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打一成语 寥胜于无 零存整取打一成语 零加零 流无水 六个字的成语 六个字的歌名 六个字的歌名疯狂猜歌 |
盘点2018,全市旅游业稳步发展。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讲话精神,2018年冬季,我市以“哈亚雪”黄金旅游线路为依托,以镜泊湖、雪乡景区为重心,推出了“游”雪城雪堡、“享”雪乡雪村、“看”镜泊冬捕、“赏”冰瀑跳水、“浴”小镇温泉、“住”萨满村落、“踏”林海雪原等十大冰雪旅游产品、五条精品旅游线路,以及八项主题节庆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 2018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70.6亿元,同比增长11.2%;接待旅游总人数实现2389.99万人次,同比增长4.8%,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2316.58万人次,同比增长5%。
【数说旅游】
★ 全市建成旅游厕所55座、总厕位786个。 此外,为了扩大牡丹江旅游的知名度,我市立足集成营销,在线下、线上两大板块上集中攻坚,倾力打造“好一派北国风光——中国雪城牡丹江”“避暑镜泊湖、赏雪牡丹江”品牌,在央视《晚间八点档》《国家记忆》《中国舆论场》《朝闻天下》亮相,前不久还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前往北京、上海、济南、郑州、东莞等地推介牡丹江冬季旅游,让大美牡丹江走向全国、全世界。
这一年,我们立足资源优势,促进产业融合。文化旅游融合方面,完成镜泊湖等主要景区的文化挖掘工作,市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单位举办了2018牡丹江市旅游商品(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推进体育、旅游融合,以冰雪、体育舞蹈等项目为重点,举办镜泊湖国际马拉松赛、黑龙江省中俄体育舞蹈大赛等大型赛事活动,“中国首个大规模自由飞行热气球圣地”落户镜泊湖。推进健康、旅游融合,印发《牡丹江市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牡丹江市旅游、健康养老领域推进“南病北治、北药南用”工作实施方案》,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趁着大家都有时间的时候,便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到近郊放松身心,既省去了长途跋涉的舟车劳顿,又可以体会游玩的乐趣,就在刚入冬的时候,还带着孩子去镜泊湖看了28年难得一遇的吊水楼三面飞瀑,孩子别提有多兴奋了!”朱先生说,这种幸福感是什么都取代不了的,现在七岁的儿子对牡丹江哪个景点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掌握得特别清楚。
★ 全市共推出24个旅游产品,11条精品线路,6大“五花山”观赏地,19项主题节庆活动。 这一年,我们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旅游规划。按照全域旅游建设标准,编制了《牡丹江市全域旅游规划(2018-2025)年》《牡丹江市冰雪旅游专项规划》,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在规划框架内,还着手制定旅游产业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具体工作内容,推动旅游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像朱先生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无论春夏秋冬,每逢节假日我市各大景区游人如织,停车位爆满,农家乐及生态园也是备受欢迎,一年四季的牡丹江值得每个牡丹江人细细品味。 ★ 全市旅游开复工产业项目13个,新文创产业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0%。
这一年,我们加快推动旅游项目建设,夯实旅游发展基础。谋划生成项目,编制完成“旅游+教育”“旅游+自驾游”“旅游+低空飞行”等发展规划;继续抓好林海雪原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全省“十三五”服务业重大旅游项目;新建江南新区远东国际商旅文小镇、中兴村韩国民俗风情园等亿元以上市级重点旅游项目;牡丹江旅游集散中心投入使用,宁安市雪峰岭开园,狼图腾田园旅游综合体项目一期试运营,保利新文创小镇、国品广告创意产业园等项目落地。 【百姓体验】旅游让生活更美好
“现如今,我们身边可以游玩的地方越来越多了!”“一年四季,多条旅游精品线路总有一款适合你。”“旅游基础设施的提升,交通的便利,都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旅游。”……看过去一年雪城旅游的发展,最有发言权的是热爱旅行的市民们。春天踏青、欣赏漫山遍野的达子香,夏季选一处清幽之地戏水纳凉,秋季去野外邂逅浪漫的五花山色,冬季到冰天雪地里尽情赏雪戏雪,牡丹江特色旅游资源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每次休息带孩子去城市周边玩上一两天,一家人都特别开心。”市民朱先生是个典型的80后,特别热爱旅游。谈起旅游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他感慨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并不是一味追求“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更多的是愿意驻足下来,好好欣赏身边的美景。 |
- 上一篇:2018年甘肃省文化旅游十大新闻
- 下一篇:商家“紧箍咒” 游客“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