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旅游 >

戴斌:没有商业环境,城市旅游将无处安放(全文)

时间:2017-03-30 12:22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城市是需要地标的,比如北京的紫禁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就像留在记忆中的故乡与村口的大槐树,指引回家的路。
zdad-24 兽交群 树妖的现代生活 双孤情仇 双星揽月 谁脏了我的灵魂 水好吗音译歌词 水晶灯之明月照霓裳 水口山oa


9月20日上午,戴斌院长应邀出席”2016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香山旅游峰会”并发表了题为“没有商业环境,城市旅游将无处安放”的主题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市长,

各位旅游业界同仁,

上午好!

前天晚上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我跟曾经共事多年的李波先生说,带我去吃老火锅吧,当地人也称之为“烂火锅”的那种,配上你们自己做的麻辣牛肉。如果能去十八梯的话,就最好不过了。遗憾的是,在新的城市规划中,听说政府已经决定把那个地方拆迁重建了,可能是因为它的街景、人文、整体气质只是代表着留在记忆中的重庆,与这座城市的国际性和现代化发展定位不相符合吧。就像大阳沟菜市场、第二食品商店、绿色青蛙造型的垃圾箱,无论承载着一代或数代人多少割舍不去的记忆,却总是要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城市的进步而被记入档案文献。人和城市都是需要记忆的,但是人也不能只是生活在记忆中,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城市环境的优化和商业体系的完善,都在悄无声息地湮没曾经的辉煌,也在日复一日地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城市是需要地标的,比如北京的紫禁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重庆的解放碑、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就像留在记忆中的故乡往往会与村口的大槐树、牌楼或者小河沿上的铁轨桥等景象,指引我们回家的路。这些地标更多的只是小部分离乡者的记忆,存在于地方 志书、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有的地标溢出了地方的边界,成为更大的区域和国家的符号;很小一部分会成为人类共同的历史和自然文化遗产,而为全世界所瞩目。无论哪种影响尺度的地标,它们在理论上都应当,也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成为所谓旅游资源开发的对象。

事实上,当代城市旅游发展的全部理论和产业实践都是以其为基础,甚至以其为核心建立和完善起来的。然而,让我们回到不言自明的常识,这些地标之所以出现在城市的中心或者边缘,之所以能够跨越历史的河流而为人们所回望,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城市的军事防御、公共管理、工商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而不是为吸引游客的到访所做的旅游项目。至于万达集团的老板说“600多年前,明朝皇帝修了武当山,北修故宫,南修武当山,那纯粹是人工投资的一个产业”,以此来论证旅游是最值得投资的产业,这是典型的倒因为果的语录体。不过做企业又不是做论文,对这类论断看大方向的是非就好了,没必要跟谁都掉书袋,讲逻辑。

各位市长,各位同仁,

发展城市旅游当然要注重所在地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以此为基础形成自己的市场形象并加以推广,比如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几乎都是各地的旅游广告。在此基础上,一方面申报5A级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民休闲示范区等牌子,另一方面注重洲际、喜达屋、四季等国际品牌酒店,引进迪士尼、海昌海洋世界等主题公园,以及环球影城、万达城和城市休闲综合体这样的大项目。这都没有错,但还不是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城市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全部。除了旅游吸引物和大项目以外,构成世界级的旅游城市支撑的要素还包括但不限于完善的交通体系,便利化的签证、免退税和口岸服务体系,为游客和居民平等提供行政和司法救济的公共管理体系,以及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常常忽视,但是今天又需要我们给予特别关注的城市旅游发展新要素——商业环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公共管理进程中,城市建立了一整套便利化的商业空间、商业项目、商业创意和商业服务,并日益完善之。商业环境为本地市民的居住、工作、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全部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现实的保障。一般而言,商业环境越是发达和完善,市民的幸福感越强。

游客到访一座城市,固然会因为其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会因为其进入的便利性和目的地居停期间所能够享受的商业接待体系的完善性。大众旅游时代,休闲度假和自助旅行渐成为主流,游客越来越深入到城乡目的地的日常生活空间。以航空、高铁、地铁、公交、出租车,还有Uber、滴滴和神州等网络约车平台所构成的交通体系;以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民居客栈、服务式公寓、短租公寓为代表的旅游住宿体系;以米其林餐厅、百年老字号餐厅、地方小吃、夜市、咖啡厅、茶馆所构成的餐饮体系;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当代艺术馆、电影院、戏剧场,大爷大妈们跳舞唱歌顺带着给儿子闺女找对象的公园和广场,还有百货公司、精品店、超市,包括菜市场等所有日常生活所及的公共场所,共同构成了当代城市的人文空间。当渴望体验异地生活方式的游客,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智能通讯广泛进入上述空间的时候,城市就成为游客和市民所共享的第二自然,市民和游客则互为风景。如同诗人卞之琳先生的《断章》(Fragment)“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从消费拉动和游客满意的视角,商业环境的完善性和便利性对当代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甚至在传统的景区景点和地标建筑之上。

正是从当代旅游发展理论和城市旅游演化思想出发,我和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专业团队对中国境内的60座城市、境外27个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持续做了30多个季度的游客满意度调查,推动城市领导者重视商业环境和公共服务的作用,从景区、饭店和旅行社的封闭体系中跳出来,统筹社会力量抓旅游目的地建设。这项工作曾经获得了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尤利西斯奖”,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游客满意论》,进行了系统的理性思考。在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起草年度发展报告,构建和完善样本城市旅游发展指数过程中,越发清晰地感到商业环境和市场主体的重要作用。基于旅游市场、旅游产业、旅游环境、旅游潜力和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五个二级指标,以及相应的权重赋值,课题组采集了包括WTCF会员在内的全球104座城市的相关数据,由国家旅游经济实验室进行专业的清洗、加工、测算和评估。大数据充分证明了商业环境在城市旅游发展体系和全球旅游竞争格局中日益凸显的功能与作用。测算结果显示,排名前20的城市中,既有澳门、拉斯维加斯和曼谷这类以传统观光资源而闻名的城市,更有伦敦、纽约、巴黎、香港国际化大都市,它们之所以能够排名靠前,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代表当代生活品质的商业环境,特别是在旅游发展环境和旅游发展潜力这两个二级指标上的得分远高于那些传统的旅游城市。随着相关数据的丰富和评测模型的完善,我们将对更多旅游城市的发展进行持续观察和跟踪研究,推动城市在世界旅游经济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各位市长,各位同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