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ly 汇源通信 blood c 灰色的果实 好日子歌词 武汉十七中邱佳卉 trouble 徐小明博客 |
牛棚变菇房 村庄变景点——这里的产业脱贫有妙招 2020-05-14 19:31:36 智能朗读:
“我们村最大的变化就是把原来人畜混居的布局改变了,你们都进来到院子里转转,看看到底变了啥?”5月13日,记者来到了临泽县倪家营镇下营村,刚到村口就看见整洁的马路边上,白墙黑瓦的民居在郁郁葱葱的白杨树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谁也不曾联想到,正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环境整治工作,让原本的小乡村一改往日脏乱差的环境,变成了戈壁滩上的美丽乡村。 下营村党支部书记汪世林 下营村党支部书记汪世林介绍道,自去年以来,村上通过让牲畜住进专门的牛棚小区,将村民原有的牛棚改造为菇房,让原本堆放杂物的后院变为花园,持续推进农村改院、改厕、改生活习惯,打造田园风貌,把后院改造成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景观,用于发展果蔬采摘、农家乐、小作坊、餐饮住宿等产业,不仅富了村民,也让全村村民住上了干净整洁的花园式庭院。 下营村村民葛新 下营村村民葛新笑着告诉记者,我现在每年的收入最少能达到十二万左右,原来牛棚就放在院子里,夏天味道极其难闻,规模也较小养不了几头牛,自从村里建起了牛棚小区,规模扩大了,我的收入也增加了,村里环境干净整洁,我的心里也敞亮舒适了,更愿意待在家里专心做养殖了。 走过一户人家,院子里传来了一阵淡淡的菇香,掀开棚布,引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整整齐齐的菌棒,整个菇房被水雾弥漫,“这就是我家的菇房,原来是个牛棚,现在里面共有3000个菌棒,年采收蘑菇4500公斤,年收入可达1.5-2万元。”下营村村民葛春告诉记者,村里通过整治环境,做合理的规划安排,通过产业发展来助推我们致富,现在收入增加,环境变好,心里当然美了。 下营村村民葛春 正是有了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营村去年就实现了整体的脱贫摘帽,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一方面调动了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形成了净化美化环境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也让全村走向了小康致富的新道路。 文图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叶满山 来源: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