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景区景点 >

两型景区:天人和谐 善美益彰

时间:2014-08-07 11:26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湘南秀色 锦绣田园 彭德忠摄 云雾缭绕的崀山。韩世祺摄 崀山骆驼峰栈道。韩世祺摄 衡山祝融峰。 严其政摄 美丽的洋湖湿地公园全景。 肖克摄 据华声在线-湖南日报报道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省旅游景区的两型建设,湖南
tap 完全饲养 血泣五胡 幻想郷楽园化计画 浴巾男泡夜店 嵇康四弄 王术君去向 充能绿柱石 360sysrt 锈水财阀军需官 少堡主的爱财娘子 萝莉凶猛于烟罗 红楼新梦 倾雅 电驴子黄网站播放 济南wzyoule 三匹狼论坛 不朽丹神笔趣阁 戈洛普家族的香火 音速希希3.2.1辅助

  在开发建设中,洋湖湿地景区将原有物种保护与生态规划结合,就地保留了原生树木1300多株、荷塘120亩、水渠5公里,留下了2条长达1.5公里的生态廊道供生物迁徙。

  

  《两型旅游景区》地方标准旨在通过标准实施,建设一批两型性、示范性、推广性强的两型旅游景区。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标准进行解读,并呈现两型景区建设、管理现场,敬请读者关注。

  

  严格执行两型管理,让游客成为景区践行两型的重要参与者。在崀山,看不到传统的纸质门票,游客都使用精致的IC卡门票,IC卡上印着崀山的风景图,游客拿着IC卡门票进入景区,出景区时把门票回收,反复使用。这样既杜绝了过去的门票造假等问题,又实现了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黄锡说,在崀山,工作人员会倡导游客不带一次性生活用品进入景区,不破坏草木、不乱扔垃圾、不惊扰捕捉野生动物,不留垃圾等。景区内的宾馆和饭店也杜绝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

  崀山建设,全部按两型理念执行到位。记者看到崀山游道沿途能看到精致漂亮的木质小屋,黄顶白墙,与景色融为一体,这是景区的环保公厕。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黄锡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景区生态,景区内修建了木质栈道与行人游步道,新建生态停车场5.5万平方米、游人广场5000平方米、环保公厕13座,景观绿化4.2万平方米,使景区环境更环保更优美。工作人员还对景区内所有濒危地质遗迹和古树名木珍稀植物进行普查,登记造册、挂牌保护及科普教育工作。

  7月26日,在世界遗产自然遗产崀山林家寨景点的古樟树上,游客用手机拍下了一对“不速之客”的身影,疑似一对野生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崀山的野生猴难觅踪迹,而这次野生猴突然归来,也许是被崀山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吸引。

  “先规划、后建设”,景区建设步骤与《两型旅游景区》地方标准的要求不谋而合。《崀山旅游总体规划》、《中国丹霞—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保护管理规划》、《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个个景区规划融入了两型的要求。

  

  

  长沙湘江西岸,沿潇湘南大道东线往西,溯靳江河往南,便到了城区中的一片世外桃源——洋湖湿地景区。

  据华声在线-湖南日报报道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省旅游景区的两型建设,湖南省《两型旅游景区》地方标准日前发布,这是我国第一个两型旅游景区地方标准。

  两型建设理念,孕育了这洋湖美景。

  雄伟险峻的丹霞岩壁,覆盖着葱茏柔美的茂密树林,雄奇秀美。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被崀山神奇而峻美的风姿所吸引,脱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因此得名。著名诗人艾青用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为崀山之美做了注解——“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风景赛桂林。”

  经过处理的污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污水,将汇入湿地景区水系,用作景观用水,多余的水再次流向“回用片区”,用于冲厕、绿化和道路浇洒、洗车、建筑施工及消防等。

  崀山美景醉人,2010年被授予世界自然遗产,为国家4A旅游景区。如此美丽山水,本就是天然的“两型”之地。而在崀山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中,都执行两型理念。将“两型”篆刻在每位建设者、管理者和游客的心里。

  这里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正值七月,湖面上荷花竞相从田田的荷叶之中探出了头,在阳光的沐浴下,红的、粉的,开得格外欢快。小桥楼阁点缀于公园之中,草地上五颜六色的小花开得繁星般灿烂。微风吹过,空气里夹杂着荷花香气,草地清新,令人沉醉。

  洋 湖 :中南最大城市两型湿地公园

  一座座雨水花园、生态草沟、生态浮岛遍布园内,这不是单纯的景观设计,每个建筑都是一个“处理器”,负责收集周边的雨水,然后通过植物、微生物、土壤进行沉降稀释,移除雨水中的SS(悬浮物)、COD(化学需氧量)、N(氮)、P(磷)等污染物,达到径流调节和改善水质的双重效果,使得湿地的调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洋湖湿地景区的再生水厂是目前国际最前沿的“MSBR+人工湿地+自然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洋湖湿地开发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高宏介绍说,经过洋湖再生水厂处理的污水,缓慢流经三个植物塘及多级人工湿地、自然湿地,这里种植的芦苇、荷花、菖蒲、水生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以污水中的氮磷化合物及有机物为养料。生物治污工艺,不仅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更重要的是耗费成本极大降低。每吨污水处理成本只要0.2元,比传统工艺节约成本60%。

  云雾缭绕的崀山。韩世祺摄

  洋湖湿地景区的生态停车场选用透气、透水性好的植草格铺设,既能让雨水自然渗透,又可调节地面温度,回收的雨水还能满足其他用水需求。

  锦绣田园 彭德忠摄

  湘南秀色  

  

  谁曾想,就在几年之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菜地、鱼塘,因地势低洼,一到湘江汛期就成为泄洪大垸,枯水期又会受旱,连年水患连旱灾。如今,这里却被改造成了城区内的一片美丽风景,成为长沙市民休闲的乐园。

  崀 山 :镌刻两型之美

  洋湖景区内的再生水厂,成功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这在全国内河干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领域,是一个经典范例。

  美丽的洋湖湿地公园全景。  肖克摄

崀山骆驼峰栈道。韩世祺摄

衡山祝融峰。 严其政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