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手中的纸老虎 白山小娜 白蛇娘娘庙 白算计 淑妃吧 白玉兰野事 柏源崇 百变闺秀下载 百里挑一蔡慧微博 百色百姿 百宜网 半羽太子 |
户外旅行中一定要注意这些虫子 2017-11-17 21:11 来源:漫城旅行网 原标题:户外旅行中一定要注意这些虫子 户外活动经常要到野外或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些地方会有各种日常见不到的危险,比如各种昆虫,如果遇到下列昆虫,最好不要招惹它们: 下面有些图片可能让坐镇看了有些不舒服,请做好心理准备! 1、蜈蚣。 泥土里有蜈蚣,蜈蚣蛰人后很疼,而且伤害性较强。所以,一般建议在户外的时候,不要翻动烂树叶以及腐物。 2、蜂 蜂也是非常厉害的角色,奉劝你最好不要好奇而主动靠近蜂窝。这些昆虫具有防卫的本能,如果蜂窝受到侵扰,它们会主动发起攻击。倾巢而出的蜂非常危险,人被蜇5次~10次以上就有致命可能。 如果遭遇蜂袭击,最好就地趴下,用衣服盖住头,或者把衣服在天空抡几圈以后,扔向远方,吸引蜂群追赶,人则向反方向跑。 3、蝎子 此类昆虫毒性较强,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和溶血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户外行走坐卧时要注意脚下身边,不要随意翻动石块土丘,避免蝎子、蜈蚣为保卫家园而主动伤人。一旦被蜇伤,应立即用橡胶止血带或者绳索等在伤口近心端扎紧,不要挤压伤口,可以用负压的办法吸出毒液,再用肥皂水、苏打水等碱性溶液冲洗、湿敷,以中和酸性毒液,有条件同时口服外用蛇药片,并立即就诊。 蜇伤:被蝎子、蜈蚣、蜂等毒虫,伤口红肿、疼痒,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要先挤出毒液,然后用肥皂水、氨水、烟油、醋等涂擦伤口,或用马齿苋捣碎,汁冲服,渣打外敷。也可用蜗牛洗净捣净后捣碎涂在伤口上。此外,蒜汁对蜈蚣咬伤伤有疗效。 4、毛毛虫。 松树上或者是杨树上,都会有毛毛虫,而且有些毛毛虫吐丝会从树上吊下来。有些毛毛虫是有毒的,叮咬后,皮肤出现红肿,感染。 如果不幸被毛虫蜇了,千万不能抓,越抓红肿范围越大、皮肤越痛痒难忍。最好随身带些胶布,贴在创面上然后揭下,粘掉皮肤上的毒毛,以减少伤害。 5、蚊子。 蚊子是传播疾病的媒介,大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户外的时候,遇到的蚊子个头大,伤害性强,小孩子在外,更要注意,避免被蚊子叮咬。尤其是那种翅膀是花形的蚊子。当被蚊子咬后,建议抹一些风油精,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6、蚂蚁。 我们平时遇到的蚂蚁是无毒无害的,但是,户外有一种大个头的蚂蚁,会蛰人,而且含有毒素,一般情况下,咬人后,人会感觉到麻,咬处皮肤坏死。建议在户外,要席地而坐的时候,注意有无大个头蚂蚁出没。 7、臭虫。 臭虫的伤害最近有报道。也是出现在一些角落里,阴暗的角落,我们在夏天纳凉的时候,要注意了,如果发现附近有粘液状的爬痕的话,建议你不要坐那里,或者是观察一下是不是有臭虫的出现。如果被咬,可以用唾沫擦一下,千万不要乱抓,导致感染。 8、隐翅虫 隐翅虫夏秋季活跃,多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隐翅虫的强酸性体液接触人体皮肤引起强烈刺激性反应。多发于四肢、头面、颈部等暴露部位,表现为条状、片状水肿性红斑,甚至发生糜烂、坏死,自觉瘙痒及烧灼感。一旦发生要冲洗患处,用生理盐水、苏打水等湿敷,红肿者可用炉甘石洗剂,口服抗过敏药物。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就诊。遇到隐翅虫或者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昆虫最好手下留“情”,猛吹口气将它吹走或是驱赶,切忌在皮肤上拍打压碎虫体,以免引起皮炎或其他病症。 9、蜱虫 这种虫子多出现在草地上,而我们在外的时候,又喜欢坐在草地上,尤其是春游或者是秋游的时候。蜱虫出现后,会顺着叮咬你裸露在外的皮肤,出现红肿,甚至有溃烂的情况。建议坐草地的时候,先铺床单或者是护垫。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不要用手摘除或捏碎。 10、步甲虫 它们受惊时会喷出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的雾状液体,如果眼睛接触了,要痛几个小时,有时几周才会痊愈。有的步甲虫在喷射液体时还会发出“砰”的一声响亮的爆破声,因而俗称“放炮虫”或“放屁虫”。 11、火蚁 |