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新闻 >

山東創新地方旅游發展模式文旅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时间:2020-09-10 11:49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人民網濟南9月10日電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印發了《關於公布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的通知》,山東24個村榜上有名。其中,六個曾經“一
河北工业大学排名 汽车降价排行榜 人均收入 河北大学汇华学院 喊麦歌曲 国产轿车销量排行榜 中国手表品牌排行榜

人民網濟南9月10日電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印發了《關於公布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的通知》,山東24個村榜上有名。其中,六個曾經“一窮二白”的省定貧困村讓人刮目相看。

“咱村,是全國重點村了!”在泰山腳下經營民宿的張曉楠,第一時間發了朋友圈,名單裡的“東西門村”是她的家鄉。不到三年時間,這個躲在山窩裡的貧困村,不僅靠發展鄉村旅游摘掉了“窮帽子”,還因為網紅民宿成遠近聞名的旅游打卡地。

實施一村一策,重點扶貧村變身旅游區

近年來,山東先后對400個文旅扶貧村進行分類,建立問題台賬,根據貧困村旅游資源的不同類型和分布特點,充分利用農村田園景觀、自然生態、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資源,為旅游貧困村編制了《山東省旅游扶貧村總體開發實施規劃》,逐村制定發展對策、逐戶明確扶貧方式,實現“一村一策、一戶一案”。

如今,重點扶貧地區形成了一大批鄉村景區、文旅小鎮,帶動當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收入,展現出文旅扶貧可持續性強、幫扶范圍廣、經濟效益好、成效快、返貧率低的獨特優勢。尤其是讓一些名不見經傳的貧困村成功脫貧,鄉村就此脫胎換骨:田園變花園,農房變客房,特產變禮品。

2017年7月1日,地處沂蒙山復地的壓油溝文化旅游扶貧項目正式對外營業,經過近三年的開發建設,現已打造成為集湖光山色、農事體驗、特色美食、手工作坊、紅色教育、傳統民宿、休閑養生於一體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 2017年,壓油溝村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順利摘掉貧困村“帽子”,群眾穩步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經過三年發展,還帶動周邊四個村居實現增收14.1萬元。

放眼整個山東,先后探索出“臨沂模式”“棗庄模式”“郝峪模式”等一批創新性強、可復制、可推廣的地方旅游扶貧模式,實現了鄉村旅游扶貧村的集中連片開發。在國家文旅部門前兩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中,山東共有34個村,其中8個村為省定貧困村,通過文旅精准扶貧,實現了脫貧致富。

東西門村網紅圖書館成為泰山腳下鄉村旅游新地標。(攝影 潘炳)

探索扶貧新模式,細節之中見真招

結合扶貧實踐,山東逐步探索形成了務實管用的“一清五幫十到戶”扶貧模式。

所謂“一清”,就是先瞄准再擊發。扶貧最大的特點就是精准,而不是普惠,先要弄清400個旅游扶貧村有哪些貧困戶和貧困人口,致貧的原因是什麼,採取什麼措施來幫助他們增收致富,擺脫貧困。“五幫”,就是在規劃、項目、資金、培訓、營銷上一幫到底。“十到戶”,就是產業扶持到戶、就業崗位到戶、用工名額到戶、資產性收益到戶、持股分紅到戶、送智送教到戶、結對幫扶到戶、金融扶持到戶、農產品採購到戶、電商聯通到戶。“一清五幫十到戶”扶貧新模式,拓寬了貧困戶增收新渠道,引導了貧困戶創業、就業,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為貧困群眾尋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細節之中見真招。

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庄村地處沂蒙山深處,曾是沒水、沒路、沒電的“三無”貧困村。電視劇《沂蒙》在常山庄村拍攝完成后,當地因勢建設了紅嫂家鄉旅游區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利用紅色旅游景區發展帶來的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探索出“一區帶四員”旅游扶貧模式,即土地入股當社員、景區務工當職員、穿上戲服當演員、售賣產品當店員。該模式先后登上《中國扶貧》,入選世界旅游聯盟旅游扶貧案例。短短幾年時間,常山庄村蛻變成獨具沂蒙鄉情的鄉村“好萊塢”,獲評“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村民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為發揮財政資金杠杆作用,增強扶貧“造血”功能,採取財政資金貼補文化旅游項目主體貸款利息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文化旅游項目,助力文化旅游項目高質量發展。2020年,擬貼息支持蘭陵壓油溝風景區、陽信水韻梨鄉特色鄉村旅游項目等23個文化旅游重點項目2000萬元。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們來到“紅嫂家鄉”常山庄村,舉行 “情系沂蒙”非遺蠟染線上直播活動。(攝影 鄭樹平)

推廣精准營銷,把村裡的好東西賣出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助力文旅產業復工達產,山東著力落實約1.38億元人民幣用於發放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券。其中,特設扶貧專用券,面向全省58個財政困難(沂蒙革命老區)縣征集文化旅游企業和產品,設立專門的扶貧專賣店和電商扶貧館,著力推介省內貧困地區文化和旅游產品及服務,為山東省內鄉村文化和旅游資源培育市場、拓展銷路。

7月4日,在臨沂市蘭陵縣壓油溝景區啟動的“山東文旅扶貧帶貨大匯”,精准定位文旅扶貧帶貨目標,征集了全省16個市50多類直播帶貨產品,70多種展覽產品,涵蓋了土特產、美食、非遺、民宿、休閑度假等產品。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樹娥介紹,山東很多貧困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產品和手工制品,現在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渠道和銷路問題。

孫樹娥表示,為突出文旅脫貧攻堅時效,將總結推廣文旅扶貧直播帶貨大匯經驗,快速打通線上銷售渠道,最大范圍地將文旅扶貧產品推到公眾面前。各路主播可利用直播視頻,帶領網友遠程參觀農產品原產地,真真切切還原產品生產實況,確保公開、公正、透明,對商家來說,賣得安心﹔對消費者來說,買得放心,為山東的美麗鄉村實現全民致富貢獻文旅力量。

來自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山東全省共接待鄉村旅游游客7527.9萬人次,實現鄉村旅游消費357.6億元。發展鄉村旅游,成為山東推動脫貧攻堅,帶領鄉村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麗畫卷的內生動力。(劉英 於新悅)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

劉家義到山東職業學院調研並召開座談會  劉家義到山東職業學院調研並召開座談會 緊緊圍繞立德樹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為山東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在第36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9月9日上午,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來到山東職業學院調研,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學校…【詳細】

要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