区广场舞大赛,在三峡坝区截留纪念园落下帷幕。

    走进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公园,只见远山如黛,漫山遍野萦绕着薄薄的雾气。近处,沼泽地里,草木溢香、安宁静谧;湿地湖泊,各种珍稀植物正自由生长。

    2001年又发展万亩高山无公害蔬菜。

    有了“舍一时功利、逐长远兴盛”的战略定力,有了“突出特色、精致建设”的发展理念,我省的旅游业定然能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湖北省痛定思痛,2005年为大九湖湿地制定了“生态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发展方针。

    借助三峡这个世界级的品牌,宜昌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也正是由于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不少游客以为来宜昌就是游大坝,长期以来宜昌旅游也仅是“一线游”格局。

    据宜昌市旅游部门介绍,这是该市正在打造“城市旅游”的成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