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新闻 >

旅游人的蛰伏与坚守

时间:2020-08-06 12:23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欢乐谷工作人员指导游客扫码入园。晶报记者 王宁/图 曹远锋在查看游客用餐预定情况。 自疫情发生以来,深圳旅游业按下“暂停键”。深圳旅游人在原本最忙碌的时节迎来了最长的假期。他们有的面临长时间待业,有的变身“土特产卖货郎”积极自救,有的在云办公

欢乐谷工作人员指导游客扫码入园。晶报记者 王宁/图

曹远锋在查看游客用餐预定情况。

自疫情发生以来,深圳旅游业按下“暂停键”。深圳旅游人在原本最忙碌的时节迎来了最长的假期。他们有的面临长时间待业,有的变身“土特产卖货郎”积极自救,有的在云办公的同时多了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他们在蛰伏,也在期盼。就如从业多年的郑旭所相信的,“我们就只能熬,熬过这段时间。虽复苏过程困难重重,但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漫长的等待总有结束的一天,随着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旅行社组织跨省游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恢复跨省团队旅游经营活动,深圳旅游人等待的“春天”终于回来了。

导游的“卖货”之路

1月24日,正在老家与家人团聚、沉浸在过年喜悦气氛里的张亮(化名),手机出现了一条信息:停止所有的团体游活动。“当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在深圳一家旅行社做导游的张亮回忆说:“还没出发的,我们就暂停出团;已经出团的,我们就跟导游沟通,去药店购买多一点口罩,让游客都戴上口罩。”在他看来,当时还有导游正在带团,如何保证游客和导游的安全,这是当务之急。

面对着疫情的来势汹汹,张亮心里有一些忐忑和担忧,团体游一旦暂停后,何时才能够重启,这是他最关心的事情。没有工作,没有收入。“那时候就一直在想,自己还可以做一些什么。”张亮表示,继续待业下去就是坐以待毙。

2月10日,张亮返回深圳,并着手准备副业的工作。“我们在带团游的时候会经常接触当地的特色产品,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卖一些土特产。”张亮与同事一拍即合,大家分头行动寻找稳定并优质的货源,并开始在朋友圈宣传。

卖货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张亮看来,虽然平常带团游的路线自己已经熟烂于心,但是涉及特产好坏时,自己还是属于门外汉。“我们选取货品的标准,就是实地考察。”他表示,卖的任何一件产品,都会到实地工厂进行考察,为的就是保障货源安全与稳定。

客家盐焗鸡、潮汕卤鹅、农家土鸡蛋……这些看起来“土里土气”的产品,正是张亮朋友圈所宣传的土特产。从打通货源到客户下单,过程虽有些艰难,但对于张亮而言,如何增加收入才是自己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几个月,靠着卖土特产,也赚了几万块,算是熬过了这段时间吧。”

时隔128天 省内团体游“重启”

5月16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开放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活动的通知》,明确各地要坚持精准常态化管控,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和完善文化和旅游经营场所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经当地政府及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同意,在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有序恢复本辖区内文化经营场所经营和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省内旅游经营活动。

5月31日,张亮开始了自疫情以来暂停已久的导游工作,距离停摆团体游已有128天。这天,他和往常一样,向游客介绍着即将前往的旅游地点,但是在工作过程当中,与以往有些许差别:“每天在上车之前都要测量体温,在车上以及景区时需全程佩戴口罩。”

随着广东省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防控向常态化转变。张亮表示,在带团游的工作中按照有关通知指引,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从物资准备、车辆消毒、体温检测、行前健康信息检核以及“团队专区、公筷公勺”用餐制度等多个方面均有周密的防疫安排。

回忆起那天,张亮还是有些后怕,“当时带团游的游客都是互相不认识的,虽然大家的防疫措施都做得很到位。”他称,由于政策规定,出发团队人数只能是车辆防疫规定人数的70%,“反而游客他们都没有害怕,大家也都放得开。”

景区重开 客流量逐步增多

7月25日,星期六,深圳又迎来了一次高温“烤验”,高温预警升级为橙色,上午全市最高气温已经达到38℃。在南山区的青青世界景区里,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走在绿荫下,体感温度随即大大降低。不管是撑着伞垂钓,还是戴着帽子散步拍照,口罩也难掩他们脸上的笑意。

餐饮部经理曹远锋翻阅着包厢和大厅预订情况的记录本,心中大概有了数:今天中午的就餐人数能达到700人,散客就餐可能还要等位。12点左右,餐厅的人流明显开始增多,曹远锋向引导台的员工了解预约的客人入座情况,打算到大厅转转。只见二楼大厅的座位已经坐满,服务员穿梭其中忙碌地为客人点单、上菜,曹远锋也时不时搭把手。

这是曹远锋复工的第4个月,在他看来,被疫情重击的景区正在快速“回血”中,除了日常做事多了消毒防疫步骤、大家都戴着口罩外,工作生活已经基本回到了正轨。但他相信,没有一个旅游人会忘记半年前,整个旅游业被突然按下“暂停键”的那一刻。

今年40岁的曹远锋在青青世界工作已经有15年了。按照惯例,春节假期是人流量暴涨的旅游旺季,随着青青世界的公众号上发布了景区的一系列优惠活动和节目表演预告,整个景区都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餐饮部采购了大量食材,除了少部分返乡过年的员工,大多数人都安排了春节期间的服务工作。

但是,随着春节的临近,景区却越加频繁地收到旅游协会的提醒,“第一次还是提醒我们关注,第二次就要加强管控了,每一次对疫情的防控工作要求都是递增的。”曹远锋还记得,除夕那天上午8点,景区员工已经基本到岗准备迎接开园,但是一小时后,景区紧急通知闭园。

曹远锋那一刻有点蒙,在他的工作经历中,只有大台风,景区为了安全考虑才会短暂闭园休整,而当时的他更没想到,这一次闭园时间居然长达近3个月。但他很快就和同事投入了紧张的善后工作中。他们将深圳本地的员工安排回家待命,外地员工留在宿舍;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购买消毒防疫物资;将备好的食材进行分类储存,不易保存的就送到员工食堂内部消化……

闭园的那3个月,曹远锋虽然不到景区上班,但是他每天都要通过微信群掌握员工宿舍的情况,了解员工身体状况,在传达疫情相关信息的同时,也要安抚员工的情绪。同时,曹远锋也因为长时间居家工作,与家人多了难得的相处时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