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徒步旅游 >

小伙因一次徒步辞职投身登山 两年登顶16座雪山(2)

时间:2018-11-15 12:03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高海拔的冷是寒入骨髓的。“狭小的雪洞极不舒服,接连梦到有人送来衣物装备,醒醒睡睡,做梦的主题一直没变。” 沈建辉说,据之前的攀登速度判断,他要登顶至少需8~10个小时。而要在天黑之前回到C2营地,得早上7时
天佑阿哲 yy人事部 luciano rivarola 上海海洋大学夏瑶 动漫少女邪恶图 07kkk最近10天更新 2017yy年度盛典 外星人陈山 蛇女幽魂之食人狂蛇 影铸火炬 蔡念慈

  高海拔的冷是寒入骨髓的。“狭小的雪洞极不舒服,接连梦到有人送来衣物装备,醒醒睡睡,做梦的主题一直没变。” 沈建辉说,据之前的攀登速度判断,他要登顶至少需8~10个小时。而要在天黑之前回到C2营地,得早上7时就出发。12月16日,太阳开始有暖意时已是9时,“今天是不可能了”。

  2017年的第一天,沈建辉在C3营地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壮丽日出!

  单人冬季登顶宁金抗沙峰(7206米);

  紧接着,遇到三角岩雪坡,那时风力至少有5级以上,风把雪从雪坡下方往上吹送,雪粒飞舞,大风呼啸,身临其境非常恐怖。“我担心身处的冰壁随时可能被吹飞,在此越久越不安全。” 沈建辉说,当时他只好采用更高效的倒攀,“我给自己定下踢冰40步才可以休息的规矩,专注于攀登,身体在自动调整呼吸和全身状态,感觉不那么艰难了,速度也快了。”

  从C2营地往上,他遇到一道斜切整个雪坡的大裂缝,这是之前没有预判到的。沿着这个裂缝外墙往右侧移动,他找到雪桥,下降20米后,小心翼翼地踩过雪桥。与10天前相比,此处山体已经开始出现亮冰,裂缝更加显露,这是攀登的最后机会了。上到海拔6850米,沈建辉建了C3营地,依然只能是雪洞。

  没想到的是,出发下撤没多久,风云变幻,他一不留神判断失误,下到裂缝边上才发现自己到了整个大雪坡的东南侧。“没有稳定可靠的雪桥,即使从这边跨过裂缝,路线上也存在未知。” 他只好返身往上,找回到原来线路。

  【准备】 冬练攀冰夏学攀岩准备了近一年

  【初探】 大风差点刮走人和帐篷无奈下撤

  冲顶途中雪洞宿营

  在拉萨休整了10天,去年12月27日,沈建辉再次冲击宁金抗沙峰。

  沈建辉从2010年开始接触户外徒步,直到2013年,他所进行的还都只是普通的徒步旅行,觉得目之所及,风景有些单调。“登雪山就不一样了,从低海拔到雪山之巅,风景的变换让人着迷”。

  去年春,一个让人激动的想法在沈建辉心中萌芽:单挑7000米级别的雪山!他选的是7206米的宁金抗沙峰。

  在曲水雅鲁藏布大桥317这一侧等车时,沈建辉偶遇一位开着三轮带斗摩托车的当地人,愉快地搭了一段顺风车。第二天,他开始进山,大风和飞沙走石没能让他的攀登速度加快。但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他的心态很是平和。

  “我solo的第一座雪山是2015年8月的那玛峰。”沈建辉说,接着他相继free solo了年保玉则、岗什卡、雪宝顶、阿尼玛卿、宁金抗沙三角岩等,坡度、冰壁高度、危险程度逐渐增加,给他提供了非常好的训练机会。

  这是去年沈建辉默默完成的小目标——3个国内第一。而此前,他已接连登顶那玛峰、年保玉则峰、岗什卡峰等,两年的时间里先后登上16座雪山。潮州人沈建辉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拼才会赢”。

  “很多人可能觉得solo是一种不负责任、不要命之举,但我是在完全可以把控得住的情况下才去做。‘不要出错’是我的信条,‘安全回家’是我认为的登山成功的标准。”沈建辉说。

  【再试】 成功登顶给自己送上最好的新年礼物

  下午3时,他成功登顶。

  “半夜里起了风,帐篷发出各种声响,后来甚至贴到我的脸上。醒了睡,睡了醒,中间起来一次,看冰锥固定的绳子没坏,就继续躺回帐篷。天亮的时候,猛地感觉帐篷在动,惊起背靠着帐篷,勉强穿好衣服,探出去一看,冰锥固定的帐篷风绳已经扯断,人和帐篷没被吹飞,真是万幸。” 沈建辉说,当时的风有6级以上,帐篷已经完全变形,他只好躲进前人留下的四季帐中。

  单人非常规登顶阿尼玛卿峰(6282米);

  终于,他回到C1营地,这时已是傍晚6时。在天黑前,他“冲”回公路边,当时只戴着抓绒手套的他发现有两根手指头已轻微冻伤,麻麻地没了知觉。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敏华 图/受访者提供

  越接近顶峰,他越小心谨慎,从6900米山凹到7100米山凹,他用了3个小时。在顶峰下方的山凹处,他休息了一会儿,吃了东西,把背包放在这里,轻装冲顶。

  他这样单挑7206米的宁金抗沙峰

  沈建辉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喜爱的登山中去。“我必须像森林的树、山冈的兔、飞翔的鹭,像大自然一切活生生的生命一样,追逐光明,暴晒阳光,淋润雨露,呼吸山风,自由地生长……”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攀登中的沈建辉

  “西南山脊路线整体攀登难度不是很大,路线以冰雪为主,这是我比较擅长的,我较弱的是岩石地形。冬季攀登的难度和担忧在于大风、低温、三角岩陡坡、高原反应、裂缝和碎石坡。一个人攀登的好处是自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时间来安排;坏处则是没有人互相照应,同时需要背负所有装备和物资。” 沈建辉说,为此他做了一些技术上的训练,除了爬雪山外,还冬天练习攀冰,夏天到阳朔学习攀岩,整整准备了近一年。

  当时天是阴的,他在峰顶等了半个小时,云层一直不散。7000多米处的风太冷,他的手指、手机、电池随时可能罢工,他不敢恋栈,只得下撤。“回到6900米的平台时,天气又转好了,远处的山露出来了。这或许是在向我传达这样的信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在顶峰没有见到的风景就当是一个遗憾吧。” 沈建辉说。

  第二天,登山正式开始。高海拔、负重45~50斤、大风令沈建辉走10步歇10步。“那天上升1000米用时8小时,一直走到天黑。” 沈建辉打着头灯,一直上到6000米的位置,发现前人遗留的两顶帐篷,便在此安营扎寨(C1营地)。已疲惫不堪且有些许高原反应的他下意识地做了一件最正确的事:用两个冰锥把帐篷的风绳加固了。

  雪洞中观日落

  单人登顶雪宝顶峰(5588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