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徒步旅游 >

青旅记 一段旅行承载的人生梦想

时间:2018-06-25 11:25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认识了有趣的朋友,去了独特的地方,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见识了迥异的风俗,这是一群人的梦想,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驴友。 ◎本刊记者 吴军涛 网络上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受到关注:“当代徐霞客”黑剑、“徒步中国第一人”陈亮法、著有《十年徒步中国》的雷殿生、“
冬月枫快播 电影网淘娱淘乐 舍金娜 膝上袜 李清芳real 仁科百华下马 命运长夜之白袍起舞 彭钦一 关婷娜胸围凸点泳装 e百变假发

  认识了有趣的朋友,去了独特的地方,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见识了迥异的风俗,这是一群人的梦想,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驴友。

  不管是不是蛊惑,跳出按部就班的生活轨迹,来一场任性的旅行,似乎是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奢侈品。“我来过了,我体验过了,我快乐,我满足”,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观念。有人说,这样挺好的,何必总想着人人都变成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呢?不管怎样,顾少强有这样的勇气,追随内心的热情。相信自己,凭借努力,不愁找不到新的工作。保持淳朴的心态,追求朴素的快乐,克制过度的欲望,一样能生活得非常好。在有些浮躁的社会中,能有一群这样的青年人,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寻求最淳朴的快乐和洒脱,无论是否出于炒作,都是一种勇气。
  “生活也不只是眼前的苟且,生活不只是房子,还有诗和远方”,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说:“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者买房子,那我就去旅行”。

  网络上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受到关注:“当代徐霞客”黑剑、“徒步中国第一人”陈亮法、著有《十年徒步中国》的雷殿生、“当代徒步旅行家”余纯顺、“中国第一登山美女”罗丽莉……他们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
  8年下来,也曾九死一生,但他说:“准备将自己的旅途经历进行系统整理,出版《徒步中国人》和《徐霞客后记》两个系列专著,举办大型图片展览活动,从中筹集资金再做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徒步穿越罗布泊;另一个是登上美洲大陆,成为徒步全美洲的第一个中国人。”

  2015年,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网上风起云涌,被网友们称作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面对媒体的采访,这封辞职信的作者、青年教师顾少强说,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没有什么规划,而做出辞职的决定不是为了“实现全国人民的梦想”,只是为自己。“这次出来或许会遇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开间客栈,安顿下来,或许继续出去走走。”顾少强说,“一切都有可能。”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但能掌握生命的宽度”“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身体和思想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些语句也日益在青年人中成为流行语。
  或许是因为年轻人的个性彰显,不走寻常路。他们不愿被牵着鼻子走,喜欢自己做决定,喜欢自己探索。他们独立,创新,希望独辟蹊径,寻找别人发现不了、也看不到的风景。他们从来就不羁于已有的规划,从来就懂得打破,打破对梦想的羁绊,打破陈旧不堪的生活规则。对于以旅行为信仰的青年人来说,每每虔诚地寻找最奇妙的旅行目的地,深入感受每一次旅行带给自己的独特体验,并将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和朋友分享,这才是青年驴友们心目中的旅行。

  驴友不是简单的旅行,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不愿按照旅行社设计好的路线、景点走马观花,奔波劳累。现代意义上的“驴友”现象从国外发展而来,它是旅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新的旅行方式进入中国后,首先被青年人感知、追捧和迷恋。
  当旅行成为一种时尚、话题,甚至社会现象,“说走就走”成为任性而洒脱的青春标识,热衷于旅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房子有多大,一个月可以拿多少薪水,而是认识了有趣的朋友,去了独特的地方,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见识了迥异的风俗。这是一群人的梦想,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驴友。

  而在很多年轻人的手机里,途牛、去哪儿、蝉游记、蚂蜂窝、驴妈妈、穷游等与旅游有关的资讯、社交APP也成为必备。在忙碌的工作间隙计划下一次梦想中的旅行,成为很多青年最期待的事。
  如此大胆的行为似乎超出了稳妥的人生规划。是真实?是炒作?网友议论纷纷。有羡慕,有支持,也有非议。“这个压力山大的时代,每个年轻人都自命不凡,不该苦苦地坐在小格子间里填表,做没完没了的PPT。要做,那也必须是高额的加班费,无限制的打车费,一年20天的带薪年假,外加各种诱人的诱惑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如若不然,便觉得生活是没有希望的。于是,每当有人环游世界,或是出去个半年一年,还能幸运地红极一时,便觉得自己也该拥有那样的生活。这些似乎在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人活着就是要看看这个大世界,不去旅行你会觉得世界就是你眼前的这个样子。这些话没有错,但是到了还没有经历,没有一点点事业和成就的小年轻身上,便滋生了蛊惑的味道。”


  ◎本刊记者 吴军涛

  不走寻常路
  其实,“驴友”这个群体从古至今都存在着。有人说,从有人类开始,从追逐第一只兔子迷路,在丛林里转悠,就有了旅行。人类的狩猎、迁徙等行为就是有相对目的的旅行。当第一个人想看看山外面有什么的时候,就有了人类的第一次远足和跋涉的冲动。明朝的徐霞客从22岁开始,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对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进行考察。历史上也从来不乏云游四海的诗人、僧人、浪子等。

  “当代徐霞客,徒步中国第一人”的陈亮法27岁时,踏上了自己的梦想之旅。8年的时间,他步行5万多公里,拍下13800张照片,写下150多万字共260本日记。每到一个地方,陈亮法都要认真地收集当地的人文、地理、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并以日记记录着这一切,他的笔记本里盖上了500个公章和100多个邮戳。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驴友,又名背包客。“驴”是“旅”和“绿”的谐音,这些热衷旅行、探险和户外运动的青年人,背着专业的户外装备,“像驴子能驮能背”,不辞劳苦地穿行在名山大川,来锻炼自己,感受生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