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景区景点 >

新海南调查|暗藏危机的网红“野景点” 该怎么管才能口碑不败魅

时间:2022-07-15 16:02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纯天然的“野景点”美则美矣,却也由于未经开发,缺少相应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和一系列管理问题,海南的网红“野景点”也不例外。新海南客户端记者近日对此展
中国网站排名 十万左右的车排行榜 减肥排行榜前10名 小说排行榜2016前十名 pba化妆品旗舰店 怀孕10天最明显的征兆

原标题:新海南调查|暗藏危机的网红“野景点” 该怎么管才能口碑不败魅力不减?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周静泊

在制定出游规划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先到各大网络平台上查一查目的地都有哪些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那些打上冷门、小众标签的网友推荐,是否让你“身未动、心已远”?

随着社交媒体、网络平台日益发达,越来越多未经开发,但风景优美或奇特的自然景观顺着网线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网红打卡点”。纯天然的“野景点”美则美矣,却也由于未经开发,缺少相应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和一系列管理问题,海南的网红“野景点”也不例外。如何才能让网红“野景点”更好地留住热度和人气,让游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新海南客户端记者近日对此展开调查。

社交媒体时代 “野景点”成打卡胜地

6月20日,一个星期一的下午,万宁山钦湾燕子洞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人。被烈日晒得滚烫的沙滩没有扫去他们的游兴,岸边崎岖的礁石也没能让他们停下探索的脚步。

游客在万宁燕子洞游玩拍照。记者 曹志 摄

从深圳来的湖南妹子小廖挽着男友的手站在燕子洞前等待。她在等比她先一步抢占“C位”的两个女生拍完照,自己才好在洞里与拱桥状的礁石、汹涌的海浪合影。

“我还以为只有像我们一样的外地人,才会‘吃了’小红书的‘安利’,一路找过来‘打卡’,原来海南本地人也会来。”即便是非节假日,燕子洞依然人气旺盛,这略微出乎小廖的意料。

家住海口观澜湖的市民李女士这两年已经来了不下十趟燕子洞。

“一开始我也是在抖音上刷到这儿的,自己来过一趟后觉得好看又好玩,之后每当有亲朋好友来,都会带他们到燕子洞玩一趟。”李女士表示,在她和她许多家人朋友看来,景区大都大同小异,反倒是像燕子洞这般未经人工斧凿、天然雕饰的自然景观,玩起来更有乐趣。

李女士的想法代表着一部分游人的心声,也反映出时下旅行消费趋势的变化。

“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共同路径,处处皆景区,人人是导游。”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分析称,散客已逐渐取代旅行团,成为旅游消费的主体。在散客自助游、自驾游的时代,人们更追求目的地的原生态、探险性、文化性、体验性等属性。而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人人都是自媒体,一些符合市场消费趋势和需求的景点很快就能通过朋友圈里的几张美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几段生动视频一传十、十传百,名不见经传的“野景点”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

户外“野游”火热 引出哪些监管难题?

“网红”美景成险境?

“路不好走,留意脚下当心摔跤,乱石中岔路很多,要注意做好标记,但从上面眺望的风景绝对值得你爬这一趟。”在文昌铜鼓岭鳄鱼嘴,一群“驴友”刚从小山丘上下来,气还没喘匀,就迫不及待地向旁人分享自己刚拍的“风光大片”和探险心得。

文昌铜鼓岭鳄鱼嘴的美丽海景。记者 曹志 摄

“野景点”以其或壮丽、或奇特、或旖旎的迷人自然风光俘获了一众“玩咖”的心,但总归不是经过规划、管理的正式景区,“野游”的日渐火热,让“野景点”潜在的问题浮出水面。

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首要问题。

今年5月,万宁铜铁岭下的仙女潭就发生了一起游客溺亡事件。

万宁仙女潭。记者 曹志 摄

仙女潭位于万宁日月湾附近,是一处尚未被开发的“野景点”,也是近年热门的“网红打卡点”。据媒体报道,5月4日,一位北京来的年轻游客在仙女潭游玩,爬上山岩拍照时不慎失足跌入潭中,溺水身亡。

据负责管辖仙女潭的南桥镇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近两年仙女潭已发生过数起溺水事件。

部分网友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在海南部分“野景点”游玩时遇险的经历。

网友“囍爷”今年4月在陵水猴岛附近的一片“野海”游玩时,就曾遇到被浪卷走的险况,幸亏她及时抓住、爬上附近的礁石,逃过一劫,但双腿还是被礁石划出多道伤口。

游人在鳄鱼嘴下海玩耍。记者 曹志 摄

新海南客户端记者实地走访观察发现,“野景点”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一定便利,手机信号也不见得稳定,以鳄鱼嘴为例,若要从邻近的公路抵达鳄鱼嘴,需要走一段十余分钟的崎岖山路,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有人在海边或山野间遇险,难以及时求助,救护车无法直接开到现场,救助人员也很难及时赶到。

服务缺位扫游兴

除了存在安全风险,“野景点”因缺乏专人管理和统一规范,有时也会影响人们的游玩体验。

当记者驾车抵达燕子洞附近时,就被周边几个停车场的“揽客”人员拦下。

“去燕子洞吗?车不能开进去,停这边,有观光车送你们进去,交停车费和观光车票钱就行了。”“停我们这边吧,不收停车费,你们几个人?观光车钱可以算你们便宜点。”一会儿的工夫,一场小型的“价格战”悄然上演。

龙滚镇政府在通往燕子洞的路口张贴通告。记者 周静泊 摄

在通往燕子洞的路口旁,记者看到龙滚镇政府立起的一块大型通告牌,牌上注明因燕子洞所在的正门岭村道狭窄、路况差,不能适应大量游客驾车进入,同时禁止非法营运车非法拉客载人到海边。但当地提供往返交通服务的观光车上并无统一标识,无法分辨哪些车辆属于正规运营,哪些属于非法载客。

记者向多名游人询问了解到,在车辆、人数一致的情况下,他们缴纳的停车、观光车费用不尽相同。

此外,游人要抵达燕子洞,需步行通过一片沙滩和礁石,因涌浪冲刷的范围较大,若没有提前准备适合涉水的衣服鞋子,难免会被打湿裤管鞋袜。但因为沙滩附近只有一间简陋的小卖部,只销售简餐、椰子、饮料和提供有偿的淡水冲洗服务,部分穿着球鞋的游人只能选择光脚走过滚烫的沙滩,或是放弃亲水游玩拍照,穿鞋从岸边山林中绕行前往燕子洞。

龙滚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朱平坦言,这几年燕子洞在网络走红,人气“爆棚”的同时,服务并没能很好地跟上,当地的12345热线时不时会接到投诉,主要集中在垃圾未及时清理,椰子等消费品价格偏高等方面。

垃圾遍地伤环境

“野景点”的造访者与日俱增,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文昌铜鼓岭鳄鱼嘴海边,垃圾四处散落。记者 曹志 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