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站排名 十万左右的车排行榜 减肥排行榜前10名 小说排行榜2016前十名 pba化妆品旗舰店 怀孕10天最明显的征兆 |
记者在鳄鱼嘴走访时发现,因为这里地处偏僻,前来徒步、游玩的户外爱好者常会自带食物过来就地野餐,但因为鳄鱼嘴周边没有设置垃圾桶,是否将垃圾收拾好带走,全凭各人自觉。而现实情况是,从通往鳄鱼嘴的山路到海滩周边,沿途随处可见散落的泡沫箱、塑料瓶、食品包装袋等各种垃圾。 一群户外爱好者在鳄鱼嘴附近的树林内野餐。记者 曹志 摄 “这里海风很大,我们担心垃圾被风刮到海边,被浪卷到海里。”一位“驴友”表示,垃圾,尤其是塑料制品会对海洋和海洋生物带来的危害,但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其中利害,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自觉爱护环境,游玩后不给当地留下一片垃圾。 文昌铜鼓岭鳄鱼嘴海边垃圾随处可见。记者 曹志 摄 另外,人们在山林间游览、烧烤、露营等,也可能对当地的植被造成破坏,甚至还有引起森林火灾的风险。 “如果对网红‘野景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坐视不理,势必会引发更多的问题。”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郭强说。 王健生也认为,若不对网红“野景点”进行适当管理,人们自发、无序的行为可能会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造成破坏,管理的缺位可能会带来事故发生率的提升,不规范的服务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长此以往,网红“野景点”积攒的口碑和美誉度逐渐消退,难免令人惋惜。 现行治理方式 能否成为长久之计? 针对网红“野景点”存在的种种问题,属地政府也采取措施试图化解风险。 游客在仙女潭边的山石上行走。记者 曹志 摄 6月20日傍晚,仙女潭边还有几组尚未尽兴的游客在潭边玩耍、拍照。 在他们身后,一名身着迷彩服的工作人员正谨慎地盯着嬉闹的人群。“不能下水,水深危险。”他时不时出言提醒。 5月初的溺水事故发生后,管辖仙女潭的南桥镇政府将安全防范措施全面“升级”。除了在显眼位置挂上醒目的标语、横幅,提醒市民游客注意安全外,还请了几名当地的志愿者在潭边巡逻,及时制止想要下潭游泳、跳水的游人。 “志愿者每天‘两班倒’,从早上9点值守到晚上9点。”南桥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值守的志愿者都是周边水性不错的居民,还配备了救生衣等应急装备,万一有人不慎落水,志愿者可以及时施以援手。潭边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广播喇叭等风险警示设施。 为了规范燕子洞周边的管理秩序,龙滚镇政府不仅在显眼处设立通告牌,还为通往燕子洞的陡坡路段加装护栏、安装监控摄像头、配备保洁员及垃圾清运车辆,并安排网格员定时巡查,提醒市民游客海边浪急,切莫下海游泳。 “途经燕子洞的环岛旅游公路正在修建,预计两年后建成,到时旅游公路的出口旁会配备停车场,方便游客。”朱平说,目前,经镇政府与燕子洞周边两个的村民小组协商,村里租地设置了1个停车场,配备观光车,停车费10元/车,观光车票价10元/人,这些收入用于补贴保洁员等。但燕子洞人气火爆,旺季时每天会迎来数百名游客。少数周边村民见有利可图,私设停车场拉客,相关部门数次到场取缔,但屡禁不止。 政府部门采取的相关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些举措只能作为权宜之计,还是可成为长久之策?管理者心里没谱,业内专家也存有疑虑。 “靠政府补贴雇人在旁看着,显然不是长久之计。”王健生说。 南桥镇相关负责人也坦言,按目前的管理模式,属地政府力有不逮。 “仙女潭虽然不是个正式的景区,但游客很多,尤其是中午和下午,人流量集中,有时多达上百人,这就给安全监管带来很大压力。”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一两名志愿者的人力,去应对数十上百人的客流高峰,难免顾此失彼,部分游客不听劝阻,就让志愿者十分为难。管理部门也考虑过对网红“野景点”进行“限流”,缩短亲水游玩的开放时间,但未经充分论证也不敢贸然实施。 记者也了解到,虽说志愿者都是当地熟悉水性的能手,但并不具备救生员专业资格。可是,要在乡镇找到一个持有救生员证的村民,谈何容易? “野景点”成网红,不仅能为周边地区引来人气,还能让当地居民拓宽“财路”。但怎么让“野景点”口碑不败、魅力不减,海南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专家学者建言:应借巧劲科学管理 海南的网红“野景点”如何既保持自然野趣,又能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留住热度和人气?专家学者对此建言献策。 “网红‘野景点’的管理,不能只靠某一个部门单打独斗,而是应该群策群力,形成合力。”郭强举例称,比如网络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主流旅游网站、社交网络平台、自媒体等信息的梳理分析,发现辖区内有潜质成为下一个网红打卡点的目的地,反馈给相关部门及时跟进关注,掌握主动权,根据游客需求做好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规划。 “政府部门可以邀请专家团队对这些已具备市场基础的‘野景点’进行深入摸底调研,针对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特色亮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开发建议和策划方案。”王健生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在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红“野景点”进行控制性管理,同时还能将其包装成项目,纳入招商引资库,引入社会投资者对其进行开发。通过这样的方式,政府可以花费较少的财力,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撬动社会资本,引入专业团队,对“野景点”进行科学的保护性开发。 开发“野景点”,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将它们围起来,变成一个封闭景区。王健生认为,“野景点”的开发模式应顺应旅游消费市场发展趋势,因地制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