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新闻 >

发现六盘水旅游 那些藏得太久的色彩

时间:2015-12-24 17:52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在多彩的贵州,处处都是天然的大公园,突然之间,一直藏在深闺的六盘水旅游业异军突起,每一处景色或因它的大美天成,或因政府的大力投入,绚烂绽放,到了极致,成就了彩色的六盘水旅游图画。 如果说,放在几年前六盘水发展旅游无异于痴人说梦,当时政府依托
福晋凶猛 腹黑老公惹不得 腹黑太子天降萌妃 腹黑席少霸宠妻 妇科麻醉师 杠上腹黑王爷 杠上无良妃 给力文学 给力文学网 给力小说网 古武少年 官榜无弹窗 官场桃花 官场桃花运 官场桃花运小说 官道温岭闲人 官妖无弹窗 鬼手天医 鬼手天医全文免费阅读

  在多彩的贵州,处处都是天然的大公园,突然之间,一直藏在深闺的六盘水旅游业异军突起,每一处景色或因它的大美天成,或因政府的大力投入,绚烂绽放,到了极致,成就了彩色的六盘水旅游图画。

  如果说,放在几年前六盘水发展旅游无异于痴人说梦,当时政府依托于能源产业,没有著名和成熟的景点,过分依靠旅行社的推广。如今政府下决心将资源城市转变为休闲城市,当地领导观念的改变,在当地随处可见“做美环境,做活文化,做强品牌,让人民充分享受旅游产业发展成果”、“创新业态,转型发展,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这样的标语,可见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和力度。如今大众的旅游方式也在改变,今年六盘水借全省旅发大会的契机,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原生态景区配套了服务,满足了以自驾车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人群的需求,六盘水各个景点就好比好原料,看大厨如何组合,交通便利更增加了进入性和参与性。日前,本报记者应六盘水旅游局的邀请,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景点,本报旅游周刊为大家详细介绍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同时设计了一条成熟的六盘水自驾旅游线路。

  

  黄色妥乐银杏林铺就的大美

  比起网络上红火的内蒙古喀济纳胡杨林的金色,位于盘县石桥镇妥乐村的古银杏林显得那么低调,这片古树林里每棵古树都有自己的故事,不张扬,安静的独处,与树林里的茶马古道、瀑布流水、田园人家和谐共处,在高速公路开通后才一展芳容。

  盘县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古银杏面积达146平方公里,其中以妥乐村的千株古银杏最为著名。在妥乐不到三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竟然有1450株古银杏树,树龄最长的超过一千岁,一般的树龄也有几百年,我们去的时候正值秋色,天气晴好,阳光普照,满村尽带黄金甲,当地人形容银杏树林是“大树龙盘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簪头”。在一片集中的范围内,银杏树叶金黄片片,在黄色上点缀了灵动的人家和田园气息,据说,除去最美的金色,春夏的时节,因为绿色的成规模,也形成了层层叠叠不可复制的绿色规模。

  据说妥乐村的古银杏得以保护下来,是因为这里居住着从江南屯兵过来的村民,他们视银杏树为生命,古树与村民和谐共处,世代流传。古老成片的银杏树林与碧云洞、丹霞山、火铺杜鹃林、仙人庙、杏湖、路家祠堂等形成妥乐银杏景区。

  旅游资讯:妥乐村目前道路建设较好,从县城过去约一个小时,银杏树集中,同时有天然形成的瀑布、古驿道、民居等小景,在树林里有农家乐、客栈。到了当地一定要吃银杏餐、喝银杏茶、品银杏酒,村口有村民摆摊现烤的银杏串。

  蓝色坡上高山草原天然极致

  如果说银杏林是小清新的话,离盘县坡上草原越近,越发的令人感到震撼和窒息,在189平方公里的坡上草原风景区内有乌蒙大草原、百草坪、天池、彝族村寨、白族“火把节”等景观。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因为面积太大,我们这一辈子都无法深入到达,但是坡上大草原给我一次让人窒息的震撼就足够。

  坡上草原位于盘县四格、坪地两个彝族乡境内,海拔超过两千米,主要由十万亩草场、四万亩杜鹃林、高山湖泊长海子、牛棚梁子大山等景点构成,景观有奇峰、湖泊、雪景、花海。这里是贵州最高、最大草场,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贵州著名景点,但是它的大气却是任何一个地方无可替代。广阔是它的魂魄,春天的绿色、夏天的红花和满山的牛羊、还有湖面海拔2500米,不知名却为贵州海拔最高的湖泊,偶尔一见的佛光,只是它的装饰。

  如果说坡上草原如男人的雄浑,那么这里还有全省第一家风能发电站,在30万平方公里分布着的,如蝴蝶一样美丽飞舞的风机如女人般妩媚,让草原有了完整的生命。

  旅游资讯:坡山草原虽然面积很大,但是建设了步道、蒙古包等基础设施,游道设计科学,盘县全年日照充分,游览时不觉得艰苦。可以在下草原时在当地农家品尝紫色洋芋、羊肉火锅等美食。

  红色激情凸显休闲城市精神

  六盘水被称为一座被火车拉来的城市,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因为听党的话,迅速从全国各地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儿女来到六盘水这片荒郊野岭,开始了大建设。当时最流行的话是“好人好马上三线”,如今这些三线人已经老去,伴随着六盘水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能源城市,留下了他们火红的青春岁月和这个承载了青春年少梦想的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2013年8月17日,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在六盘水市开馆,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分有室内场馆和室外文化广场两个区域,文化广场包括了当年彭德怀指挥三线建设的办公遗址、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陆家大院以及育才壁、蒸汽机车、机械设备等历史文物。馆内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历史文献、图片等,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8月17日,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开馆仪式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三线精神座谈会同时在六盘水钟山区三线建设文化广场举行。

  上世纪60年代,火车把中国东部大城市里重要工厂的专家与装备拉进了贵州的深山当中。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等一批国有重点企业和项目在六盘水应运而生,使六盘水从封闭的农业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一座新兴开放的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煤炭基地、钢铁基地。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价值追求。“祖国江山无限好,襄阳一行豪情增”,“革命友谊深过海,五湖四海奔拢来,为了革命同目标,人亲难比阶级爱。”正是当时“三线建设”豪情万丈的真实写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