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景区景点 >

网红打卡景点还是艺术新呈现?为上海这些排长队的热门展览,观众(2)

时间:2019-12-23 11:39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2015年余德耀美术馆第一次展出大型互动艺术装置“雨屋”时,在上海引发了观展热潮,尽管花150元只能“淋”15分钟的雨,美术馆门口依然天天排起长队。今年“雨屋”再次回归成为余德耀美术馆的常设展,观众人数却较上
鲁友社区 say yes 魏宁海 新浪博客 美句 永丰论坛 goodbye 爱国古诗 永丰房产网

  2015年余德耀美术馆第一次展出大型互动艺术装置“雨屋”时,在上海引发了观展热潮,尽管花150元只能“淋”15分钟的雨,美术馆门口依然天天排起长队。今年“雨屋”再次回归成为余德耀美术馆的常设展,观众人数却较上一次明显减少。

  日本多媒体艺术团队teamLab同样在上海一夕爆红。今年3月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开馆时推出的teamLab作品“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成为刷屏朋友圈的网红展。时隔不久,teamLab上海无界常设展三年项目正式落沪,继续成了不少旅游APP推荐的“网红打卡地”。但三年之后,teamLab还会像现在一样火吗?

  “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是今年3月红遍朋友圈的“网红展”,现场绝大多数参观者都在拍照、修图

  在世博会博物馆的“世说新艺——中外艺术设计新锐创意特展”中,作品《海上丝路》是一件沉浸式公共艺术体验装置,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让观众穿越海上丝路的历史文脉。策展人楼思岑认为,展览本身就是沉浸式体验:“如今许多人狭义地把‘沉浸式’定义为声光电手段的多媒体展览,但沉浸式可以有各种形式。博物馆要去多媒体化,让作品来说话。”

  “中华艺术宫不排除未来会做沉浸式展。人类文明的多样化要在美术馆中体现,包括当代的业态、最新的科技成果、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等,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沈捷认为,无论是展览还是戏剧,“沉浸式”本质上都是一种体验经济,目前所见的沉浸式大都处于初级阶段,观众所得到的文化含量和设计者、策划者的思路密切相关,观众往往获得更多的是娱乐成分。“沉浸式不能代替美术馆中的架上作品展示。沉浸式是一个由娱乐向文化艺术的通道,我们不需要妖魔化或者太过追捧沉浸式,而是以平常心视之。不管是演出还是美术馆,它都打开了一种新的展示方式,随着技术越来越先进,体验会更加真实。沉浸式只是一种手段,不能变成一种目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