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自驾游 >

吉林省印发方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将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等(3)

时间:2019-02-18 11:49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把握市场机遇,加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高品质的2+6+N旅游产品体系,满足市场需求。重点推进冰雪、避暑两大特色产品系列,联动春秋、四季融合,培育形成乡村游、红色游、边境游、民俗游、工业游、历史文化游
十口相传 十五的月亮猜成语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 什么若寒蝉 什么山什么水的成语 什么是红头文件 什么是统筹兼顾 什么手起家 什么言什么语的成语

  把握市场机遇,加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高品质的“2+6+N”旅游产品体系,满足市场需求。重点推进冰雪、避暑两大特色产品系列,联动春秋、四季融合,培育形成乡村游、红色游、边境游、民俗游、工业游、历史文化游等六大特色产品体系,细分开发山地、航空、户外、节事、夜游等多样化旅游产品。

 

  (六)以人为本,精细提升优质服务。

 

  1.贯彻落实“三化优服”总要求。

 

  以标准化推进服务优质化。完善吉林旅游地方标准体系建设,立足“变游客为市民”,推进全系统、全过程、全时段旅游服务优质化。以品牌化提高游客满意度。全省实施“吉旅金牌”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和服务承诺制度,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权益保护,推行旅游志愿者服务,积极倡行文明旅游。以真情化推进服务人本化。创建“真情吉游”服务标准与国家级服务品牌,打造以真情服务为内涵的吉林优质旅游全过程服务。

 

  2.系统形成“全业优服”服务链。

 

  提升特色餐饮业。挖掘各民族、民间传统小吃,实施现代化创意改良,推出“金牌吉林旅游小吃”等特色餐饮品牌。主要涉旅场所餐馆分布合理,数量充足,环境整洁卫生方便安全,培育餐饮街区、餐饮夜市等餐饮聚集业态,鼓励建设24小时餐饮服务示范单位。

 

  构建全链住宿业。鼓励建设多业态、全链条的旅游住宿业。优化盘活存量住宿业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品牌酒店合作,支持主题精品酒店发展,鼓励发展民宿、森林木屋等新型住宿业态,形成与市场需求相应的布局合理、类型丰富、档次多样的住宿接待体系。

 

  创新旅游商品业。建设多样化、规范化的旅游购物场所,建立吉林旅游商品研发基地,构建全省东、中、西部旅游商品集散中心总体布局;发展旅游电商,打造线上线下互动互通的旅游购物平台。推动发展旅游商品认证体系,加大对旅游商品商标、专利的保护力度。出台旅游商品扶持办法,推进旅游商品向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支持吉林特色农产品旅游商品化发展。

 

  创意旅游娱乐业。加快传统文化产业升级,加快推广“景区+游乐”“景区+剧场”等景区娱乐产品模式,培育系列化和常态化的文化演出、夜间秀场、民俗节庆等旅游演艺品牌。

 

  3.着力培育“多元主体”服务商。

 

  努力改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省内旅游企业集团作用,培育、引进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和大型旅游集团,落实旅游双创政策,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中小微创新创意型旅游企业发展,扶持乡村旅游企业发展,培育形成1-3家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七)构建网络,强化旅游交通支撑。

 

  1.实现航空建设大突破。

 

  提升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吞吐能力。采取多元引进方式,突破运力增长瓶颈,加快第二基地引进。完善国内干线网络;建立“长长飞”中转航空通道,形成长春—长白山空中巴士式航空快线;推动长白山机场申请为临时口岸机场,增加对韩、日、俄、朝航线(班)。建设以支线机场为基点,航线充足合理的低成本低空旅游网络。

 

  2.迎接高铁旅游大时代。

 

  结合高等级铁路建设,大力发展“高铁旅游”和“旅游专列”,建设铁路客运专线,加快高铁站设施的旅游化改造,建设铁路旅游集散咨询服务网络。争取到2020年全省实现以长春为中心,以高(快)速铁路为骨干,通达省内各市(州)的2小时铁路旅游圈。

 

  3.构建城乡旅游公路网。

 

  到2022年,实现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有等级公路连接,景区村庄有达标等级公路连接。推动车站、停靠点、公路服务区等附属设施的旅游化改造,形成公路自助旅游集散咨询服务网络。

 

  4.提升江河湖湾水上游。

 

  结合既有水路航道,在松花江-嫩江、鸭绿江、图们江等适合开展水上旅游的重点航段,规划开通旅游航道。加强查干湖、向海等主要河湖水上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及码头建设。

 

  5.建设全域吉林绿道网。

 

  规划建设自驾车绿道、自行车绿道、轮滑绿道、水上绿道、步行绿道等慢行绿道体系。到2022年,全省形成生态旅游绿道网络系统,基本覆盖重点城市、特色城镇和旅游景区。

 

  6.建成四大国家风景道。

 

  建设中朝边境风景道、国家森林风景道、国家冰雪风景道、河湖湿地风景道,配套建设服务设施,打造复合型旅游新业态,带动省级、乡村风景道建设,成为我省全域旅游最亮丽的风景线。

 

  7.推动低空旅游大发展。

 

  引导开发热气球、滑翔伞、滑翔机、跳伞、动力三角翼、直升机滑雪等空中旅游休闲项目,建设空中休闲旅游项目基地,开发直升机空中观光、低空飞行体验等旅游产品。

 

  8.大力发展自驾车旅游。

 

  发挥生态优势与全域交通效应,对符合行业标准的自驾车营地予以资金补助。到2020年,开工建设20个标准的旅游营地项目;到2022年,形成完善的自驾车和旅居车旅游服务体系。

 

  (八)协同集成,完善全域公共服务。

 

  1.建设旅游集散体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