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whoisnext 盛女的黄金时代百度影音 终极悬案全集 i do i do 韩剧 11pk影院 时间裂缝 qvod 非诚勿扰4号刘颖 潦草影 徐悲鸿电视剧演员表 国门英雄全集百度影音 只有你2011 爱情公寓25集 鱼跃在冬季国语 |
上回谈到郁永河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澎湖,接下来就是前往台湾的旅程了,不过在接下来的文章之前,我想和大家谈谈台湾在早期的“政治地位”是如何的。 郁永河的这本书书名为《稗海记游》,所谓稗海的典故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乃所谓九州岛也,于是有裨海环之”,而司马贞的《索隐》说:“裨海,小海也。”足见台湾在当时郁永河的心目中,台湾在大清帝国的统御之下,仅能算是版图中的小海;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想法,因为康熙之所以想取得台湾,目的也不过是消灭海外反清的郑氏势力,直到郑成功孙郑克塽投降大清后,康熙还为了是否保留台湾和朝中大臣共议,反对保留台湾的官员说:“海外丸泥,不足为中国之广;裸体文身,不足共守。日费天府金钱而无益,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矣!”连康熙也认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直到施琅力劝康熙保留台湾,才说服了康熙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加以治理,否则自古以来,台湾就几乎未见于历史史料当中,当时大陆的人民对澎湖还比较熟悉。 台湾在不为清朝廷所重的情况之下,辅蕃开发当然也不是最重要的要务,许多事务甚至由原住民自理,当时在台东的卑南族卑南王、屏东牡丹乡的排湾族大龟文王国均为例子,所以原住民在郁永河时期也有区分,台南周遭的接触汉人较早,态度友善,越往北走原住民则越有自己的文化,不受官方管束较多,所以也越危险,这在后面会提及。 说回主题,郁永河在澎湖待一晚后次日就前往台南赤崁,由鹿耳门前进往现在的台江,最后在赤崁城(现在的台南古迹赤崁楼)上岸,上岸之后郁永河头昏脑胀,身体摇摇欲坠,感觉还在海面上颠颇,“余以舟中累日震荡,头涔涔然,虽凭几椅榻,犹觉在波涛中”,休息了两天才开始见客。 郁永河在台南待了一个半月,期间准备采硫矿所需的器具及民生物资后,才开始动身前往北台湾淡水,这当中又遇到很多当地士绅及朋友、官府出来阻止,原因不外是淡水路途遥远,且淡水附近又是许多原住民的聚落,危险性相当高,不过咱们郁永河倒是看得很开,他说,既然已经答应这趟任务,又怎么能空手回去?富贵在天、生死有命,因此还是动身前往,郁永河这趟台湾西部之行共准备了两辆水船,路径由台南往上,途经现今的台南县市、嘉义县、云林县、彰化县市、台中县市、苗栗、新竹、桃园、淡水,最终到北投。 这趟旅行在酷暑中共走了22天,其中他的一位同行朋友因为坚持走水路,贪图方便免受道路颠簸之苦(由台南沿台湾西部往北),结果途中遭遇风势,船只被推到黑水沟,不但船只破碎,货物也损失了大半,该友人幸好谙水性,抓住船只破木勉强上岸,才能在苗栗幸运与郁永河相遇,说到底,郁永河还是幸运的!整个路途下来,郁永河除了觉得体力难以支撑外,到也无病无痛地完成了任务。 