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户外旅游 >

中国积极推动体育旅游发展 体育旅游业态不断丰富

时间:2021-02-28 13:39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中国网2月26日讯 近日,由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组织编撰的年度报告——《中国体育旅游发展报告2020》(体育旅游绿皮书No.1)(以下简称《报告》)与读者见面。《报告》称,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正在不断提升其体验性与艺术性。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资
tvb经典电视剧 世界首富排行榜 新浪游戏排行榜 吸血鬼电影 bl动漫推荐

中国网2月26日讯 近日,由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组织编撰的年度报告——《中国体育旅游发展报告2020》(体育旅游绿皮书No.1)(以下简称《报告》)与读者见面。《报告》称,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正在不断提升其体验性与艺术性。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类型丰富多彩,加之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集趣味性、观赏性、竞技性、参与性于一体,如龙舟比赛、那达慕大会、舞龙舞狮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全国各地举办的龙舟大赛就达30余场。据报道,2019年6月15日的“龙腾潇湘2019”湖南传统龙船赛(沅陵站)吸引了近10万游客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十九届旅游那达慕大会的举办,吸引了近5万人参加。广东西樵山狮王争霸赛在2016年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每一年狮王争霸赛能吸引过万游客观赛2019年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吸引了海内外观众近10万人。2018年嵩山少林武林大会在为期两个月期间,共计吸引了近60万游客体验少林功夫。“舞台演艺”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寻求形式创新的重要渠道,探索以舞台化的形式,提升其体验性与艺术性。仅以武术为民族体育舞台化的代表,出现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泰山功夫传奇》、《梦幻武当》、《功夫诗九卷》、《风中少林》、《神话武林》、《梦幻太极》等。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文旅融合下结合少数民族地域和文化优势,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也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路径。云南、贵州等地已经进行探索,通过体育旅游小镇建设,结合当地民族特色融合传统体育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涌现出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可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大象传统运动养生小镇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小镇。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从快速增长到规范发展。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包括休闲度假旅游、体育康养、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在内的特色小镇,掀起了以“体育产业+特色旅游”为方向的体育小镇建设热潮。2017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通过对有关直属单位和中国足球协会推荐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申报项目进行筛选,公布了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其中,娱乐型、健康型、文化民俗型、赛事型、培训型和智能制造型分别为37个、22个、13个、11个、11个和2个。首批体育特色小镇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及黄河下游地区,形成了沪浙苏皖核心圈、长江中下游核心带和京津冀核心圈,而西北地区与东北地区则分布比较少。2018年以来国内又有多个体育旅游小镇落成,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省市也开始特色小镇建设。针对试点项目创建中存在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2018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强动态监管,持续开展评估督导和优胜劣汰 。2019年3月,《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指南》出台,进一步规范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 。

高尔夫旅游发展趋于稳定成熟。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联合宣布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及全面核查工作全部完成。根据部委联合通告,我国共有高尔夫球场683个,经清理整治核查后496个球场予以保留,其余的分别被取缔、撤销、退出或自行关闭。全国496个高尔夫球场中,以广东最多,为77个,其次为北京54个、海南45个,20个以上的还有云南和山东各35个、江苏34个、河北24个。中国高尔夫人群规模较小,但成长空间大。根据国内最权威的高尔夫报告《朝向白皮书》 的测算,2017年中国高尔夫人群数量近几年来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目前高尔夫人群数量在100-110万左右,其中一年下场打球超过八次的核心人群不到40万。中国高尔夫旅游群体仍属高端小众群体,半数及以上拥有10万以上年收入,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职业为企业高管或企业家。《朝向白皮书》在2018年指出,“中国高尔夫球场的运营管理水平、成熟度和稳定度这两年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国际交流合作也日趋活跃。规范、有序、健康成为中国高尔夫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报告》分析认为,体育旅游的发展呈现出政策设计将更为全面系统地为体育旅游发展构筑平台,体育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将进一步升级,市场对于健康的诉求将推动健康旅游等业态的兴起,科技助力下电竞旅游等新兴业态将持续发展,冬奥会的临近将推动冰雪旅游步入快车道,体育旅游在城市品牌建设、精准扶贫、区域一体化、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全面发挥等趋势,需要从理念、产业、支撑体系等方面进一步促进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主导下,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体育旅游对区域经济建设拉动作用开始凸显,以赛事经济、休闲体育经济等为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得以形成。然而在发展中,由于数据统计、资源评价、标准体系和复合型人才的缺失,使体育旅游的发展还缺乏有力的支撑系统。在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优质产品和品牌的形成还有较大空间,体育旅游的垂直化和专业化发展程度还有待提升。未来体育旅游如何更好地融合发展、规范和可持续发展,依然是摆在企业、目的地和政府面前的重大考验。(伍策 元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