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力积分商城 真锅卡奥丽 拯救安伦觅影者 正太控吧 郑毅俊 至尊刁民 智人疑邻 智者成衣 智者无敌中白鸽是谁 中钢吧 中国达人秀金炜玲 中国红枣城 |
华讯网讯(刘丽丽 记者 付尧) 进入夏季旅游黄金期,暑假游、自驾游、亲子游、同学游搅热威虎山景区,生态威虎山游客如织,仙境小九寨、诗画莲花湖带给游人诗与远方。 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创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柴河局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凭借立体化的旅游产品和体验供给,成为辐射全省的旅游目的地,推动威虎山景区持续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加速发展,柴河局充分发挥“旅游+”的拉动力和融合力,为林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推动转型发展。 旅游+生态,打造品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柴河局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保护好绿水青山,打造原生态景区,让真山真水、好山好水,成为林区职工转型的“金饭碗”。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威虎山九寨风生水起,威虎山“雪村”声名远扬,威虎山景区已形成了“一湖一路一园两线三区”四季旅游线路。值得一提的是,柴河局创新景区管理,景区所有项目,全部由林业局转型单位、转岗人员经营,仅威虎山九寨景区就直接转岗近600人,间接拉动就业1300多人,年旅游产值突破亿元。 旅游+网络,优化服务。建设智慧景区,游客可以实时查看威虎山九寨和水上乐园内主要景点、设施的实况,通过语音解说、景点介绍、线路显示等功能,选择适合自己旅游线路,细致了解景区内各种信息。除了景区实景网络直播,景区还实现了wifi主要景点全覆盖、网站和微信在线售票、餐饮预订、地图导览等诸多功能,为威虎山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柴河局在借助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加大网站、手机 APP、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营销力度,开展电子网络宣传。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平台上,详细介绍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情况,通过免费兑换门票、分享送红包等促销方式进行营销推广。 旅游+文化,提升品位。威虎山景区遍布《林海雪原》小说中英雄的足迹,剿匪英雄杨子荣曾在此舌战小炉匠、智擒座山雕、血洒梨树沟;剿匪小分队在夹皮沟夜袭小火车,共同分享战斗成果;侦察排长高波为掩护群众安全撤离,曾在二道河桥头浴血奋战;东北抗联密营、抗联名将周保中藏身的“将军洞”遗迹犹存。为深度开发威虎山景区红色旅游资源,柴河局打造了威虎厅展馆、杨子荣牺牲地、局史馆等红色旅游景点,让游客到这里重温红色经典,感受东北抗联和剿匪文化。特别是新版电视剧《林海雪原》剧组选址威虎山雪村拍摄外景,掀起了探秘威虎山的热潮。 旅游+产业,拉动经济。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旅游业带动林下经济、园区经济、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开发旅游纪念品市场,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松仁露、核桃露、白丁香茶、红树莓果汁、沙棘果汁等绿色饮品,研发具有景区品牌效应的环保木制玩具、根雕核桃工艺品,深度延伸生态产业链,把“绿字号”、“生态号”变成“经济号”;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闯市场、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业户的发展模式,打造威虎山生态品牌;以“精致农业”为发展战略,以“农+旅”为发展形式,以大榛子、树莓等为特色产业主导,结合观光、采摘等活动,融入创意文化,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 旅游+民俗,凸显特色。东北农家院、特色农家炕、地道农家菜,旅游与民俗相融合、与林业人的生产生活相融合,彰显了威虎山景区的旅游特色。柴河局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持原生态景观,遵循自然规律,景区内新建的导览指示牌、座椅、长廊、垃圾箱全部就地取材,为木制材料。以“威虎山雪村”为形象定位,整体景观风格上体现东北乡村风情,景观环境与乡村生活、休闲环境融为一体,建筑立面、篱笆院墙、景观小品等方面突出东北乡村民俗特色,打造成游客风情休闲的游憩地和当地居民生活的理想空间。山上林场职工依托旅游资源共建家庭旅馆155家,“农家乐”成为景区抢眼的一道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