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立恒的扮演者 阎志勇 衍水星空 焰须巡逻营 杨宽生吧 杨棋涵三围 杨思琦大肚照 羊羊影院 阳元醇 |
“走遍北山镇21个行政村300个自然村。其中:有户籍有人住176个,有户籍无人住的“下山脱贫”村51个,无户籍无人住的自然消亡村4个、淹没线以上的移民自然村遗址69个。大部分自然村须徒步,最远自然村水路0.5小时、再徒步爬山3.5小时。”青田县北山镇党委书记毛伟光在2016年6月14日的朋友圈内这样写到。
毛伟光 7月8日,记者来到北山镇,正值今年1号台风“尼伯特”来临,毛伟光正在跟北山镇党员干部们商议具体抗台措施。 他告诉记者,北山镇共246平方公里,中心是库区湖面,很多村都零散着分布在山区内。 造路的成本很高,很多地方没有公路,只能靠徒步走山路,干部走村时,经常都是先坐船到码头,然后爬山,徒步进村。 作为一名在北山镇工作了七年的干部,毛伟光用这七年时间践行着乡镇党员干部用脚丈量土地的踏实作风。 踏雪进村,一天徒步31公里 2016年1月,北山下起了大雪,毛伟光了解到李坑村因为下大雪,手机信号不通,村里灾情无法了解到。 一直放心不下的毛伟光决定进入大雪封山的李坑村看看情况,从北山镇到村里的距离有15公里,下雪天,车辆无法通行,最后决定和驻村干部两人徒步上山。
大雪封山的李坑村 当时李坑村雪累计的厚度已经达到15至18公分,雪已经覆盖到脚踝处。 毛伟光和驻村干部深一脚浅一脚,冒雪进村。 路上正好碰到了电管员叶正松在修电路,连夜修好了两户线路,让两户人家渡过了断电之苦。
冒雪进村 早上8点20出发,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点30了。 毛伟光看到,基本上每家每户都闭门抗寒,进到村民家里,村民都吃惊地问道:“书记,你怎么在这么大的一个雪天上山来了?”“我不放心,来看看你们。”毛伟光回答道。 除了看望村民外,毛伟光还反复嘱咐他们在烤火的时候注意安全,山上的老房子容易有安全隐患,不能发生火灾,同时提醒村民不要一氧化碳中毒。
毛伟光看望村民
一天下来,毛伟光徒步走了李坑村7个自然村和周边的3个自然村,挨家挨户询问村民,徒步走了31公里。 “那天一路行来,毛书记好多情况比我这个驻村干部还熟,他脚步那么快,我还有点追不上!”李坑村驻村干部娄炳满说道。
李坑村的雪已覆盖脚踝 徒步走访横坑自然村,引导村民下山脱贫 “我在走村的时候会带一张白纸,一支笔,方便随身记录,村民有问题向我反映我也能及时解决。”毛伟光告诉记者。 横坑自然村是北山镇一个很偏远的村,属于边界自然村。 有村民向毛伟光询问下山脱贫的政策补助情况,这个自然村大部分的人都已经外出打工了,只剩两个老人不定期回村内晒笋干。
毛伟光徒步进横坑村 毛伟光在了解横坑村情况后,准备和村干部一起进村,实地查看村情。 横坑村位处深山内,基本无路,只能徒步进去,除非有当地村民带路,否则很难走得到。 毛伟光一行人还自带了干粮,上午7点30从镇里出发,中午12点多才走到村里。
毛伟光进村实地查看村情 进村后,他把每家每户房子的照片都拍照存档,让驻村干部拿出名册,然后丈量每家每户房子有多少面积,核算村民如果搬迁的话可以得到多少政府对于下山脱贫的政策补助,引导村民下山脱贫。
村内已经没什么房子,有几个老房子已倒塌 走访六岱自然村,了解旅游开发价值 六岱自然村,属于已经移民完毕的村,在北山镇的西北角位置,村里以前只剩一户人家了,现在也已经移民走了。 但是六岱村的生态资源很好,考虑到今后库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毛伟光决定走访六岱村,对生态资源做一个调查记录。 从北山镇到六岱村,路途可谓曲折,用毛伟光的话讲不亚于“铁人三项”。 先是水路半个小时,然后爬山路,沿着一条被当地人戏称为“摩天岭”的大概有70多度坡度的电站水管岭上山。
沿着陡峭的电站水管岭上山 弯腰淌水过一条260米的引水洞,再翻过两座山,才到达位于山顶的六岱村自然村。
过引水洞时带的拖鞋 徒步六岱村途中,毛伟光实地调查“龙潭峡”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地质现状,了解旅游开发价值,思考今后旅游开发可行性。 结语 “你看我走村的时候经常就是穿的一身迷彩服,我都觉得自己变成半个户外运动达人了。”毛伟光笑着告诉记者。 已走完北山镇21个行政村,300个自然村的他,说起各个村的情况时总是了如指掌。 他常说,乡镇干部要用眼睛看,用心想,实打实为百姓做事。 用脚丈量土地,毛伟光知道自己还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