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v女优排名 AV新人 江苏大学排行榜 好玩网络游戏 最热门的网游 中国十大魅力城市 唐诗排行榜 中国快递公司排名 |
【开栏语】 提起四川,你们会想到什么?是萌萌的“国宝”大熊猫还是童话世界般的九寨沟,是麻辣鲜香的火锅,还是四川人休闲的生活态度? 四川是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除了传统知名的景区景点,其实四川还有不少“宝藏”旅游目的地值得一去! 2021年9月,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首批“天府旅游名牌”正式公布。其中包括:10个天府旅游名镇,30个天府旅游名村,8家天府旅游名宿,9名天府旅游名导,9个天府旅游名品。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洛带古镇、梓潼县“两弹城”等首批“天府旅游名镇”;锦江区红砂社区(村)、绵竹市年画村、安州区齐心村等首批“天府旅游名村”;看到了绵竹年画画布系列、三星堆盲盒系列等首批“天府旅游名品”;以及彭州无所事事(梧桐店)民宿、大邑县锦府驿民宿等首批“天府旅游名宿”。它们究竟有何魅力?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逛“名牌”!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2月5日讯(记者 何佳欣 实习生 李奇臻 摄影报道)五彩梦幻的摩天轮、霍比特人居住的小屋、充满个性化的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近日,记者走进了锦江区红砂社区(村)。昔日的田园生态农家,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打卡地。经过两年的迭代升级打造,红砂社区(村)以崭新的形象再现蓉城。 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锦江区红砂村供图) 红砂社区(村)位于成都市东南部环城生态带,幅员面积1.78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圣花乡”景区花乡农居主题景区所在地。红砂村花农世代相传,早在清朝就享有“茉莉乾隆间,飘香三百年”的美誉,素有“中国花木之乡”之称,是全国乡村旅游重要起源地、发扬地之一。 “红砂村自然环境优美,林木葱茏,空气清新,四季花开不断,是‘进可享都市繁华,退可享田园生态’的‘颜值担当’。”红砂社区(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如今,红砂社区(村)花农已改变传统花卉种植方式,利用先进的花卉种植技术与花卉场景布局,以“花”为媒,用文化润色,将餐饮、花卉、文创、民宿、乡村与乡村旅游休闲观光服务、沉浸式体验、网红打卡、微度假小型田园综合体等相结合发展。 红砂村全貌(锦江区红砂村供图) 纯白极简教堂,现实版霍比特人小屋……走进“三圣花乡”景区花乡农居主题景区的网红打卡地“白泽”,宛如步入一个充满梦幻童趣的庄园。“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希望可以让来客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乡野的静谧。”据该景点负责人介绍,“白泽”占地4000平方米,打造了八大景点——丹麦管风琴教堂、空间几何纪念谷、摩洛哥庄园、洛杉矶纯白礼堂、爱丽丝梦游仙境、摩天轮、霍比特树洞小屋、美人鱼城堡造,供游客拍照取景。 网红打卡地“白泽” “白泽”是红砂社区(村)打造都市田园乡愁的乡村振兴样板区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红砂社区(村)从“土地性质、功能定位、产业植根、文化感染”4个方面切入,将景区打造成全龄、全季、全时段的旅游首选地。形成以“许燎源现代艺术博物馆”“满村文化”为代表的文创创作区、交流聚集区;以“三圣花卉博览会”为代表的微度假小型田园综合体;以“停在”“白泽”为代表的网红打卡点等。转型升级后的红砂社区(村)于2021年1月27日重新开街。开街以来共接待游客214.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6亿元。 夜晚的“白泽”(锦江区红砂村供图) 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进程中,智慧景区的建设是提升游客出游体验、推进旅游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的重要一环。曾经的红砂社区(村)因功能布局“小、散、乱”,基础设施不配套,形态杂乱陈旧,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随着景区的提档升级,科技化的智慧运维系统,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度假体验。 “景区智慧中心通过大屏幕可以对入园的游客进行性别、年龄层次以及小时段人流量监测。同时,遍布在景区内的66个高清摄像头对景区实施24小时可视化管理,通过智慧中心可以随时查看、提取,确保游客的安全。”红砂社区(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红砂社区(村)创新智慧管理机制,引入社会资本580万元,构建“1套基础硬件+1个指挥中心+1个控制平台”智慧系统,片区规划智慧停车场13个、智慧道闸7处、智慧路灯49套,实现了智能人脸识别、车流人流控制、智慧照明、环境监测等智慧功能。 据了解,智慧运维系统启用以来,监测入园游客229.5万人次、车辆38.5万台次,人脸识别游客475.5万人次,上报违章停车、车辆逆行等交通事件近4万件,环境监测3.05万次,处理智慧垃圾桶、智慧井盖报警事件176件。 “荣获‘天府旅游名牌’的称号,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红砂社区(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红砂社区(村)将持续提升景区环境品质。从基础设施入手,按照中心城区建设标准,加快完善三圣花乡片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从土地性质入手,科学布局高效用地,积极探索“田园形态”公园城市建设模式。从文化植根入手,突出“花乡”主题,营造栖居乡愁、近悦远来的独特文化体验。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