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徒步旅游 >

5岁娃沙漠徒步(组图)(2)

时间:2016-08-02 11:40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那天,从早上10时走到下午5时,从碧桂花城沿着江边出发,走到北滘绕回东平新城,再走回碧桂花城。足足20公里,历时7小时21分钟。整个过程一家人共喝了四瓶水、吃了3个橘子、10个板栗、还有后备的一小包奥利奥和外婆
trance麦词 trap谐音 ubc才子 uibia是什么软件 veyrononroad vigrx增大丸 viki郭希 wow见证双虹 wow饯别礼 www.34340.com www.68ucc.com

  那天,从早上10时走到下午5时,从碧桂花城沿着江边出发,走到北滘绕回东平新城,再走回碧桂花城。足足20公里,历时7小时21分钟。整个过程一家人共喝了四瓶水、吃了3个橘子、10个板栗、还有后备的一小包奥利奥和外婆塞的1个馒头。

  “现在的孩子,家里大人围着转,衣食住行样样照顾周到。孩子不知道饥饿、口渴为何物,偶尔做一下极限运动,让他们体会一下什么叫辛苦,什么叫艰难。当各种辛酸,各种泪崩,各种疼痛都经历过之后,就成为孩子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今后还有什么困难能吓到?!”飞飞爸说。

  “旅途中,孩子会有很多疑问、很多发现,这时,妈妈可以渗透很多知识,激发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引导孩子去思考,让孩子懂得,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

  家长张女士:5岁半就进行沙漠徒步,我觉得超出了孩子的极限。毕竟是这么小的孩子,很多身体机能都没有发育好。尤其是在沙漠,那些风沙,大人都难以忍受,更何况孩子。让孩子玩到疲劳,可以坚持一会,但我不主张极限运动。

  不过,可能由于这次旅行的运动量非常大的缘故,回来后这些天,子其都表示全身骨骼比较疼。

  第一次徒步沙漠就遭遇沙尘暴,铺天盖地的风和沙子有缝就入,方向都很难识别,风把人吹得无法前行,甚至无法站立……这种状态,连大人都无法忍受,但5岁半的孩子却能坚持走到底!这个月,子其妈带着仅5岁半的女儿去了一趟内蒙,走进辽阔的沙漠、草原、湿地……大自然除了呈现它的美丽,也向小子其呈现了它狂躁的一面。然而,孩子的潜能却让大人们惊讶。

  生活中渗透知识,引导孩子去思考

  当天,大伙租了一辆沙地车,但由于一次只能坐五六个人,只能轮流乘坐,走一段路,坐一段路的车。只有5岁半的子其,走了没多久,就觉得累了。“妈妈,抱抱我吧,我实在走不动了。”子其哀求道。“妈妈也走得很累,但我们需要坚持。妈妈这时也抱不了你。你和妈妈一起继续走吧。来!”妈妈一边坚定地跟子其说,一边用力地牵上子其的手。

  风很大、雨很大、沙尘更大。帐篷几乎要被风吹走。由于之前没有预计到沙尘暴,所以租的是休闲帐篷,透气口非常多,雨和沙就不停地刮进帐篷里,温度也急剧下降,冷得让人发抖。幸好旅行经验丰富的子其妈准备了充足物料。她给女儿和自己穿上了羽绒服,在帐篷里撑开雨伞,遮挡风沙与雨水,并安慰女儿入睡。

  “狼嚎”后,沙尘暴携雨至

  妈妈感受:

  飞飞爸爸和妈妈都是旅行爱好者,孩子很小时,就非常注意其体育锻炼。飞飞6岁20公里徒步那次是在秋天。起因是,飞飞说他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不知道什么叫“挨饿”。为了让飞飞感受一下贫困地区小孩们的上学艰辛,父母于是下定决心找个周日,带着飞飞在东平河畔徒步20公里,而且,中途不吃饭,让他好好感受一下。飞飞竟一口答应了。

  那是在内蒙古的腾格里沙漠,中国第四大沙漠,内部有沙丘、湖盆、草滩、山地、残丘及平原等交错分布。一行人除了子其及妈妈外,还有另外几家人。

  观点

  她发现,这些载人的骆驼鼻孔里都穿了一条小木棍,领驼人再用绳子把这些木棍窜连起来,把骆驼串成一列。子其问妈妈:“为什么骆驼的鼻子要这样串起来?”

