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乐观 盲人摸象 打一成语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 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 冒号 冒险岛组队任务 梦幻模拟战2转职 |
目前,不少这种组织以户外俱乐部为名,打着“自愿、AA制”的幌子,组织大家进行旅游,王先生之前也参加过不少,“他们从中赚钱是毫无疑问的,不然他们搞这个干嘛”。本来觉得只要他们安排得好,被赚点钱倒也无所谓,但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幸亏只是迟到几小时、吃点剩饭什么的,万一出了车祸,或者游玩中出了事故,我们能找谁去?” 行业不规范 “驴头”钻空子 除了对正规旅游业形成的冲击,其不正规的性质注定了这种旅游方式存在的巨大隐患,据了解,今年2月份在泰山后山不幸身亡的驴友,就是以这种方式参加旅游的。 曾参与过户外俱乐部活动的王先生表示,目前,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权限只针对旅行社或旅游公司,而对这种以户外活动组织的黑旅游的监管却是法规上的空白。 可积极引导“为我所用” 按照计划,本应周一早上5点左右返回济南,很多人正是因为这样的时间安排不会耽误上班,才参加了此项目。没想到,回到济南的时间一直延误到上午10点多,这更加剧了驴友们的气愤。 与上一个召集帖类似,该帖子中也规定“一定服从领队指挥”,并在免责声明中明确,“此次为自助式的AA制活动。组织者仅仅负责召集和协调,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发生意外伤害,责任自负,与活动召集人、一起出行的队友无关,以上条款已告知家人,同意报名”。一旦报名参加,视为本公告各项条款已同意。 户外俱乐部没有任何资质,也不进行任何备案,一旦出了问题或者被投诉,组织者一口咬定是自发结伴出游,不承认从中牟利,主管部门也很无奈,找不到处理他们法规依据。 记者调查发现,在很多网站的论坛上,有各种名称的户外俱乐部在招募加入者,并公布账号,让大家把所需费用打到卡里,出发时凭汇款单据上车。整个过程中,双方不签订任何协议,而且,组织者都以网名自称,驴友们连他们的真实身份都无从得知。 出游时,驴友们在领班的带领下,专门走驴道,这些线路没有经过考证,有的驴道甚至领队都没去过,只能靠“临场发挥”给大家带路。组织活动时一再强调要听从指挥,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防止大家在途中对领队提出异议。为节约成本,驴头大多使用的都是个人性质的车辆,甚至是单位的车辆,只支付油钱就行了,发车时间等也会在旅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旦出现事故,驴友们很难维护自身权益。 记者调查 图二:在户外俱乐部发布的召集帖中,都会强调“AA制”、“不承担责任”等字样。 为此,旅游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外出旅游要选择有合法资质的旅行社,切勿参加此类户外俱乐部出行。户外俱乐部不是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一旦游客在参加户外俱乐部组织的旅游途中出现意外事件时,游客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深圳市已经发生多起户外自助游团队在途中发生人员伤亡的安全事件,为大家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希望一些有知名度的户外俱乐部能够实体化,注册成立自己的旅行社,取得合法资质才能做强做大。 一位驴友称,万水千山户外俱乐部两名领队都是第一次到江西,没有组织经验。3月25日8:30左右,车辆到达三清山,直到12点左右才坐上索道,期间还换了三次导游。因为时间被延误,驴友们只游玩了2个小时,大约只有整个景区的三分之一。 多年从事旅游方面工作的赵先生认为,虽然目前户外俱乐部的操作有很多不规范之处,也不值得提倡,但总体来讲,他们对整个旅游行业是有推动的。对待此类事物,不应“一棍子打死”,可以尝试进行积极引导。 据王先生和其他驴友们介绍,他们是从网站上看到济南万水千山户外俱乐部发出的帖子,组织大家到江西三清山、婺源旅游,于是每人交了530元的车费和住宿费,3月22日17时从济南出发。可是后来他们发现,这次活动组织混乱,和当时的承诺相差很远。 “幸亏只是迟到、吃点剩饭,万一出了车祸或其他事故,我们能找谁去?” 另外,市民安全意识差、贪小便宜的心态,也是户外俱乐部火爆的原因之一。很多驴友们根本不明白组织者性质与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只是因为比正规旅行社便宜,就稀里糊涂跟着走了,直到出了问题无法解决,才后悔莫及。 多次参加户外俱乐部组织活动的张女士认为,是否赢利不应听户外俱乐部一面之词,管理部门完全可以进行调查,车费、住宿、门票的价格相对比较透明,一般来讲户外俱乐部的利润至少是每人50―100元,低于这个利润他们就不会做。 发展势头猛 价低“猫腻”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2012.04.28 星期六 领班不认道 驴友维权难参与此次活动的驴友共有98人,“我们都问了,旅馆多少钱,吃饭多少钱,这很清楚,一人挣一百,一百个人就是一万”。但驴友们无法提供对方赢利的证据,而且组织者不挂靠任何单位,无法对其进行处理。 户外“游击队”搞苦旅游“正规军”
