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兰芳 诱人的恶魔之吻漫画 boroncat 和亲公主19楼 张行为什么坐牢 ww.kkbokk.com 公平的报复txt 京v30026 神偷化身5200 方姚子毅 姜方舟父母 mail.csst.com |
不过,他每天都忙忙碌碌,各种工程建设,他都要在现场盯着。以前不会开车,退休后他学会了开电动车。花2万多块钱买了辆国产车,每天在西湖李家跑来跑去,里程已经有1万多公里。搞西湖李家的建设,黄华明透露,五年已经投入上千万资金。钱都是李豆罗通过募捐的形式筹集起来的,后来做大了,也有了一些国家的项目建设资金。 李豆罗说,现在自己是南昌市最大的乞丐,筹钱他也总结了几句话,“乡邻相筹,友人相帮,项目相凑”。在今年大年初一,西湖李家的村民就捐了17万多,而这种捐款每年都搞。 李豆罗告诉记者,对西湖李家的建设,自己也没有具体规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筹到多少钱就做多少事。 他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一是种树、修路,搞好环境,想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的样子。他按照徽派建筑风格,通过“穿衣戴帽”的办法,加修马头墙、巷道,粉墙黛瓦的建筑群慢慢建起来了。修旧如旧,六百年历史的村落蔚为壮观。 其次就是保存原有的农耕时代的文化。如甲第馆,是按照“青砖黛瓦”的大户人家模样建起来的,被用来出租给附近村民办旧时风俗的婚礼,坐花轿、拜高堂、入洞房,亲人在婚宴上都要唱贺郎歌,不会的就跟着节奏唱。一套套都是原有的礼节、习俗。 为了保存农耕文化,李豆罗还建了个农博馆,保存的都是旧时的生产工具。如舂米、做面条的器械,以及农耕时代榨芝麻油的工具。冬天,李豆罗请来旧有的手艺人,用古代的方法现场演示榨芝麻油,让游客感受过去的文明。 农博馆里,农具琳琅满目,不是老人讲解,年轻人已经完全搞不懂那些农具的用途了。有一些珍贵的农具,是李豆罗四处找人打听搜罗过来的,有一些也是游客参观后自己送来的。 在西湖李家转了五年,李豆罗每天兴致高昂,忙个不停。不过,他也有自己的遗憾,现在“建筑还没扫尾,管理还没开头,文化还没做上去,产业也还没找对路。”不过,李豆罗最不急的是赚钱,他相信再过5年后,西湖李家又是另外一番新气象。 感受 好苦、好累、好气、好欣慰 在建设乡村的五年时间里,李豆罗觉得是“好苦、好累、好气、好欣慰”。如村头挖出来的荷花池,因为冬天没钱修水利,结果去年夏天一场大雨就快溃堤,挖掘机开到了村头来堵,但大风大雨,村干部都想躲雨。李豆罗发火了,“你们谁还比我年纪更大是吧?” “好气”的是李豆罗本来脾气大,来到村里辛辛苦苦一砖一瓦地搞建设,但村民也另有想法,“回来几年,没有几个说我好话的。”李豆罗说。 老友黄华明则解释,主要是西湖李家搞工程的多,但为了避免麻烦,村里的工程,西湖李家的人一个都不能插手,全部是外面的人来投的标。“一碗水不端平,哪里还搞得下去。” 记者 刘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