在旅途中,郁永河对各地方的物产、地理及原住民族都有详细的观察纪录,其中他遇到台南平埔的西拉雅社,西拉雅社因为接触西洋文明早,汉化较深,但接下来在嘉义、云林遇到的则是同属平埔族的洪雅族,洪雅族人身体都有刺青,有的在背上刺上翅膀张开的大鸟,手臂刺上狰狞的人脸,又或是在肩膀到肚子刺上网状缠绕的花样,耳朵都带着大铁器,把耳朵拉得长长的,手上大多带着手环,渡过浊水溪往北台湾行进,也遇到皮肤白皙、相貌美丽的平埔巴布萨族,相貌较黝黑丑陋的平埔帕瀑拉族。 除了原住民,郁永河也可算是台湾第一位登山客,他在途经牛骂社歇息时,看到牛骂社远方山峦层起跌宕,煞是美丽!因此产生登牛骂山的念头,这牛骂山就是今日台中清水的鳌峰山,高度也仅310公尺,不过当时这座山完全没有开发,路上荆棘密布,且可能随时有原住民突袭,不过郁永河倒是清闲自在,还是杵着拐杖爬上山,“林木如猬毛,连枝累叶,阴翳昼瞑,仰视太虚,如井底窥天”,可见当时林木之茂盛,几乎阻挡了白天的日光,路上郁永河也遇到野猿,也听到瀑布的声音,“风度林抄,作簌簌声,肌骨欲寒,瀑流潺潺”,最后郁永河是因为脚边窜出一条蛇,才把郁永河吓得逃回平地去。 途经桃园时,桃园地区毫无开发所以根本毫无人烟,平地上有成群的梅花鹿出没,当时同车的原住民放出猎狗抓回三只梅花鹿,当作粮食,这里茅草密布,途经茅草若不小心很容易被割伤,郁永河看到此景,再怎么冒险犯难也实在太辛苦,所以他终于说了“披荆度莽、冠履俱败,真狐貉之窟,非人类所宜至也”。 不过据郁永河的这段观察,可以发现台湾早期是盛产梅花鹿的,在荷兰人统治台湾的时代,鹿皮是很重要的输出物产,一年可生产达20万张鹿皮,足见在未开发的台湾时代,梅花鹿聚集是很平常的事,如今台湾要看一眼梅花鹿,只能到动物园瞧瞧,郁永河亲眼所见的大鹿群时代,如今想来,实令人心驰向往。 郁永河接着下来就前往八里,淡水,最后抵达如今新北投的龙凤谷,开始他艰巨的采硫矿任务,这段描述非常精彩,而且至今台北新北投的龙凤谷还立有一碑记述郁永河采矿的地点及事迹,另外郁永河前往八里前,还遇到一大片汪洋大海,在郁永河300多年前的台北,竟然还是一片大海? 这到底又是什么样的情况?所谓鉴古可知今,透过300多年前的一本游记我们可以一窥当时台湾地理的面貌。 郁永河由南往北,一路从台南府来到了淡水港,由淡水河一路进入台北盆地,在当时,淡水河因为泥沙尚未淤积,所以外人要来到北台湾几乎都会从淡水河一路往前,经过台北盆地直达如今的淡水,要以历史来说,淡水港是比如今的基隆港开发的更早,加上当时台北仍沉没处于大片的湖水之中,搭乘船只可以直达,只是后来台北盆地露出,淡水河因为淤积而成为如今流经台北盆地的河流,直接外港海洋的基隆才成为台湾北部第一港口。 在三百多年前的台北,沉睡在大片的湖水之下,可以想象一下,如今我们来台湾旅游,走在繁华的台北街头,在之前可是湖面下的土地,古人可是搭乘船只从头顶上过,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根据郁永和的描述,他说:“由淡水港入,前望两山夹峙处,曰甘答门(如今的关渡),水道甚隘,入门,水忽广,为大湖,渺无涯”,足见当时的台北盆地根本就是一大片看不到尽头的汪洋大湖,而台北湖的产生,是因为康熙33年,台北盆地发生七级以上大地震,盆地陷落五公尺以上,而海水由关渡淹没至整个台北盆地,因而形成台北湖,由此推论,如今台北盆地内的淡水河、新店溪,甚至内湖的大湖公园,就是以前台北盆地湖面遗留下来的遗迹,参见郁永和珍贵的历史纪录,我们很难得地观察到台北地理地貌的变迁,也不得不为大自然剧烈的变化感到惊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