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户外旅游 >

榆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介绍推动健康快速发展

时间:2014-08-29 13:36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一、旅游资源情况 榆林地处黄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地带,历史悠久,资源富集,又是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浓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不少资源具备唯一性、
我是特种兵4演员表 快播h动漫 艳鬼山坟 鬼影实录1 摩登家庭中国版 樱井莉亚百度影音 九首歌百度影音 baise-moi 济公活佛第四部全集 卿本佳人百度影音 999电影网 新施公奇案 色播图片 我是特种兵第三部

  一、旅游资源情况

  榆林地处黄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地带,历史悠久,资源富集,又是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浓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不少资源具备唯一性、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为榆林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先决条件。

  榆林历史悠久,早在3—4万年前,这里就是早期智人“河套人”的栖息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遍布全境。全市有各类文物点14007处,其中有338处被公布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木石峁遗址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榆林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和多民族贸易交往的要地,相传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隋炀帝杨广、明武宗朱厚照、清康熙玄烨等五位皇帝曾巡边于此,扶苏、蒙恬、李广、沈括、范仲淹等历代名将曾在这里守边征战。榆林养育了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西夏王李继迁、满门忠勇杨家将、文学巨匠柳青和路遥、报业宗师张季鸾等。

  榆林境内长城与黄河交汇,黄土高原与大漠草原接壤,地貌形态多样,自然风光独特。尤其是分布于长城两侧、黄河沿岸的诸多资源,品位高,类型全,特色鲜明,其中有不少资源具备唯一性、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世界仅存的匈奴遗都大夏国都统万城、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古城、关西名胜道教圣地白云山、国家乡村旅游示范点高西沟、最美波浪谷靖边丹霞地貌等等,美景不胜枚举。

  榆林是陕北革命的发源地,是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全市拥有红色旅游资源50余处,极具开发价值的20余处。如佳县《东方红》故乡张庄、米脂杨家沟、绥德名州镇、清涧袁家沟、靖边小河、横山波罗堡、神木天台山以及以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等,都是资源品位优级的革命旧址和纪念地。

  榆林是黄土文化的发源地,是久负盛名的陕北民间艺术之乡。合龙口、转九曲、祈福放赦、送河灯、闹红火,古老而浓郁的传统习俗世代相继,以《赶牲灵》、《兰花花》、《三十里铺》等为代表的陕北民歌和走西口背景之下的《神府二人台》等榆林特有的文化标识天下闻名。全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个,陕北说书、秧歌、道情、剪纸、石雕等蜚声中外,极具吸引力。

  二、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立项目、引团队、抓管理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市景区建设步伐加快,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有序,配套设施及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客源市场逐步拓展,综合接待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市已建成白云山、红碱淖、二郎山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7个3A级景区;星级酒店30家,其中榆林永昌国际酒店是西安市以外的第一家五星级旅游饭店,3个四星级酒店;旅行社(分社、门市部)共90个,其中羊老大国际旅行社、榆林国旅2个获许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0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5亿元,同比增长21.3%。当前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一)以规划策划为引领,科学定位榆林旅游

  顶层设计《榆林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编制《榆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共有4家单位应标,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编制提交了《规划大纲》,定于本周举行评审会议。紧扣特色和实际,修编完善各类规划。《榆林红色旅游规划》和《榆林乡村旅游》两个专题规划在积极准备中,6个县区规划正在进行编制,另有4县区10景区将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二)以开发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旅游重大项目

  1、中省项目:靖边统万城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被列为全省旅游重点项目,该项目于5月初编制完成《榆林统万城景区概念规划》,将设计建成国家遗址公园。绥德县疏属山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总体建设规划范围,国家发改委已经立项,将支持3.7亿元资金,计划2015年实施项目建设。横山圣景名园推选申报全国农业休闲示范点。

  2、市县项目:榆林古城提升改造项目,目前已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评估,选定2处院落,与业主商谈房屋购买事宜,进行先导性的开发,以便项目的推进整体。榆溪河陕北民俗文化雕塑长廊与榆林文化艺术中心的前期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杨家沟、波罗古堡、府州古城、杨家城、黄土风情园、毛泽东诗词园等重大景区建设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佳县东方红产业园、吴堡古城度假村破土动工开建。龙洲丹霞地貌门户区和停车场征地基本完成,景区的围栏保护工程完工。

  3、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今年已向中省争取到640万元项目资金,其中,支持新型景区龙洲丹霞地貌150万元,6家景区7座星级厕所140万元。之外,中省红色项目等相关资金正在积极争取对接中。

  4、重视旅游与文化、住建等相关部门的融合发展,文化大餐《平凡的世界》外景拍摄完成,空港新区生态园、榆溪河生态公园,红山森林公园相继开门迎宾,成为市民和游客旅游新亮点。

  (三)以智慧旅游为载体,努力提升榆林旅游品牌形象

  1、打造“智慧旅游”平台。加快发展旅游信息化,推动榆林旅游信息中心尽快成立。积极对榆林旅游网进行全新的改版升级,现在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将于9月初正式开通。旅游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三大平台将实行网络互动,与腾讯访谈微信、城市一卡通项目进行合作,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营销推广。

  2、借助展会平台促销榆林旅游。积极与榆林机场携手,开通榆林——成都航线,7月份我市在成都举办了榆林旅游专场推介会,将“边塞古城 黄土风情”榆林旅游首次向省外专场推介,倍受成都旅游界关注,通过这次成功的尝试。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航线到哪里,旅游宣传到哪里的原则,与榆林机场合作,在更多省外旅游热点地区举行旅游专场推做大榆林旅游经济。参加了南京旅游博览会、营销大会和第十八届西洽会,扩大榆林旅游的影响力。

  3、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先后举办了用镜头发现榆林之美,用艺术彰显旅行生活—榆林自驾游采风活动暨旅游摄影大赛;“公益惠民、快乐旅游”为主题“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榆林旅游形象标识和宣传口号的征集等活动。

  4、发挥媒体宣传的主渠道作用。与陕西日报、中国旅游报等合作,开展专题宣传和报道;与央视合作在朝闻天下栏目做主题形象宣传,在榆林电视台开辟了旅游天气预报栏目,对全市景区进行宣传;与当地媒体合作,针对榆林旅游新玩法全方位展示“身边美景”,开设的“榆林乡村一日游”、“榆林自驾游”等栏目,倍受各界好评,极大的推动榆林人乐游榆林。在西安火车站、机场等投放户外宣传。

  (四)以提档升级为目标,全面加强行业管理服务

  1、深入贯彻《旅游法》,严格按照《旅行社条例》,加强对旅行社、旅行社分社、旅行社服务网点的管理和审批。落实省直管县的政策,按权限将旅行社审批、景区评定下放神木、府谷两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