  那天晚上,几家人一起在当地租了帐篷,打算在沙漠中露营。天气还算不错,于是大家搭好帐篷后,就聚在一起点起了篝火。当大伙刚准备把美味的羊肉放入锅里,忽而一阵风刮来,接着是大滴大滴的雨点。大伙唯有狼狈地躲进帐篷里。

 

  10岁仔徒步50公里

  而在今年4月,飞飞和爸妈一起,进行了50公里徒步。之前,一家人先进行了一次40公里徒步拉练。到10公里处,飞飞开始喊累;15公里飞飞已经要泪崩了……不过,到真正50公里徒步那天,飞飞的表现令爸爸妈妈惊讶。一直走一直走。在碧桂花城处,飞飞也曾想放弃到外婆家玩,但在不断鼓励下,飞飞与爸妈终于一起走完了50公里!

  “当时,其实我自己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我也是第一次遇到沙尘暴,之前完全没有准备,沙漠里没有手机信号,所有事情的可控性非常低。但我知道我不能把这种压力传递给小孩。”子其妈说,虽然当时害怕,但熬过了以后,还是觉得,这是生命中很宝贵的一段经历。“十次旅行,也不一定有一次能遇上沙尘暴。”

  子其今年才5岁,但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有过多次旅行的经历。1岁3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已经带着她到水库边露营。3岁,子其跟着妈妈去爬山。5岁,她来到了自然界中条件最艰苦的地貌之一——沙漠,并历经了一次“吓人”的沙尘暴。

  妈妈感受:

  一开始,飞飞心情非常愉快,但是走到约17公里处,坐下来连馒头都吃不动了。从东平大桥边上走到佛陈桥的路上,水喝光了,飞飞走几百米就要蹲下休息。这时候的飞飞,累得早就忘记了饥饿的感觉。

  在驼背上走了好一段路,子其自己终于有答案了。“把木棍穿入骆驼鼻孔后,当它的行走速度与其他骆驼不一样时,它必须调整自己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领驼人用这个方法可以控制整个驼队的速度。”子其高兴地跟妈妈说。同时,子其觉得,领驼人的这个方法,有点残忍。妈妈点点头,表示认可。

  爸爸感受:

  经历了一整晚的沙尘暴后,第二天,大伙还是继续行程中的沙漠徒步。一路上,有熟悉地理知识的叔叔给大家讲沙尘暴的相关知识。人们如何在沙漠中培育植被、防风固沙。子其都很认真地在听。虽然沙尘暴过去了,但当天的风还是非常大,足有10级。吹得人眼睛有时都睁不开。“有时感觉,连站都站不稳。前行更是困难”子其妈说。

  子其妈告诉记者,归功于经常的旅行,子其虽然只有5岁半,但独立性很强,经常有自己的见解,与人沟通的能力也较强。“孩子爱思考的习惯,要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

  这将成为孩子的财富

  “呼——呼——呼——”风不停在刮,声音大得有点恐怖。子其说:“妈妈,我很怕,睡不着。”“妈妈也没听过这种声音。别怕,宝贝,就当风声在跟你聊天,睡着了就不怕了。”子其白天玩得也很累,在妈妈的安慰下,很快就入睡了。而妈妈就整个晚上都没合眼,撑着雨伞到天明。第二天天亮时看到,帐篷里是厚厚的一层沙。

  对于子其的提问,妈妈启发她去思考。“你认为呢?或者你自己先观察一下,看看这是为什么?”妈妈说。

  在沙漠和草地里,子其还有其他新的“发现”:那些蜥蜴为了保护自己,会把身体的颜色变得和沙子的颜色一样;被人经常走的草地,草会生长得不好,甚至会死。草死了,马就没有草吃,所以,草原不能让太多的人去践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