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天魔4 嗷嗷路 铃木隼价格 劳拉失魂记 mild-863 55168论坛 yy秀文笔文学 动漫美少女被虐 相晓冬 瓶子丹 |
原标题:“印象旅游”骗局大调查:数千景点免费游为假,疑为传销卖卡 “138元购一张‘印象中国一卡通’,可以免费游国内3800余个景点。”一个极具诱惑的产品从这个原点出发,设立五级代理层层发展下线并从中分红。 这一模式最大的诱惑,直截了当写在了一个拉人头的微信群名上:“印象旅游 月赚百万”。该群在半个多月里,就从百人左右发展到了五百人。 按照“印象旅游”设计的规则,每售卖一张卡,直销返利和代理分红99元,公司可以剩下39元(还未计算需要支付的团队奖励)。但39元并不是公司的利润,还包括着3800余个景点的门票费用。 这种模式显然无法持续。 “该活动是传销行为无疑。”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谦获知到该项目情况后向澎湃新闻()断言。 他分析,该公司以虚构产品以及利益为诱饵,依靠不断拉人头才能维持运营,用下线的钱来给上线分红,造成了盈利假象,完全是一个金钱游戏。 这一骗局借助网络疯狂“裂变”时,所谓的免费旅游已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对“印象中国”APP中列出的景点,澎湃新闻抽样30余个景点进行核实,对方均表示从未与“印象中国一卡通”有过合作;而该公司宣称的合作方中国旅游协会、携程旅游网、途牛网、同程旅游也均表示,与该卡无合作关系。 澎湃新闻购卡后预约了一个景点使用,发现确实可以“免费旅游”,只不过方式有些曲折:通过印象中国APP提前预约景点,对方发来一个取票码,成功取票后发现该票购自携程。 “这样大家就更相信,这张卡真的可以免费旅游”。一位曾被传销骗过并被拉入上述“月赚百万”微信群的人这样分析。 这才是这一骗局最具欺骗性的地方! 不宣传旅游功能,猛鼓吹发展下线 8月下旬,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接到投诉称,“印象中国一卡通”借免费旅游之名,以购卡成为代理发展下线,进行网络传销。 澎湃新闻记者随即跟进调查,“印象中国一卡通”项目没有官网,记者辗转添加了“印象中国-陈老师”的微信。 “陈老师”给记者发来了他的“印象中国”推广二维码,让澎湃新闻扫描下载“印象中国”APP。 按照步骤,澎湃新闻用假名,顺利在“印象中国”APP注册后,花138元购买一张“印象中国全国旅游一卡通”卡,成为“陈老师”下线。 该款APP设置有机票、火车票、酒店、景点预约、电子导游、共享导游、旅游补贴、定制旅游、旅游攻略等多个功能,但仅景点预约等功能可以点击浏览内容,其余多种功能均显示“正在努力开发”。 在APP旅游卡介绍一栏中,宣称该卡已签约全国655个城市3800余家景点,凭卡可免全国景点门票。 在成为“陈老师”下线的同时,澎湃新闻记者还被拉入一个“印象旅游 月赚百万”的微信群。 “陈老师”说,群里都是全国各地做代理的人员,进群至少需购买一张旅游卡,且需由一位已在群内的代理人作担保,经过群主审核后才可进群。 在群里,骨干成员“鑫哥”不断鼓吹,138元购买一张“印象中国一卡通”,不仅可以免费游玩全国3800余个景点,还可成为代理,无限发展下线,以全国、省、市、县、区五个层级“裂变”形式代理,获得金钱返利。 澎湃新闻记者刚加入该微信群时,群内仅百人;半月后,群内人数已满500人,且疑似存在多个这样的微信群。 在“印象旅游 月赚百万”微信群里,骨干成员“鑫哥”和“陈老师”配合密切。 但他们并不执着于宣传旅游卡的旅游功能,更多是在鼓动购卡会员进行代理售卡,发展下线购卡进行“裂变”,并以层层分级赚取分红、“月赚百万”作为诱惑。 9月1日晚,梁家林在朋友介绍下,进入“印象旅游 月赚百万”微信群。 家住四川广元的梁家林被类似网络传销骗过多次,深谙其中门道。 听完群内骨干成员对这个“赚钱”项目的介绍,他便看出了里面的门道,直截了当地提出质疑,“怎么区分是不是庞氏骗局?” 这句话惹恼了群里几位骨干成员。一方面,“鑫哥”极力解释“公司是有产品的,是做平台,和传销不一样”,并祭出“138元能干什么,旅游两次就回本”的说服理论。 另一面,在梁家林持续质疑下,有骨干成员开始翻脸,称梁家林再质疑下去“马上要引起公愤了”,并告诫不愿做“那你就别买(卡)”。 “鑫哥”和“陈老师”等骨干成员还在群内不停发布“一卡通”宣传资料,包括制作精良的音视频,宣称其公司“前海新印象”与携程、飞猪、途牛等8个平台有合作,甚至还有中国旅游协会颁发的“会员单位”牌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