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淳情史 断腿鹭鸶 多福卡盟 多面体长大后 多情将军樊哈儿 多维康奶粉 恶魔殿下求爱纪 二十世纪少年吉他 凡达移民 凡人修仙传最新章节 58xs |
工技大的学生体验穿草鞋走长征路。受访者供图 穿上草鞋,重走当年红军在四川的长征路是什么感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学生会告诉你,很累,满脚都是水泡。走访了长征第一村,用什么方式记录?同济大学的学生会说,用手绘形式呈现。今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沪上各大高校的90后大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通过走访、徒步、手绘等各种形式,亲身翻开了长征历史。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郑芯 工技大 穿草鞋徒步40公里脚上满是水泡 今年暑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有一支长征小队,10名学生和1名带队老师在四川段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重走长征路,从成都到石棉顺河村、安顺场,再辗转至磨西、泸定,最后回到成都,拜访老兵,探访彝海结盟后代,参观磨西会议旧址,走过泸定桥,自发组织签名宣传活动。 而其中,一段从磨西至泸定的56公里“迷你长征路”让队员印象深刻。这条路是当年红军走过的,也是十年前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的行走路线。沿着相同的路线,他们探寻长征历史,感悟新长征精神。 那天早晨下着大雨,队伍从磨西出发,同学们穿着冲锋衣和雨披上路,走在沿山的公路上,左边是有车辆来往的车道,右边是峭壁,峭壁下是湍急的河流,由于下雨,经过的路段出现滑坡,有的路段甚至没有护栏,“有时候车子开过,带起的风都让我觉得我要被吹下去了。我也亲眼看到有几块很大的石头从一旁山壁上掉下,就碎在离我们几米远的地方。”队长叶珠莹仔细描述一路的艰险。 在徒步行走中,小队还体验了穿草鞋步行两个多小时的长征路。小队成员们事先在网上买好了草鞋,赤脚穿着做工粗糙的草鞋,贴着窄窄的公路一侧走,一边注意避让来往车辆,一边保持行军速度,两个多小时后队员们的脚都被磨破了。 提到这一段被公认为最艰辛的旅程时,叶珠莹深有感触:“我们穿草鞋才两个多小时,就已经觉得疼痛难耐,很难想象当年的战士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走完之后也算是体验到了长征困难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吧。” 这场迷你长征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历经10个小时,在坚持步行了约40公里之后,由于雨势阻挡及夜晚行军的不便,队员们最终决定乘坐乡村客车在天黑前赶到泸定。到达泸定时,队员的脚上已满是水泡。那晚,队伍里随身携带的创可贴全被用完。 叶珠莹坦言,一开始决定实践项目时,她对这一项目效果有过犹豫,担心项目形式单一,只是走路,也迷茫过到底是为了什么去实践。但参与过后,她和队员都得到了答案。“行走过程中,很多路过的车辆经过时都会拍照,对我们喊加油,还有几辆车特地停下来,等我们走过去时有人对我们敬礼,我们很感动,觉得疲惫和艰难都是值得的。一路行走,我不但对长征有更直观的感悟,还对人生有了更多思考,更加坚强了。” 而带队老师周家梁是第二次重走长征路,10年前重走长征路的队伍中他是学生队长,如今是带队老师,他和学生一起经历大雨、暴晒、落石。周家梁觉得这次自己更多的是引领作用,“穿草鞋走路,一天走10小时的路,这种真实体验对学生来说很珍贵,这一路我们有太多次谈起长征,用脚步感受长征精神,坚持到底,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同济 将长征感悟融入手绘海报、画作 同样是追寻长征足迹,同济大学的四人实践小队则选择了福建长汀作为走访地点。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是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之一,是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第一村。 上月末,四位大学生来到长征起点福建龙岩长汀,拜访了福建省长汀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副研究员康模生老先生。“八十二岁高龄的他虽然已接受过很多著名领导人的访问和接见,但知道我们这一群大学生要来拜访时,仍然提早了一个小时等在了小小的党史办公室里。虽然一头白发,但老人依旧精神矍铄,将与长汀有关的长征历史向我们娓娓道来。”队员黄舒弈说。 康老先生在讲述福建连城与福建长汀争抢长征起点时候的愤怒给队员李丹青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来为了红色旅游的开发,许多地方违背了史实。根据老先生对于历史的回顾,当年连城不可能是长征的起点。为推翻连城错误的长征起点之争,他列举了各种详实的数据来推翻这个假说。他那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态度让我觉得很感动。” 于是,活动结束后回到上海后,来自城市规划专业的李丹青打算用画笔记录下这次实践感悟,拿起钢笔和纸,用擅长的绘画形式来表达,在她的画中,两组官员都与红军握手,但画面上方却飘落很多纸钞,意欲表达在红色旅游日渐盛行的今日,应尊重历史的重要性。古今的对话与握手不应是基于利益的对历史的篡改,而应基于对历史的还原。 “康爷爷还为我们讲述了瞿秋白就义的故事,推荐我们重新拜访汀州试院、辛耕别墅、福音医院、瞿秋白纪念碑等因为长征而闻名遐迩的地方,去近距离感受长征的历史底蕴。”队员林诗佳说。 而她也担任了小队重走长征路的海报绘制。在海报中,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她将一只“大脚印”作为海报背景,脚印的夹缝中则是指挥号召的毛主席和奋勇拼搏的红军形象,意指红军克服自然艰险、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坚定地走出通往自由、通往解放、通往胜利的长征之路。 这支实践小队人数虽少,但四名队员集思广益,选择了各自最擅长的艺术形式来刻画长征,实地探访之后将个人思考融入了作品,表达了对长征的种种感悟。据悉,他们本次的长征艺术创作作品之后也会参与所在学院的艺术比赛,届时将会进行展览。 经过此番“重走长征路”,李丹青对于长征精神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其实是广为人知的,但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很重要。我的专业是城乡规划专业,我认为应该将长征文化结合城市的特色,以还原历史为基础,打造红色旅游、红色文化城市,真正地从城市的物质空间层面上弘扬长征精神,让其更加真实可感,这样也能使长征精神得以不断传承。”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草鞋徒步行路难 原创绘画记长征》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
- 上一篇:让徒步旅游成为中国体育旅游的一杆大旗
- 下一篇:400余人参加美丽乡村徒步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