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户外旅游 >

马鞍山“十二五”回眸:群众文化生活大繁荣(3)

时间:2015-11-07 14:12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逛文化庙会,享“非遗大餐”,10月24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七市近百名非遗传承人齐聚马鞍山,在马鞍山市文化馆广场为广大市民献上一份丰盛的“非遗大餐”。活动现场,马鞍山市民“吃货”本相尽显。遍身酱黄、
都市透心术 都市小说网 都市言情小说txt 都市言情小说txt下载 都市言情小说吧 都市言情小说网 都市言情小说下载 毒医丑妃 独宠萌妃 读看看小说网 读一读小说网 恶妾 儿童文学吧 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网 沸腾文学网站 分手的恋爱 焚香小说网 凤倾天下 小妖重生

  逛文化庙会,享“非遗大餐”,10月24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七市近百名非遗传承人齐聚马鞍山,在马鞍山市文化馆广场为广大市民献上一份丰盛的“非遗大餐”。活动现场,马鞍山市民“吃货”本相尽显。遍身酱黄、通体流油、香气四溢的无为板鸭供不应求;晶莹透亮、金丝细缕、色似琥珀的水东蜜枣惹得人们争相抢购;薛津馄饨展台前刚升起炉火,不少市民便蜂拥而至……美味当然要与家人一起分享,五城茶干、乌江霸王酥、和县辣椒酱、含山封扁鱼……不少市民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诗城"文化e点通" 进入"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时代

  领略李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诗意之城的无限浪漫。今年十月举行的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已经是第27届文化节了,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诗人、学者,以诗的名义,相聚马鞍山。近几年这个活动更是吸引了更多诗歌爱好者的关注和人民群众的追捧。“李白与采石矶”专家研讨、“诗仙寻踪之旅”、“名家名流写名城”、文旅产业发展论坛……活动精彩纷呈。经过诗歌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诗城的文化底蕴愈加深厚,诗城之名名副其实。另外通过打出李白这个牌子发展旅游事业这个非常英明的战略决策,政府重视李白文化,挖掘李白文化,更加充实了景点历史文化内涵,延伸了产业链。不仅为群众提供更有客观性的郊游景点,更是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素养丰富了诗歌内涵。

  含山老鹅汤美食节引万人同品

  首届含山老鹅汤美食节自9月26日开幕至国庆假期结束,共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0余万元。美食节与国庆节“叠加”,让含山美食节和风景区“红红火火”,也让游客玩得快乐吃得开心。美食节期间,该县发布了“舌尖上的含山”美食之旅旅游线路,绘制并印发了“含山美食旅游地图”,推出边走边玩的含山美食旅游攻略,让游客一图在手,尝遍含山美食,游尽含山美景。美食节丰富了文化生活的内容,让群众多了个看风景尝美食两不误的好去处。周末带着全家去美食村体会清新的乡村范、赏美景探古道,为群众的休闲生活增添不少乡村野趣。>>>

  所谓“配”,就是配套成龙,将政府搭台主导的活动和群众自我组织的活动搭配在一起,配出一碟碟文化“套餐”。马鞍山立足实际情况,顺应群众期盼,既通过政府“搭台”,让群众“看戏”,又通过引导群众自我“搭台”,自我“唱戏”,让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为了给广大群众打造出人文休闲、环保居家的生态圈,10月31日上午,?马鞍山市文化旅游委员会、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管委会、马鞍山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联合举办的“饮马湖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文化节”在承接转移示范园隆重开幕。在31日开街仪式上,脸谱、糖画、面塑、核雕、刺绣、泥塑、手工挂件、魔术道具、剪纸、米上刻字、肖像、吹糖人、拉大片、儿童博弈、印章、皮影、内画、香包、扎灯笼、手工风筝、风车、社火、扇艺、小木偶、草编、蛋雕、中国结、玻璃拉丝、剪影、棕编、小型米雕、腊染等37项非遗文化在此落地开花,非遗传承人向游客展示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多姿多彩的精湛技艺,吸引了周边城市游客前来体验、观光。>>>

  除了对“吃”的追求,市民们对艺术的鉴赏水平也颇为人称道。芜湖铁画、王河舒席、花山剪纸、和县羽毛画等展位前,这些“指尖上”的非遗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流连忘返;宿松民歌、繁昌民歌、铜陵牛歌、贵池民歌、徽州民歌、当涂民歌等多个非遗项目轮番展演,歌声悠扬,市民们直呼过瘾。>>>

  近日,马鞍山市金家庄街道矿内社区为了加大宣传与服务,在小广场与96345社区服务信息网联合开展一场文艺演出。辖区内有很多退休人员参加。结合金家庄街道矿内社区七姐妹志愿者服务队的“义工服务,欢乐你我他”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96345走进街道、走进社区、走进家庭”等宣传活动。通过文艺演出、快板、歌曲宣传等进行宣传96345便民服务中心的微博、网站等等,让他们更加了解96345的服务情况,得到居民一致好评。>>>

  近日,由马鞍山市红围巾公益协会主办的“公益吧·伙伴们”公益汇演在马鞍山四季剧场隆重举行。来自马鞍山各爱心企业及各大高校的23个公益组织代表到场观看本次公益汇演,马鞍山技师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红馨驿站”志愿者服务队也应邀参加并成为市红围巾公益协会公益伙伴。整场演出以爱心和公益为主题,来自各单位、爱心团队的演员们以艺术为载体,向社会传播公益理念、传递正能量,并呼吁社会各界加入公益行列,让公益常态化。此次公益汇演既有幽默诙谐的双簧,又有优美的舞蹈,还有优美动听的公益之歌,整场汇演精彩纷呈,观众看的如痴如醉。 >>> 

  

推出“大餐”,让群众文化生活更美

  数字文化体验馆在全国率先建成

 

  免费配送文化服务体系

  阅读设施网络提档升级

  马鞍山正大力整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与马鞍山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市委党校(网络大学)录制的数千名国内外知名教授的数万场讲座资源,共同形成一个终身学习、文化欣赏的综合性数字学习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文化培训服务。此外,马鞍山还将继续加强“全民阅读”工程顶层设计,建立“书香城市、书香社区”指标体系,塑造阅读精品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参加,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此外,马鞍山还创新预约配送服务方式,构建了市、县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三级预约配送服务体系,搭建了统一的预约配送服务平台,推出了影视导演策划、晚会策划、舞蹈、声乐、器乐、语言类节目编排、美术、书法、摄影创作辅导、讲座等12大项40余小项的免费辅导项目,供各企事业单位、群众文化辅导点和市民选择。

  2011年,马鞍山被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马鞍山加大了公共文化软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力度,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按照“全域马鞍山”的理念,马鞍山谋划并启动了18个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完善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以公共文化设施为点,以城市广场、游园为线,以15分钟路程为半径的公共文化,公共文化设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