图一:在一家户外运动网站上,发布了大量驴友召集帖。 而驴友们同样拿他们没办法。从活动组织之初,户外俱乐部就会明码标价,线路、特色等都交代清楚,驴友们满意者就参加,不满意就不参与,即使回来后有些不符合预期,也无话可说。 深圳检查户外自助游团队 记者随机点击其中一个南部山区爬山徒步活动召集帖,发现其中除了公布活动时间、集合地点、活动线路等信息外还规定,自行解决早午餐,收费28元,“大小驴都要买票”,并称“根据报名情况定车辆、合适人数封贴,报名少于30人活动自动取消”,“驴友们一定要听从领队、向导的指挥”。 2011年3月5日,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交通运输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等四部门联合行动,对户外自助游两个集合点市体育馆、上海宾馆的户外游团队进行检查。 正当大家欲找领队理论时,众人才发现,其中一名领队趁下车帮驴友拿行李时,招呼都不打就走了。另一名领队见势不妙,也趁机溜掉。 业内揭秘 其中,婺源景区的一卡通IC卡包含14个景区,但由于时间关系,他们只游览了其中7个景点,其余全部被取消。而且,据介绍,期间驴友们还被安排吃剩饭冷饭。有驴友认为,此次游玩的数量和质量都严重打折,组织者的协调沟通能力也让人不敢恭维。 相关链接: 针对户外俱乐部的监管难题,一位驴友认为,这种违规行为和完全自愿的结伴出游是有明显区别的。经营者以户外俱乐部名义公开组织活动,在各大网站发帖、公布账号,让大家汇款,然后在景点门票、住宿等各方面进行克扣,从而达到盈利目的,这是一种无资质经营的违规行为,而且偷税漏税,也不用承担风险。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户外俱乐部混乱局面的形成,主要缘自旅行行业的不规范。 组织此类活动的人,在业内被称为“驴头”,而参与者被称为“小驴”。按照目前蓬勃发展的态势,一次活动一般能赚一两万,平均一月发三四车,一个驴头一年挣几十上百万并不难,利润比正规旅行社都高。因为他们不需要缴税,运营成本低,并且打着“户外”之名,专门研究逃票的路线,其实是为了降低成本。以江西婺源为例,正规旅行社都是买套票,而他们都走“驴道”,即没人管理、未经开发论证的小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经理透露,从去年开始,以户外俱乐部为名组织旅游的情况开始兴起,目前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每个俱乐部每周都能组织50到100人,济南市每周以此种方式出游的多达上千人。 记者浏览多个帖子后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召集帖都会明确“服从指挥”、“自助式的AA制活动,组织者不承担任何责任”等条款。 参加济南万水千山户外俱乐部组织的江西游回来后,驴友王先生仍心有余悸。 业内人士建议,可以针对该现状制定相关规定,户外俱乐部使用的此类大巴车必须挂靠正规公司或者车队才能运营,出省运营需要相关审批手续。这样就可以根据车牌号查出车辆归属,并了解到固定时间段内去了何地等信息。 正规旅行社做类似长线项目,考虑到安全、耗时等因素,一般会选择乘飞机,而“驴头”则会选择乘大巴车,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在报名格式一项中标明,“完全接受活动召集帖中的免责条款,如发生意外伤害,责任自负,与活动召集人、领队、向导及其他驴友无关” 这些所谓的户外俱乐部先在网上建驴友群或者在论坛中发帖,一般每周都会组织活动,有近郊游,也有两三天的。在组织时会有严格的成本核算,报名者达到一定人数就发,若因人数少而达不到预期的利润,这次活动就会自动取消。 目前,通过不正规的户外组织出游的并不是真正有户外精神的人,更多的是因为这种方式便宜。他们一般都没有专业的户外装备,更不懂户外生存常识,整个过程存在众多隐患。 2011年,有两个驴友群为了争抢客户发生争执,最后砸坏了大巴车,由此可见,旅游群内部其实也比较混乱,驴友穿梭于各个群里,并非一直忠实于哪个群。就像客人挑选旅行社一样,感觉另一个群的服务或路线更好时,就会“弃暗投明”,此时就可能发生矛盾,造成驴友群内部越来越混乱。 还有驴友表示,目前,随着各户外俱乐部的发展壮大,已经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成为各户外俱乐部的根据地,大肆召集参与者,建议有关部门根据网络备案对其进行检查。 4月24日,记者登录山东户外运动网发现,该网站中驴行攻略、信息交流等各种关于“户外运动”和旅游的信息琳琅满目,网站首页页面右侧的“活动公告”栏中,罗列着众多户外组织发布的活动邀请帖,记者注意到,只是五一小长假期间的邀请帖就有十几个,其中包含的景点近至南部山区,远至苏杭,可谓无所不包。 广发召集帖 强调无责任 据了解,目前,有的户外俱乐部已经意识到此类活动背后的巨大隐患,开始寻求与旅行社的合作。有的驴友群人数多达上千人,户外俱乐部挑选旅行社的经典路线,推荐给这些驴友参加,然后由旅行社带团、提供服务。这样,驴友花钱不多,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导游全程陪护,回来之后感觉很满意,驴友群也就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