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床侍妾 清湍鸣回溪下一句 清幽异梦 情定少林寺演员表 情迷但丁湾qvod 曲马多戒断网 泉店煤矿堵门 全息娇娃 群扑网 饶河教体信息网 |
所到之处,他都有两个指定动作:一是找当地政府部门盖公章和到邮政局盖邮戳,二是向当地政府赠送他创作的七律书法作品。 坚强老者的10年计划 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也给郑东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不断地被感动着。 终生难忘草原人民 谈到在内蒙古的徒步经历,郑东的第一印象就是:实在是太大了! 有的时候,到达一些旗县时正好遇到双休日,相关部门不上班,无法盖公章。如果要等,就要耽误两天的时间。当他走到政府门口说明来意之后,值班人员都会迅速通知主管领导赶到单位为他盖章。他的行为感动了大家,好多领导和工作人员主动和他合影,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还赠送纪念品。讲到这些经历时,郑东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内蒙古的人真好!” “我的老母亲今年93岁了,最近身体不太好,我要在她身边伺候一段时间。”说到尽孝,这位年过六旬老人的语气非常坚决。“我不能只顾着完成我的计划而失去照顾母亲的机会,否则会让我抱憾终生。” 郑东,山东省淄博市人,1954年生,退休前系山东理工大学教授。2014年退休之后,他萌发了徒步行走全国的想法。经过深思熟虑,“10年时间,徒步中国”成为了他退休后的重大计划。 徒步113天,内蒙古是他迄今徒步行走完的省份中历时最长的一个。内蒙古的很多县级行政区之间距离较远,徒步锡林郭勒盟时,最长距离单日走了59公里,打破了他在其他省份单日行走的最高纪录。 “我的女儿非常支持我的计划,觉得我给晚辈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郑东说。 旅途中的郑东(资料图片) 了却心愿后再出发 文/记者 杨 佳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走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实在太可惜了。”谈到徒步的初衷,郑东这样说,“我认为徒步也是一种文化,可以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踏实,游历祖国壮美河山,传播正能量,这也算是我们老年人对中国梦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话,日后我还要完成新疆和西藏的徒步旅行。” 2015年4月9日,海南省海口市成为他徒步中国的起点。刚开始,郑东比较着急,由于行走里程过多,脚上磨出许多水泡,但是他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更换了一个行李架后,拉着行李继续前行。 在沿着公路徒步前行的过程中,看到是一位老人在只身前行,时不时就会有司机主动停下车来,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走在牧区时,还有牧民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吃饭。当他婉言谢绝之后,牧民们还为他指出自己家的位置,告诉他如果迷路或者走不动了,随时可以返回来。有一次,他在路边的小饭馆吃饭,老板得知他是以徒步游历的方式弘扬爱国精神时,坚决不收他的饭钱。 在广东时,郑东在深山老林中走错了路,当时下着大雨,半夜12点才搭上一辆车到达附近的小镇。 11月2日,离开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后,郑东自豪地宣布:他从2017年7月13日~11月2日,历经113天,走完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全部县级以上行政区,累计徒步1603公里。至此,他的“10年时间,徒步中国”之内蒙古之行圆满结束。此前,他已经全程走完了海南、黑龙江、广东、福建、浙江、江西、辽宁全省和湖南省的一部分,累计徒步11534公里。 结束了内蒙古之行,郑东没有像往常一样继续他的下一个行程,而是回到了淄博家中。 要实施计划,就得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是,郑东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了解全国各地的基本情况,规划出具体徒步路线,并根据将要徒步的地方特色,提前撰写了1100多首七律书法作品。为了更好地完成徒步计划,他开始游泳、骑自行车,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从7月中旬至11月初,他从内蒙古的东部区出发一路向西,从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到走到阿拉善胡杨林,他看到了东西部地区从夏季至深秋的美景,这让他十分震撼。
春夏季走北方,秋冬季走南方。为了在全年无休的徒步过程中避开恶劣的天气状况,郑东制定了这样的出行计划。每天,他都会把旅途中见闻更新到微博和日记里,等老了后慢慢回忆。 |
- 上一篇:历史风烟中的交河故城
- 下一篇:四川徒步旅游线路,每一条都美到令你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