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户外旅游 >

精致露营,是城市里的那只“大象”吗?(3)

时间:2022-06-04 09:31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余蕊均 摄 在丸露营,孩子们在高楼环抱中感受着从湖面吹来的微风,一边听谭天分享中国户外达人徐霞客、李时珍、唐三藏和李白的故事,一边学习户外技能,从抓小鸡开始。 营地各出奇招,既是野蛮
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排名 沃特碧 4月汽车销量 江苏首富 手机降价 恐怖小说排行榜 仙侠小说排行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余蕊均 摄

在丸露营,孩子们在高楼环抱中感受着从湖面吹来的微风,一边听谭天分享“中国户外达人”徐霞客、李时珍、唐三藏和李白的故事,一边学习户外技能,从抓小鸡开始。

营地各出奇招,既是“野蛮生长”,也是“百家争鸣”。“两年时间铺得更开了,往后走,露营会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位经营者判断。

徐亮发现,在更早接触精致露营文化的上海,露营甚至已细分成为老年人的一种生活必需。告别跳广场舞、上麻将桌的老年生活,老年“玩家”频频走进高端露营装备店,开口就是行话,没个十年露营经验,达不到这种水平。

营地经营者们试图抓住这个窗口期,让露营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毕竟疫情是不确定的,当“催化剂”消失后,城市露营需要切中真正的“要害”。

露营爱好者林静说,我们80末、90初这代人,从小在城里长大,缺的是对户外、对大自然的体验,会愿意为此买单,作为家长,我们也不怕孩子磕着、碰着,反而更希望孩子在户外释放天性。

城里人涌入营地,渴望在“人造环境”中寻找自然。在微光营地负责人眼中,这类需求至少还将持续3~5年。

谭天强调,一个“好的城市营地”,除了基本的环保、安全机制,更要扮演好自然教育、户外生存教育的角色,宛若“桥梁”“中转站”。

如日本受地震多发等自然灾害影响,从小就会培养孩子在野外生存、和自然共存的技能,户外教育被当作一门“必修课”。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曾专门提出“自然缺失症”的概念,希望唤醒社会对户外教育的重视。如果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将导致儿童出现一系列行为和心理问题。

在国内,城市里的孩子们少有机会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多年的游学从业经验让谭天觉察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通过赋予营地鲜明的“亲子教育”特色,他的城市营地迅速收获一批高粘性客人。

在他看来,城市营地的优势在于通勤成本相对更低,可抵达性更好,同时是一个相对可控的环境。“如果一来就把你带到荒野、自然中,尤其是女性和孩子,可能会缺乏安全感。” 谭天认为,城市营地可以帮助提供一些学习初步技能的机会,准备好后再出发。

构建“自然观”

“露营大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徐亮回忆,在一个可以容纳万人级规模的营地上,不同段位的爱好者,怎么露营都可以,欧美范、日系风、中国风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搭建的东西代表了个人风格,也体现了个体对露营的理解。

某种意义上,城市营地就是一种“试验场”。不同理念在此错杂交织,目的殊途同归——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更行之有效的链接方式。

图片来源:新华社

长期以来,城市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形式被另一种“人造”环境所替代的过程,城市与自然“理所当然”站在对立面。

出于对自然和乡野的呼唤,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构想了一种全新的城乡一体模式,代表乡村清新乐趣的田野、灌木丛、林地,城市均步行可及。

100多年后的今天,城市仍然在寻找“那扇门”。这些走进营地的人,重新诠释“露营”本身,由此也打破人与自然的隔阂。

去户外、去野,更是去构建成熟的“自然观”。

在研究美国伯克利生态城市发展时,社会学家理查德·瑞吉斯特曾提出疑问,在人类用非自然手段“接管”城市前,上一个管理者是谁?博物学家斯特灵·本纳尔给出了一个具有冲击力的答案:大象。

伯克利曾是一个水草丰茂的林地,大象用硕大的象腿踩出一个个水坑,在找水觅食的过程中撕裂大树、践踏出大片空地,这种近乎“破坏式”的做法为林中动物带来栖息地,创造出更大的物种多样性。

在《生态城市: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一书中,瑞吉斯特反复寻找城市中所存在的“大象”——人类能否像大象一样,创造出一种更加“自然”的城市?

眼下,那只看不见的“大象”正在走出房间。

(文中智杰、李洁、米娜、林芸、林静均为化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